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多年没见的朋友联系我,在简单寒暄后,跟我说他的孩子很不听话,成绩也非常不好,他觉得自己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很失败……
刚开始我感到很惊讶,因为我这个朋友是一名数学老师,而且从小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当然也非常严格,所以,按道理来说,他小孩的成绩没有理由会差呀,但细心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因为这个父亲经常忙于学校的教学工作,他的妻子也是一名老师,所以平时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作者注:“有效陪伴”是指真正与孩子谈心、游戏等有利于增进亲子关系的活动)
再加上,平时对孩子的学习非常严格,基本上属于那种“说不听就骂,骂不听就打”的教育方针,这种方法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或许还管用;
但是等到孩子慢慢长大了,到了青春期就开始不买账了,各种厌学、反叛、和父母对着干等种种不良行为,就像火山口一般,在最近一年内,一股脑地爆发了出来,让毫无防备的父母感到措手不及。
于是,这个父亲很是心急,四处“求医”,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把孩子寄住在亲戚家,希望通过换个环境,给孩子更多自主成长(改变)的空间;
或者一改以往严厉的作风,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用表扬、称赞为主,但是,父母越是这样,孩子反而变本加厉,更加得意忘形;
于是,父母在气急败坏的焦虑愤怒情绪驱动下,又回归到了“打骂教育”模式,好不容易积累的亲子“善缘”,又被打回了原型,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孩子拒绝和父母沟通,拒绝接受父母的影响,怎么办呢?
于是这个父亲又想到一个办法——打算给孩子报一个夏令营,让孩子出去吃吃苦,也许孩子身上的那些不良习惯,或许就消失不见了,
也许,孩子就回归到了“乖乖女”的好孩子阵营了,若是真是那样,父母倒也是省心——不就是“报个名”的事吗,但实际情况往往没有那么简单;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演讲中说到:
“孩子的成长有关键期,并且孩子的问题是滞后性反应”,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孩子在6岁之前,如果父母没有教好,那么孩子的问题必然在6—12岁期间呈现出来;
同理,如果父母在孩子12岁之前的教养方式都是不正确的,那么,孩子必定在12—18岁之间出现严重的性格问题;
因此,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归根到底还是得从源头抓起——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与孩子沟通相处的模式。
就像佛语所言:“佛在心中作,不向身外求”,树的枝叶长的不茂盛,你修剪枝叶是不管用的,关键要改善树根的土壤缓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那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父母如何才能够与孩子和谐相处,并与孩子建立良性的沟通呢?
(一)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是父母对孩子施加内心影响力的资本。
首先,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性别太强——每个孩子都渴望改变,但都不愿被父母改变;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比较自我,她们把与父母对抗,看成是争夺“权利”的游戏,与其说孩子反叛父母,倒不如说,孩子渴望“赢”;
或者说渴望得到父母足够的关注,为此,她们不惜用“负面消极”的方式来获得。
因此,陪伴、关心、倾听孩子非常重要,先成为孩子的“自己人”——像对待朋友(闺蜜/哥们)一样对待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包容、理解和接纳(有恩于孩子),孩子才愿意将内心交付于父母;
父母也因此拥有了掌控孩子内心的资本,以及对孩子施加正面影响力的机会;否则,道理再对,方法再好,孩子不听,也等于零。
(二)父母关注孩子缺点,导致内心焦虑反而不利于沟通(亦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形成)。
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是父母情绪的镜子,父母如何缓解焦虑,如何排解自我情绪很关键,建议如下:
1.当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想想孩子至少没有出现早恋、离家出走、或沉迷网络游戏等更加严重的问题,有时候,“比下有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很好的自我调剂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阿Q”思维,而是转换心境(思维)——让自己当时的焦虑心情得以平缓一些(切记:凡是生气、焦虑时,皆不宜与孩子沟通,或教育孩子)
就像有一位患有可治愈乳腺癌的女病人已动过一次手术,她就非常善于用“比下有余”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当她和病情更严重的病人相比时,她的心中就会涌现出些许安慰:“还有人比我更糟呢!”,就像瑞士心理学家贝特·萨勒所说:
“比下有余”的做法能够给人们带来安慰和快乐。
2.关注孩子的优点,想想孩子哪些地方还是做的不错的(还是转换心境)。比如,做过哪些让你满意或感动的事(想想这些事,心情就好多了)
父母为啥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好的方面?换个角度理解——关注优点,优点得到强化,孩子的优点自然越多,同时也意味着孩子缺点所占比例正在减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理出来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要奢望孩子在短时间内,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应该富有耐心,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别忘了,哪怕孩子身上的问题再大的,平摊到365天来解决,就是一个小问题,不是吗?
很多时候,父母火急火燎气急败坏的育儿态度,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可能导致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切记:改变=时间+环境+耐心。
(三)包容、接纳孩子的缺点,着眼于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
例如:孩子不爱看书,父母可以买点孩子这个年龄可能喜欢看的书(作者注:书籍封面色彩艳丽,内容趣味性强,种类丰富些,争取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并促使孩子能够随手翻开);
父母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孩子喜欢的领域、作家、偶像等相关的书籍杂志,买回来放在沙发、客厅、卧室、甚至厨房(作者注:著名管理大师余世维博士,在家中的厕所都放有书和杂志)。
当然,光是摆上书还不够,父母有空时(特别是当孩子在场时)也可以翻一翻,给孩子营造一个亲子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如果父母能真正的享受其中,效果就更好了,
当然,如果实在不感兴趣也没关系,先做到假装有兴趣,就像余世维博士所说的:“不管什么事,装久了就成真的了”;
另外要注意一点,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津津有味的玩手机,刷短视频,父母自身的不良习惯,对于孩子已经养成或即将养成的好习惯,是具有摧毁性作用的,当然,也是百害而无不一利的。
同时,父母不必刻意要求孩子看书(或者做某事),但是,如果孩子哪天真的看了,哪怕只是随意翻一翻,父母也要及时强化孩子这一行为,比如可以对孩子说:
“孩子,你专注阅读的样子很有魅力!”
(或)
“阅读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难怪你最近看起来更有气质了(半开玩笑的说)”
研究者格林斯通过实验发现:
“别人的肯定与称赞,能使被试的行为不自觉地向着实验者希望的方向发展。”
将孩子偶然表现出来的行为,用积极正面的方式进行诠释和强化,是每个父母不可不钻研的育儿智慧。
(四)分清哪些事情是应该归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比如:学习、交际、个人卫生等)。
对于这类事情,父母不宜过度要求或干涉,否则,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伤害到亲子关系(得不偿失)。
而且还会让孩子误认为“学习”是父母的事,学习是为了应付父母,这样将更不利于孩子长期知识体系的建立。
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孩子对未来有梦想,这事可以放在后一步,正如毛泽东所说:
“凡事要现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改善亲子关系,并与孩子建立良性沟通,是纠正孩子不良行为,以及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前提(主要矛盾)。
那父母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定期倾听孩子分享她的内心想法,并且在倾听孩子内心世界的时候,不要着急评价,否定,更不能一味说教,大谈道理;而应该目光对视用心聆听;切记:孩子说得越多,与父母内心距离就越近。
(五)对于孩子所犯的原则性错误,或者让父母感到生气的地方,父母可以采取真实、直接、单一含义的沟通方式进行表达。
例如:
“你做的这件事,爸爸很不开心(满意)”
“爸爸理解你的心情,但你这个做法,我不认同”
“我觉得你这个时间应该看书,不过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我尊重你的选择”
切记:不打不骂不说教,仅仅是表达出父母真实(直接、单一含义)的感受即可,说完转身离开,不要留给孩子和父母对峙的机会(会伤害到亲子关系),同时,也留给孩子足够的自我反思的空间。
正如美国家庭教育治疗师萨提亚所说:
“除非一个家庭使用真实、直接而单一含义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否则不会带来彼此的信任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