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孤勇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流浪地球。

十几年前看科幻世界,大刘构建的那个远超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宇宙体系,像一颗漂浮不定的种子,在匆忙的现实之外,别样的一道光。

那个时候看何夕看钱莉芳,同样的辽远和虚渺,不同的儒道释意,是和凡尔纳威尔士又不同的世界。

原著的流浪地球,短短的中篇用语极为精练,寥寥数笔就是一幅末日图卷,地球的五个时代,按部就班-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加速),流浪时代(减速),新太阳时代。环境极端,朝不保夕,宗教哲学艺术和伦理,在人类的生存问题之前,都变得微不足道。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端,以飞船的体量无法足够长久承载生态系统而让位于地球派。

两千五百年,一百代。

沧海桑田,物转星移,没有人能预知漫长的时光之后,等待人类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然而电影里,节选的只是逃逸时代靠近木星的那三天,原著里寥寥数笔的人际关系,在电影里也被添加和放大,塑造了许多影视化需要的新人物。

两千五百年前,

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孔子的时代;

是古希腊文明空前繁荣,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时代;

是孔雀王朝昙花一现,佛教创立的时代;

是第一波斯帝国灭掉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但不久后又被马其顿帝国所灭的时代;

人类文明经过数次浩劫,历史依然不急不缓延续了下来。

而下一个两千五百年,何去何从?

-在所有的路里,我选择最难的那条。

不管是原著还是电影,人类对于未来的选择,或者说基于东方文明史观的选择,除了家国故土亲人的无法分割,其实处处体现了少年人的孤勇。

比如刘培强愿意只身驾驶空间站用最后的三十吨燃料以毁灭火种计划为代价去点燃木星;比如身为一个平民的刘启,面对发动机需要救援的现实,也义无反顾踏上了九死一生的路途;比如无数已放弃的救援队,在听到希望的召唤时(尽管台词太弱没有说服力),依然愿意回头重拾信心。

不是没有权衡利弊的无知者无畏,而是明明知道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却依然愿意以身相殉的毅然决然。孤绝勇绝。

这样有精气神的内核,是在大场面调度的视觉震撼之外,贯穿始终的魂灵。

-只有真正的喜欢,才可以一往无前,面对不可预计的人世无常。

了解电影筹备四年,波折不断的创作背景,更是对这部电影及主创肃然起敬。

电影实际只是节选了原著中的几百字,如何把大刘广阔浩渺的宇宙影视化,其实难于上青天。

电影的节奏感和一些场面调度,画面呈现的确不尽善尽美,人物形象略显单薄,台词不够精炼,配乐和审美欠奉等等....的确是有不少的瑕疵,但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足以写入中国科幻影史的跨时代佳作,瑕不掩瑜。

导演郭帆在前无古人的基础上,在资金链断裂的资源短板下,在服装UI没有任何借鉴的条件下,带领团队历时几年交出的这部作品,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一部连电影世界观架构都构思了一年多的作品,无论是从宏观架构还是极为细致的画面细节,都极致到经得起反复发掘和思量。

如果没有对一件事发自内心的喜欢,绝无可能做到如此境地。

在原著里,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参加奥运会时,穿越茫茫冰原,永昼到永夜,独自一人以为到永久的时刻,遇到了加代子。

在电影里,印象最深的是刘启抬头看向木星的侧脸。少年人的孤勇,像一道划破天际的光。

另外,吴京真是有人品有眼光,屈楚萧气质真是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孤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