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事》丨《论语》中的学习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下面简称学而)

学而是整部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能在一部皇皇巨著之中排上头号,足以说明这句话的重要性。就像《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在书中的地位一样,学而也是整部《论语》的精髓所在。

有句古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毫不夸张地说,把学而这句读懂,《论语》你就算是读懂了一半。

那么学而这句话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能让它在名句遍地走的《论语》中有如此地位呢?

如果你对四书有所了解的话,你就会了解一些儒学典籍的套路。儒学典籍一般开头部分都是全书一个提携纲领,为全书定下基调的。就像《大学》中的三纲是提全书纲领一样,学而也是《论语》全书的一个纲领。甚至可以说,学而在整个儒学思想中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四书应该先读《大学》,次读《论语》,再次读《孟子》,最后才读《中庸》。整个顺序是不能乱的,如果把整个四书看成是一本书的话,大学就相当于整个书的目录,《论语》相当于正文的第一部分。

这个时候学而这句话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他不仅是对《大学》中三纲八目的一个总结,更要教我们怎么去实践。《大学》中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三纲八目总结起来,可以理解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意思,这里的穷和达说的是自身的品质。品质达不到,就先努力修炼自己,等自己的境界高了,再去帮助其他人,最后教化众生。

而学而就是告诉人们,怎么去实践儒家的这种思想:多学习,多交流,为人师。而这句话也为《论语》定下了基调:《论语》是一本讲学习学的书。不管你熟不熟悉《论语》,都应该了解《论语》里面大多数讲的都是关于学习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古语中的学习不是连在一起的,应该说是学和习。而习也不是现在练习的意思,而是实践的意思。先学会知识,然后再去实践,这才是完整地学习。

而这点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来解释,大家能更好地理解。知行合一的意思是:只是了解知识,记住知识,不算是真知,只有你在具体事情上做到了,这才算是真正地知道。(这只是知行合一思想的表层,篇幅有限对这个话题不做深入解释。)

学习的重点在习上,在于去实践,去事上磨练。一个知识只有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才算是真正属于我们的知识。如果没有改变我们,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的一条信息。

这就像我们去学习开车一样,真正的练习,不是你在脑中演习怎么挂挡、怎么去踩刹车,这样你是学不会开车的。真正的练习,是你坐到车里,去真实操作,在真正的路上开上几圈。

道理很简单,但是放到其他方面,大家就不会转弯了:

每天拿个小本本记着什么“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什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什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恨不得每天读个八百遍,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学习。但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却把这些全都抛诸脑后:

看到事情的冰山一角,还是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知道了全部的真相;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还是看不到别人身上的好,只抓住别人身上的缺点不放;自己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还是在怨天尤人,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就是典型的学而不习,这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而是在于你做到的多少。这个道理在《论语》中也有说:“吾道一以贯之”,大道理千万条,我们能做到一条就很厉害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里的朋友跟现在的朋友也有点不太一样,又或者是现在的人,没有明白朋友的真正含义。这里的朋友指的是同门,一起求学问道的人,延伸一下就是志同道合的人。志同道合才是真正朋友的定义,而不是酒肉利益。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给门下的弟子定下了著名的《教条示龙场诸生》,里面有四个教条,而这四条中其中一条便是择善。

责善,朋友之道,这条说的就是怎么跟朋友相处,并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朋友不是包庇袒护你、包容你缺点的人;朋友应该要劝谏你,引导你向善。有句话说得好,对你好的人不一定是你的朋友。

责善简而言之就是善意的指责你,而不是恶意的捧杀你。我们大家都明白:一味地对你说好话,夸赞你,而不去指出你的缺点,这样的人真的是为你好吗?

说到交友,就不得不说论语中的名句“无友不如己者”。对于这句话的争论,千百年来一直没有停过。

有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就是现在流行向上社交,只跟比自己牛的人交流,这样才能不断学习进步,实现阶层跃迁。

有的人则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夫子一贯谦虚的思想。应该解释为“没有朋友不如我”,大意就是每个人身上都有比我厉害之处,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这样解释才符合夫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见贤思齐焉”的一贯主张。

我倒是觉得无需拘泥于一种解释,只要我们觉得对自己有所启发,两种解释都可以接受。这种包容万物的心态,也正符合儒家谦和中庸的观念。

朋友自远方来是干什么的?当然是来交流知识和心得的。我们就应该以这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交流,假如别人说出了不同意见,不要先急着反驳,而是深入地思考一下,对自己有用就留着,对自己没用也别反驳,心里知道就行了。

正所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我们独自学习走到瓶颈的时候。就需要走出个人的思维圈子,去接触一些人,一些思维。大家一起群力群策,才能打破瓶颈,走得更远。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关于这句话的解读也有很多版本,比较大众的有两种:一是遇到别人因为不明真相,而对你产生误解的这种情况,我们不生气,这样才是君子所为;另一种就是遇到不知道这些知识的人,我们不应该焦躁,应该耐心指导,把知识教授给他们,这样才是君子应该做的。

我们还是以包容的态度对待这两种解读,两种解读都有道理,我们仔细品味的话,都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因为本文的主旨,我们这里着重说一下第二种解读。

人不知而不愠,这种态度正是现在社会所缺失的。在网上经常都能看到辅导孩子做作业的视频,家长都是恨不得摔桌子砸板凳的。其实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应该心平气和,我们可以在心里默念十遍“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于自己关系的亲人,都是这种态度,更别说对于外人了,所以我说,这种人不知而不愠的心态,正是这个浮躁的社会所缺失的。

而古往今来“不愠”的典范当属王阳明,当时看《传习录》的时候,就替王老师感觉心焦。王老师的这些弟子各个都是杠精,一句话就能反反复复地问许多遍。可是每次王老师都心平气和的,跟这些杠精解释。

能做到这一点,足以说明王阳明的德行和心境都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也足以说明王阳明对儒家思想的领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要想传播自己的思想,最终实现天下大同,不愠是很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境界。

传播知识,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著名的费曼学习法说的就是让我们输出倒逼输入。而想要教会他人,最基本的就是自己得先会,而要想别人能听得浅显易懂,自己先要融会贯通。

为人师是学习很好的一面镜子,能清晰地照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真正的去言传身教,从别人那里反馈回来的信息中,才能清晰的看出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好的去自我修行。

我们看《论语》中很多时候,对于同一个问题,夫子的回答往往是不一样的。那是因为夫子早已经把知识融会贯通,一通百通,这才能轻易地针对不同人的性格找到最适合他们的路。

所以说学而这句,不仅是《论语》的开头,也是在教我们怎么去学习《论语》。学习之道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先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把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上去;然后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以及感悟,拿出去跟别人交流,把自己学到的经验拿出来交换别人的经验,这样进步才快;而最后一步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掰开了揉碎了融汇贯通,进一步总结凝练,通过传授别人知识的方式,进一步找到自己的不足。

以上是我对《论语》的一些浅显领悟,可能有些地方说得不对,我姑且说之,你姑且读之。不管对或不对,只要你感到有所帮助,我就万分荣幸了。

说到《论语》很多人是又爱又恨,爱的是里面的东西确实好,微言大义,简单的一句话就能细细品味,并且后味绵远流长。恨的是,里面是文言文,很多地方读起来比较费劲,尤其是古时候的很多字的意思,跟现在根本不一样,所以读起来比较吃力。

对于学习《论语》,比较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先读一下别人解读的版本,大致了解《论语》的内容和思想脉络,然后再去读大师版本,比如杨,钱,刘等先生的版本,最后再读古文原版。

关于解读《论语》的书,最近几年也读了不少,大多数都了解了一下。其中觉得不错的,还是这本许枫老师的《人间事—〈论语〉枫解》(以下简称《人间事》)。

许枫老师,独立学者。潮汕人,幼承庭训,三十余年精研儒学、请益各家,曾受饶宗颐、汤一介、钱逊等先生的指点。

这本《人间事》之所以觉得不错,主要是因为书中有几个点,更有助于我们对论语的解读:

1,这本书不像其他书那样,一句一句地解读《论语》,而是两三句,三四句一起放到解读。这样结合前后语句解读方式,更能结合前后句语境和思想,了解句子的含义。用书中的原话来说就是,读书最忌讳断章取义。这样的解读对于刚入门的朋友来说,能更好地理解。

2,注重还原语境,语境对于解读古文是很重要的。许枫老师解读的时候,尽量的查阅资料,还原当时的语境。这样就能更真实的了解夫子说这话环境和语气,以及背后的故事,了解这些也对解经有很大的帮助。

3,这本书的观点尽量做到了公平公正。《论语》中的很多句子,古往今来有很多不同的解读。对于主流解读,许枫老师尽量都会先列举出来,然后再各个分析一下。这一点对于解经来说尤为重要的,解经最忌就是只听一家之言,应该是每种声音都要了解,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解读《论语》。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间事》丨《论语》中的学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