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一支独秀,岂料误人子弟

上高三的时候学校相当重视英语,他们特地从某地请来了一位德高望重术业精通的英语老师。当同学们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一个个喜不自胜。

由于调动工作需要时间,我们好几天都没有上英语课。这种专业不是一般人能够代替得了的。当我们望穿秋水的时候,英语老师风尘仆仆地走马上任了。

记得那天上课铃响了以后,教室里走进来一位陌生的老师。不用说这就是新来的英语老师。单凭外在形象还真不好对他做出评判,中等偏矮的身材,一件洗得有些发黄的白色长袖衬衫。(当时是夏天还很热。)他的皮肤不知道是天生的还是后晒的,黝黑得像农民伯伯那种特有的古铜色。乍一看没有丝毫人民教师的气质,却像从田埂地头上走进教室的学生家长。不过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据说是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新英语老师一进来就自我介绍。哎呀,那个山里腔听着可真别扭:“我叫陈德秀……”

我们是学文科的,学文科的人没有不知道陈独秀的。仅一字之差,所以英语老师的尊姓大名我们一下子就铭刻在心。

当他言归正传,开始讲英语的时候,我们的心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山里腔,我们能忍受。语速慢,我们也能忍受。让我们不能忍受的是课程问题讲得糊里糊涂一知半解不了了之。

下课之后所有人都议论纷纷一个热点问题——这是从哪里请来的老革命?根本比不上原来的英语教师!不过是30年的老童生而已。

当我们再次遇到班主任的时候,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弹颏新英语老师,要求换回原来的英语教师,但是这是一个奢望。

同学们问他题目,先等他去翻看答案。至于答案的理由,他回答的最多的就是——你不填这个就错了。这哪有个说服力?

哎,滥竽充数坑一人,误人子弟害一群。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想一支独秀,岂料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