奇怪的“人脉”

奇怪的“人脉”

      我老家邻居大叔的儿子在外务工,攒钱在市里买了房,孙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想就近入学去XX小学,说那学校离儿子的小区就一条马路。大叔找到我爸,想托我帮个忙打听打听有没有希望。我当即回复说:“这应该没问题题呀!他们家都住那了,还不能在附近上学吗?”可真打听才知道公办小学要小班化了,学位十分紧张,必须有一部分分流到同区的其他小学。“那你能帮忙找找关系吗?实在要花点钱也可以的。”大叔要爸爸转述。“现在啥事情都有章程和规则的,哪些人到哪所学校应该有文件和政策,肯定也不止一个大叔家这样的情况。先把报名的一些相关手续办好再说吧。我到时帮你去问问。”我问到的是,学位很紧张,事情很难办。爸爸和大叔都有些失望。在他们心里,我都在市局上班了,这点“人脉”应该是有的,只是怕麻烦。我能想象他们没当我面说出的那句话--“书呆子气”。没过几天,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大叔家的事搞定了,找了包工程的,花了两千块钱,办成了。“那就好。他有办法花点钱办成就好。让我帮忙我还不知道找什么人,怎么帮呢!”我如释重负。

看来,很多时候,有小钱就能换“人脉”呀。

        堂兄的孩子今年中考,满以为可以上一梯队的重点。可重点校录取线一公示,傻眼了,少了一个A。那怎么办呢?二梯队的学校,没填报。排名靠后的学校肯定是不愿去的。唯一的退路可能就是去民办校了,但那样的话,三年下来至少多花5万。这对工薪阶层来说也不是小数目。自家人,我得帮他打听打听,有没有录取到二梯队学校的可能呐!毕竟这孩子成绩不算差,而且学习劲头越来越好,又有特长,三年之后鲤鱼跳龙门考个不错的大学是极有可能的。我向相关的熟人们咨询,得到的大多是政策解读式回复:没填报志愿没办法。除非你能到教育局相关部门改志愿。“天哪!志愿要是也能改,那招生录取怎么可能有序进行了。这句话不就是让我死心吗?”我心想。虽然,“相关部门”的人我是熟的,可我真不想去添他们的麻烦。我能想象这些天他们被各种家长、学生、学校“围堵”,费尽口舌、焦头烂额的样子。我也相信他们一定是执行政策和文件精神,不可能在这样透明、敏感的事情上搞“潜规则”。

        后来,有个朋友出了个“曲线救国”的注意,让侄子先回县里高中,一学期后再转回市里学校来。可是,已经延误了“时机”,县里的录取早就结束了。我有些爱莫能助,而且真正理解了“爱莫能助”很多时候真不是一种借口或推辞,而是无奈和无力,甚至有愧疚。

        可是,第二天我却收到了堂兄转给我的某二梯队校的录取通知。说实话,有意外之喜,也有莫名感伤。听堂兄嫂聊起这事,我更是目瞪口呆。世间事原来有这么多的套路,探不出形,深不见底。

      堂兄在道路交通管理一部门任职,他请出来帮忙的人是自己的上司。“平时没什么交往,只是认识,人看起来很严肃,但一听说这事立马就给X学校校长打了电话,知道没希望了,又马上说试着找找另一个人。很肯帮忙。”堂兄说起这位上司,口吻和眼神里充满钦佩和感激,还拿出手机给我看他们的微信对话。确实是很干脆的“帮忙人”。嫂子在一旁忍不住插话说:“我们收到短信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后来打电话才确认。”“有的同学花了三万才被录取,我们家真是幸运,想请领导吃个饭他都不让,说没必要。”这真是让我“大惊一跳”。这难道还可以“明码标价”?哥嫂谈到了具体的细节、真实的姓名,我不得不信。据他们说,还有人专门“了难”,事不成,全额退款。

看来,有些时候,“人脉”就是“钱”呐。

        可有一点我还是很不解。中国文化是典型的“熟人”文化。熟人好打交道,这是我们都有的社会经验,所以,我们总是很善于把“生人”变成熟人或朋友。那,为什么两次我找身边的“熟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外边的人能轻而易举办成呢?“亲近”“亲近”不是越“近”越“亲”吗?不是常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远水解不了近渴”吗?为什么,生活中我们却又必须“舍近求远”呢?难道真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兔子不吃窝边草”吗?



  这让我想到了前两天读到的一篇文言短文:

田饶谓鲁哀公曰:“臣将去君而鸿鹄举①矣。”哀公曰:“何谓也?”田饶曰:“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②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③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夫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

哀公曰:“止!吾书子之言。”田饶曰:“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有士不用,何书其言为?”遂去之燕。燕立以为相。

(节选自《新序•杂事》)

    “人脉”里是否也有“以其所从来近”和“以其所从来远”的心理逻辑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怪的“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