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智取生辰纲》转自“杰哥的精致语文公众号”(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徐杰/《智取生辰纲》课堂实录

上课班级: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九(3)班

执教:徐杰

整理:余青

师:《水浒传》大家读过了吗?

生:读过了。

师:是这学期读的吗?

生:是。

师:好,我们开始上课。

    (师生问好)

师:我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在《水浒传》中,包括在这篇课文中,有大量的方言词汇,但不影响阅读,在语境中我们可以猜出它们的意思。你能猜一猜吗?第一个:“如今正是尴尬去处。”“尴尬”是什么意思?

生:是指容易出麻烦的地方。

师:请坐。如今正是容易出麻烦的地方,好。“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嘘”是什么意思?

生:是“气喘吁吁”的意思。

师:“只见对面松树林里隐着一个人”,“隐”是什么意思?

生:是“藏着一个人”的意思。

师:有没有全部藏在里面?

生:是隐隐约约能看见这个人。

师:这个同学语感特别好。“既是有贼,我们去休”,“去休”什么意思?

生:我不知道。

师(点另一位同学):你知道吗?

生:我也不知道。

师:你看,这个“也”字就用得很好。

生:是“走吧”的意思。

师:这个字是古今异义词,“去”是什么意思?

生(齐):离开。

师:“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早是”是什么意思?

生:幸好我没有卖给你。

师:“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吃”是什么意思?

生:是“被和让”的意思。

师:对的。我们现在也有这样的意思。比如,他昨天吃了一顿批评,这里的“吃”就是“被和让”的意思。中国人和“吃”有非常有趣的联系。比如写一个人从来都是喜欢占别人的便宜的,我们就说这个人总是——不吃亏;说一个人被抓进去坐监狱了,会说这个人怎么样?

生:吃牢饭。

师:也可以说他是“吃官司”。说一个人动用了他的老本,叫什么?

生:吃老本。

师:这个很有意思,我们先不展开说了。通过预习检查,我发现咱们班同学语感很好,书也读得不错。接下来我们就来理解课文。课文的题目叫”智取生辰纲”,这个“智”字特别重要。所以我们来用一个固定的句式“________,原来________。”说说吴用等人的“智”。徐老师举个例子:“吴用等人在黄泥岗设伏,原来是考虑到这里人烟稀少,便于动手和逃匿。”接下来请大家不看书,说说“智”还体现在哪些地方?你先来。

生:吴用等人懂得在白酒里面下药来夺取生辰纲,原来是他们考虑到天气炎热,杨志他们会口渴。

师:可能会买酒解渴。请坐。

生:白胜夺过吴用手里的酒,放进他的酒桶里,原来是为了下药,让他们醉倒,便于抢劫。

师:这里我觉得要说得再细一点。要增加一句“夺过他手里的瓢,把半瓢酒扣在桶里”,原来是为了让杨志等人相信那桶酒里没有药。把这个细节补充在里面,更能体现他的“智”。好,继续来,请你。

生:白胜假意不把酒卖给杨志等人,是为了打消他的疑心。

师:对的。有个成语是怎么说的?

生:欲擒故纵。

师:是的。我故意不卖给你,吊你的胃口,好让你相信酒是安全的,说得好。还有吗?

    (生沉默)

师:我给大家三分钟时间,你们翻翻书好不好?

    (生安静翻书)

师:请你来。

生:吴用等人……

师:我有的时候也忘词,想好了告诉我。

生:吴用等人劝说白胜将酒卖给杨志等人是为了让杨志他们更容易中计,更相信吴用他们这个不是计谋。

师:我倒觉得更能让他相信的是当着他的面把那桶酒喝掉,是不是?来,继续。

生:白胜等人装作贩卖枣子,推着车,原来是为了便于盗走金银珠宝。

师:这个女生特别有眼光。你们有没有看到哪个卖枣子的人是用小推车去卖的?一般人是挑着担子去卖的,对不对?为什么要小推车去卖枣子呢?我一说你们马上就知道了,为了便于装运金银财宝。因为金银财宝很重,你看11个厢禁军,挑得气喘吁吁,如果吴用等人也挑着走,走不多远,就被抓到了。那个小车子推起来快,所以他们把枣子扔在地上,用小推车推起金银财宝就迅速地逃走了。这位女生读书非常地细致,很好,继续来。

生:吴用等人在天气热的时候下手,原来是为了让杨志等人口干舌燥,然后又由于天气炎热,让他们更好中计。

师:大家想一想,他下手的时间是吴用能选择的吗?人家运送生辰纲就在这个时间,人家老丈人过生日就是6月15,那不是吴用能选择的。

生:白胜在杨志提出酒里面有没有下蒙汗药之后拒绝卖酒给杨志,原来是考虑到白胜等人还有疑心。

师:不是白胜有疑心,是杨志有疑心,是吧?好的,大家发现了这么多的“智”,哪你们觉得最巧妙的“智”是哪一个?

生:“下药”。

师:哪位同学能够不看书把下药的这个细节复述一下,让我们感受一下吴用的“智”?有愿意挑战一下的吗?

生:先是白胜挑了一个酒担子上来,吴用等人就假扮了卖枣子的客人,说自己觉得比较热,就去拿两个椰瓢去舀一个桶里的酒,在杨志等人面前喝完了。因为他们想要占一点便宜,就又在另一个桶里面舀了一瓢酒,然后就躲,拿着椰瓢走到了松林里头,那个时候他们就把蒙汗药放在了椰瓢里,最后白胜再把那个椰瓢抢过来,把椰瓢里的酒往桶里一倒。杨志等人就觉得那两桶酒都是安全的,就拿钱买了剩下来已经放了药的那一桶酒,他们把酒喝下去,就晕倒在地上了。

师:讲得怎么样?你有没有补充?

生:我觉得她语气还不够到位。那个卖酒的白胜应该是赶着过来,就是“你赶紧把酒还我,我要把它放到酒里面去,你不要占我便宜”,应该是有一种这样的小商贩的语气。

师:你关注了一个小商贩被占了便宜以后的气急败坏的神气,我关注的是这位女生讲的细节。想要饶一瓢酒的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原著中有几个人?对,是两个人。注意读书要仔细。我现在给大家一分钟,你们把下药的环节再读一读。

    (生读书)

师:要感受下药的智慧,就要把两个小节的文字对照着看。哪两小节?一个是第11小节,另一个是第14小节。现在徐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押运生辰纲的不是杨志,是李逵,他会用什么方法劫取生辰纲?会不会这么麻烦?

生:不会。

师:怎么弄?

生:我觉得直接抢就可以。

师:直接抢就不对了,你太莽撞了。李逵这三板斧也是很厉害的,你直接抢的话,一板斧砍过来也很麻烦。

生:我觉得如果是李逵的话,那个酒就可以直接卖。因为李逵的性子比较急,他如果口渴的话应该会直接喝。

师:如果是李逵就太容易了,就不能叫“智取”了。他们直接把蒙汗药下在酒里,看到白胜挑着担子过来,李逵说来来来,他一喝就倒下去了。这故事好看不?

生:不好看。

师:为什么让杨志来押运生辰纲?我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杨志有没有“智”。

生:有。

师:说说看。

生:第2小节。一般人是趁早凉行走,日中热时便歇,等到五七日后,人变少了,行客也变少了,又走山路。杨志就反其道而行之,挑不寻常的时间走,偏挑热的时候走,因为他认为那些要抢生辰纲会挑凉的时候走。

师:好。从出行时间的选择上看,杨志是一个老江湖。继续。

生:和他一起的一共15个人,在出行的时候全都打扮成了客商,这样在路上行走的话,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师:非常好。他知道乔装打扮以隐藏身份,有丰富的江湖经验。

生:在押送生辰纲的所有人中,杨志是最后一个喝下酒的,当他看到所有人喝下酒之后,才把疑心消除,这也可以看出杨志的谨慎和他的疑虑之心。

师:对的。

生:杨志最开始自称是“洒家”,到后来全部变成了“俺”,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他身份的怀疑。

师:注意一下,杨志前面说“洒家”了吗?这个我倒没注意。鲁智深说“洒家”说得比较多。这个称呼的变化不是特别鲜明。还有没有体现杨志智慧的地方?

生:杨志路过黄泥岗的时候就提醒众人说这里经常会有强盗出没,说明他对这个地方出没的那些人群是比较熟悉的。

师:他对地形和这个地方的治安情况比较熟悉。是的,常在河边走,要知道河边的状况。还有没有了?

生:杨志在白天天热的时候,士兵们都想休息了,但是他没有,他考虑到因为晚上如果有人来抢生辰纲的话是更好下手的,所以他只能在白天加紧赶路不休息,这也能体现出他的“智”。

师:不仅不休息,还拿着藤条抽打士兵催促他们赶路,尤其是在黄泥岗这个地方。还有吗?

生:杨志在看见松树林里面有人在探头探脑的时候,他就拿了朴刀去问那个人说“你为什么要看我的行头”,非常谨慎。

师:对,把“谨慎”改为“警惕”,会更妥帖一点。

生:杨志看到这一行人的时候,问他们是什么人,是哪里来的,去干嘛?他问得很清楚。这也体现了他的谨慎和警惕。

师:请坐。他盘问得很仔细。好,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杨志之志,可见杨志并不是一个草包,而是一个非常谨慎的、警觉的、有丰富江湖经验的领班。那么小说里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志的智慧呢?你说说看。

生:如果像李逵那样的话,很简单就抢到生辰纲就体现不出吴用的智。写杨志的“智”就可以表现抢生辰纲是有一定难度的,更可以衬托出吴用等人的“智”。

师:他的发言中有一个词特别有专业眼光,是哪个词?

生:衬托。

师:是的,衬托。也就是说杨志越有智慧,作为他们的对立面,吴用等7人劫生辰纲就越有难度,对不对?而一旦他们成功了,他们的智慧就更胜一筹。这就是衬托的手法。这样看来,对立的双方都挺有智慧的,而吴用等7人是智高一筹。但是我觉得在这个故事中,吴用等人的智慧并非完美。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你能发现吴用这个智者的“失”吗?其实书中有很多地方都能够证明这个计谋的“不完美”,比如他们扮作贩枣子的客商来掩藏身份是可以的,但是你有见过贩枣子的人拿着朴刀吗?朴刀就是很大很长的那种砍刀,就是昆山龙哥用的那种刀。如果哪个贩枣子的人拿着刀,你敢去买枣子吗?我给大家5分钟时间去读书和发现吴用计谋中的失误。

    (生读书)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之前说到这个黄泥岗有歹人,但是白胜还是唱着歌上岗卖酒,很引人注目。

师:他的意思就是说经过强盗出没的地方,卖酒的人不应该唱着歌那么张扬,应该紧步快走,有道理。

生:在杨志准备要买酒的时候,那个卖酒的汉子不卖给他,而这个贩枣子的客人就把那个卖酒汉子推开一边,把酒提了给他。这可以看出卖枣子的客人肯定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师: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是这意思吧?

生:杨志看到一个人隐隐约约在那边,他到那边的时候发现有7个人。这里是有强盗出没的,但他们7个人在这里应该休息了很长时间了,一点也不着急。

师:在强盗出没的地方,这7个人居然还把上衣脱了在那里乘凉,而且等了很久的样子,有道理。

生:我找到的是第8小节。他们7个人如果真的是卖枣子的贩子,看到杨志这种带着朴刀的大汉应该是唯唯诺诺很害怕的那种,但是他们却一点都不怕杨志,而且还反问杨志他是谁。

师:对,这7个贩枣子的客商太过于镇定,是不是?有道理。

生:第11小节,当白胜去卖酒的时候,七个人说他们自己带瓢的,他们不一定要带瓢卖枣子。

师:这倒挺有意思的。卖枣子的人带着瓢,就好像他们想着准备来买酒似的。

生:我并不觉得他们很镇定就是有嫌疑,因为有句话说得好,“光脚不怕穿鞋的。”主要是他们没啥财产,所以很镇定。反而我觉得之前杨志说这里下岗子去,有七八里没人家。那问题来了,白胜是哪来的?就算他是要下岗子去卖酒的话,往哪卖?七八里远呢。

师:他这么一说,我倒觉得这个地方更值得我们咀嚼。挑一桶酒跑七八里地去卖,这个人脑子肯定坏了。

生:第11小节最后。他说兜了一瓢上去吃,然后又把酒带到松林里。他如果真的很想喝酒的话,那半瓢根本就不会留下来,肯定就会全部喝完了再给他,但是他拿到松林里面以后拿过来还是半瓢,。

师:我听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有个细节要关注一下。他饶了半瓢没有拿走,是白胜假装又半途夺回来的,对不对?好,同学们找了这么多,现在我要提醒一下大家要关注吴用他们最大的失误在哪里。你们想想,警匪片里去抢银行的人都是用一个丝袜把头箍起来的,防止被人认出来。你们再看看这桩抢生辰纲的案子最大的败笔在哪里?他们没有隐藏身份。尤其是没有隐藏谁的身份?

生:白胜。

师:白胜是什么身份?这不叫身份了,叫面相。白胜的绰号叫什么?

生:白日鼠。

师:为什么叫白日鼠?

生:因为他的相貌像老鼠。

师:对,白胜这个人长得贼眉鼠眼,所以叫白日鼠。让这样一个外貌特征非常鲜明的人来打头阵,合适不合适?如果犯了事,接下来肯定要报案了,报官以后马上会画像抓捕犯人。画像一贴出来,大家马上就会知道是谁。而偏偏白胜这个人意志是不坚定的。他被抓进去以后,烙铁还没有烧红,就把组织给出卖了。于是官府马上就来抓捕晁盖等人。这是我觉得吴用用计中最最失败的地方,你们同意不同意?包括这7个人也没有去化妆。晁盖当时的身份相当于是一个乡里的治保科长,在当地很有名望,他就大大咧咧地去抢生辰纲了,而且就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既然吴用是智多星,我们能不能不写吴用的这些失误,而是把吴用写得完美一点呢?

生:我觉得不好。因为人无完人,如果他太完美的话,反而会让读者感觉他很假。而且,这样也为下文白胜出卖他们作了铺垫。

师:有道理。鲁迅说,《三国演义》中为了表现诸葛亮的智慧,把他写得太完美了。什么都能算,他就近乎是一个妖了。好,这是观点之一。有补充吗?

生:我觉得如果不写吴用的“失”,杨志就很无奈,因为人家也是要出来混的。他好不容易接了那么大一个单子,遇到一个那么完美的人会不会感觉很绝望?那个情节还怎么写呢?

师:你的意思是杨志还不如自己直接吊死了算?这好像也是的。对手太过于完美,没盼头,没活路。还有没有不同的观点?我来说一句吧。如果没有白胜这个失误,那么晁盖等7人劫了生辰纲把好大一笔钱分掉以后,隐姓埋名,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生:然后《水浒传》终。

师: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对吧?也就是到第16回,《水浒传》就结束了。现在哪位同学来给我们刚才几个活动加一句评语?

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

师:这个男生真的很厉害。伏笔,是一个很专业的鉴赏文学作品的术语。白胜被抓了以后供出了组织,然后官府去抓晁盖,宋江就去通风报信,从此宋江跟梁山好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他就自己去山上做了头领,才有了《水浒传》后面的几十回故事。今天围绕这个“智”,我们读出了很多好玩的东西。马上要下课了,徐老师留一个问题让大家回去思考。吴用的智谋,要是把它放到其他的文学作品中去考虑,你觉得是属于中等还是下等?

下课。同学们再见。

作者:蒋卫波语文名师工作室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413aa38f791e

来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徐杰/《智取生辰纲》转自“杰哥的精致语文公众号”(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