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竹叶前胡汤解析

〔学生B〕竹叶前胡汤用途真广,我看老师经常用这个方子,这个方子该如何针对病机呢?



〔老师〕竹叶前胡汤的确临床用途非常广泛,这个方子属于半表半里稍偏于里,半寒半热稍偏于寒,半虚半实稍偏于虚,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涉及营血分,是个厥阴病方。



这个方子不仅能够清阳明热,而且能祛太阴痰饮并降饮随气逆,还能够入营血分,特别能够解除痰凝血瘀互阻。



方证病机可以归纳为:痰瘀互结阻滞,上焦郁热津伤及血,中焦胃虚,下焦饮随气逆。



竹叶黄芪汤的重点经方单元是小前胡汤和桂枝汤,这是阴旦与阳旦汤的合方。



这种合方有两个,一个是柴胡桂枝汤,一个就是这个方子。



柴胡桂枝汤偏于辨治半表半里偏于火气夹杂证,就是火证为主;



这个方子偏于辨治半表半里偏于水气夹杂证,就是水证为主。



这个方子的条文第一句就说治“胸中逆气”,这就是说有胃虚不能制化下焦浊水浊气的病机,这个浊水浊气就会向上冲逆而导致胸中逆气,病机关键还是这个“气逆”。



该案患者高血压病久,反复发作头晕伴心慌1年余,久必血瘀,久必津血亏虚,影响气机通畅,表里三焦通道受阻,浊痰与瘀血互结上逆就会出现上述的症状。



目前患者所急所苦的是心慌、头晕。核心病机为三焦痰饮瘀血互结,随浊气上逆,所以方选竹叶前胡汤祛瘀除滞,化饮降逆,推陈致新。



二诊



患者诉中药很有效,药后头晕伴心慌等症状明显好转,仍口苦咽干,口渴喜饮冷水,心烦,喉中有痰涎,舌暗稍胖大,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舌面布瘀点,脉左寸关弦尺沉,右寸关弦尺沉有力。



六经辨证为: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病机:上焦郁火,中焦胃虚,水饮上逆,气机失畅。



治法:调和枢机,养胃补津。



方药:《千金》小前胡汤。



【处方】



前胡15g,柴胡10g,黄芩10g,生晒参片10g,姜半夏15g,炙甘草10g,大枣15g(切开),生姜15g(切片)。



20剂,每日1剂,分2次服。每服5天,停3天再服。



〔学生A〕老师,小前胡汤和小柴胡汤差不多,为什么用这个方子呢?



〔老师〕二诊还是着重三焦浊气浊痰上逆,所以用《千金》小前胡汤巩固疗效。



这个《千金》小前胡汤也是一个很常用的好方子。



《千金》小前胡汤方证病机



小前胡汤出自《外台秘要·卷第一·崔氏方一十五首》:“又小前胡汤,疗伤寒六七日不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寒疝腹痛方。(胡洽云出张仲景)前胡八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黄芩、人参、甘草(炙)各三两,干枣十一枚(擘)。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忌羊肉饧海藻菘菜。”



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收集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条文,他在《外台秘要·自序》中极为推崇医圣张仲景的经方,曾说道:“惟是仲景氏出有《卒病论》以治伤寒,着方一百一十三;有《金匮要略》以治杂病,着方一百一十二医方,实开先焉,盖鼻祖也。又得叔和王氏为之诠次,俾仲景之微旨益以彰明。”所以,他的这首小前胡汤中注有“胡洽云出张仲景”,说明就是仲景方。



胡洽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医家,精于医理,毕生以拯救黎民为事,以医术知名,撰写《胡洽百病方》,简称《胡洽方》。



其在临证方面极具特色,内容丰富,涉及伤寒、温病、霍乱等外感疾病,风毒、脚气、中风、痢疾、水肿等杂病。原书已佚,后世医籍如《外台秘要方》《医心方》等均有引录。



小前胡汤与小柴胡汤相比,一是小前胡汤的功效多了一个寒疝腹痛;二是小前胡汤除用前胡易柴胡外,生姜用量比小柴胡汤多了二两,为五两。



这说明小柴胡汤整体药性偏于寒凉,用于治疗半表半里偏于阳偏于火的证,如口苦咽干等;小前胡汤整体药性偏于温热,用于治疗半表半里偏于阴偏于水的证,如寒疝腹痛等。生姜辛温,温中解表,此时需要发越水气,所以量大一些。



小前胡汤有几个经方单元:如大半个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一物前胡丸、生姜甘草汤、小半夏方证病机为表滞里逆,枢机不利,上焦轻度郁热,中焦胃虚,下焦水气上逆。功能为解表温里,清热养津,温中和胃气,化饮降逆。



我临证用这张方子治疗虚人外感内伤的咳嗽喘息,如西医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以及眩晕心慌等杂证,疗效很好。



《别录》说前胡:“味辛甘微寒,主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



前胡是一味功能非常多的药,表里兼治,虚实同调,前胡治表能温养卫气,疏风散热,治伤寒寒热,治里调和胃气,除治心腹结气,降逆化饮,还有补益的功能,可治胃虚津血伤。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2-06竹叶前胡汤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