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读书笔记

前几日在微信读书上翻到一本有意思的书,《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作者是讲历史的王老师。

我平时喜欢看古装剧,古代人的日创生活是什么样的,也引起我的好奇。这本书读起来有点意思。

第一章讲的便是古代人如何上厕所,在此记录一些笔记,涨一些知识。

马桶的由来

古代还流行一种便携式的如厕器具,因其形状似老虎,所以叫作虎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夜壶。至于为何以虎为器形,说法比较多。有的认为这是古人表示对老虎的厌恶。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和汉朝名将李广有关——据《西京杂记》记载,李广打猎射死一只老虎,便“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也”。但现存最早的虎子是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这说明虎子的出现远在李广之前。

东汉越窑褐釉虎子(浙江省博物馆收藏).png

虎子极大方便了古人如厕,这说明古人也很懒,晚上也不愿意到屋外面上厕所。

不光男人可以用虎子,古代也有女用虎子,这种虎子口部偏大,口部上方还有一个盘子形状的外延,防止尿到外面。

到了唐朝,由于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而古人讲究避尊者讳,怎么能把开国皇帝爷爷的名字用在如厕的器具上呢?于是,“虎子”就改名为“马子”。

古人对马子的要求也随之变高,不光要能用来装尿,还要能装粪便,所以马子的形制也加大了,变成了桶形,“马桶”因而诞生。

卫生纸的由来

我们今天上厕所使用的卫生纸,出现至今也就一百年的时间。其发明的过程还很戏剧化。

据说在20世纪初,美国史古脱纸业公司购进一大批纸,可由于运送过程的疏忽,纸面因潮湿而产生皱褶无法使用。

老板史古脱脑洞大开,在卷纸上打上一排一排的小洞,便于撕成小张纸片,然后卖给火车站、饭店、学校等地方,作为如厕用纸。

史古脱将这种纸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巾,因其柔软且好撕,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很快就风靡美国,尔后又走向世界。这种卫生纸不久也传到了中国,成为当时的奢侈品,一般人是用不起的。

这里还有个由卫生纸引发的小故事。

1948年9月,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在与解放军作战失利后装扮成小商人逃遁到寿光县一个村庄,在一个桥下解手时,他习惯性地使用了美国进口的高级卫生纸。

当时在中国很多地区,人们上完厕所后还是就地取材,用树叶、秸秆、土块啥的,所以这雪白的卫生纸引起了当地“朝阳群众”们的警惕,随即向解放军报告了这一情况。

解放军“顺纸摸瓜”,最终擒获王耀武。堂堂国民党高级将领最终栽在了擦屁股用的小小卫生纸上,令人不得不感叹这无常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代人的日常生活》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