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才懂得了真正的“无为”

早些年读《道德经》的时候,“为无为,则无不治”一句让我赞叹了很有一段时间。

啥也不用做,就能把事办了。你说厉害不厉害?

你别说,在生活里面一验证,还真有点这么个味道。


就比如说带娃。“村东头的黄婶”(同事黄)那叫一个操心,起早摸黑端屎端尿,琴棋书画从小抓,门门功课要顶呱呱,娃书读到哪里,房子就租到哪里。“村西头的李婶”(同事李)则相反,简直一个羊倌,作业成绩一概不管,有时候加班回去晚了,孩子还要做她的饭。结果呢,李婶的女儿又是“校园最佳辩手”,又是“十佳主持人”,考上一重本。黄婶的儿子……不提也罢。

你说气人不气人?

在比如说做心理咨询。刚入行那会喜欢谈论道理,来个个案我能分析的头头是道,引用各家理论,提出深刻见解。个案做了没两次,就再也不来了。后来明白了点,咨询就听,往死里听,不时点个头,回答个“嗯”什么的,个案特别满意,说“从来没人像你这么理解我”。

你说好玩不好玩?

我以为,“无为”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某种结果,这世上很多东西都很难求,越是用力求,越得不到。比如金钱,比如爱情。对吧,自我感觉挺深刻了。

但直到我看了这本书才知道,我还是太年轻。这本书叫《自我观察》,美国人雷德·霍克写的。

这本书的核心理论当然不是这位老美的原创,而是源自一位俄罗斯奇人葛吉夫。对此人有了解的都知道他的学说被称为“第四道”。如果你不了解……

我也不打算介绍。


总之,整本书的概念非常简单,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自我观察是一种可以帮你“成仙”的修行法门

也就是所谓的“觉醒”。

重点在于要弄懂怎么去做这个“自我观察”。细细一琢磨,我拍着大腿喊:不就是无为吗!(其实书的后面就提到了“无为”)。

现在让我们拿起手术刀,解剖一下“自我观察”。

观察的对象:自我。日常我们盯着一位美女,是“自我”作为观察者,美女作为观察对象。问题来了,所有的观察者不都是“自我”吗?观察者怎么才观察观察者?

让我们试一下,你能知道自己现在想什么吗?不要想小黄鸭子哦!

你看,我让你别想小黄鸭,但你观察到了,自己正在想小黄鸭。瞧瞧我们的能耐,我们不止能观察身体,连情绪和想法都能观察到。

不怕告诉你,只有人类能做到这一点!(当然如果有神,神比人高级,所以应该也能)

好了,那么观察自己做什么?当然是什么也不做,只是观察而已。不然怎么叫做“无为”。

那么,会有什么结果?一切都将改变!看着看着,你一身臭毛病就脱落了,像蛇蜕皮一样。蜕完皮,你就成了龙。


为什么能有如此神效?书中的说法很科学,引用了量子物理的名言:“观察对象会因被观察而改变”。(不懂可以去看看量子力学的“双缝”实验)

我倒是不喜欢这么乱引用科学名句。斗胆解释一下——

普通的我们,在生活中跟自己的思想、情绪、行动是融合的。我就是我们所想的,所感的,所做的一切。但是,当我开始观察自我时,相当于用了一招火影的“影分身术”,在背后又分出一个作为“观察者”的我,让我们称其为“分身”。

当我们使用“分身”进行观察时,就在想法、情绪、行动与分身之间制造了一个距离,这时的体验是:我不是这些想法、情绪和行动。于是乎,观察的越多,“分身”就越得到强化,最后将取代之前的“自我”,“分身”正是转变为“真我”。

此刻就是你完成蜕变,羽化成仙之时……

什么也不用做,你的一身习气通通被治理干净了。真正的“为无为,则无不治”。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完这本书,才懂得了真正的“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