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编剧一样的课程开发技能(三)

“LEGO”课程开发步骤第二步:“E”:Edit,编辑

经过了第一步,我们就相当于储存了一些乐高的小颗粒零件,这些零件如果散乱地堆在一起,那就是垃圾,我们要进入到第二步编辑阶段,也就相当于要把这些乐高的小颗粒按照种类的不同进行分类。

编辑这些材料的方法叫“MECE”,它是麦肯锡的第一个女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The Minto Pyramid Principle)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MECE是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首字母缩写词,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即所谓的无重复、无遗漏。

在按照 MECE 原则将第一步拿到的学习资料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时,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 (Mutually Exclusive) “相互独立”意味着问题的细分是在同一维度上并有明确区分、不可重迭的。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完全穷尽” 则意味着全面、周密。

例如我主要研究的方向是职业女性的个人成长,所以我就根据MECE 原则将课程“小颗粒”分为了12个独立的部分:形象、管理、职场、社交、演讲、写作、思维、学习、婚姻、亲子、理财、心理。


根据有无重复和有无遗漏,可以把人类划分为男性和女性,但如果加上“小孩”这个分类,就是有重复;而把人类划分为“老年人和青年人”,那就是有遗漏,因为缺少一个“中年人”的分类。


我们做课程资料的编辑,其实就相当于是把我们研究的课题进行拆分,如果分类没有涵盖问题的所有方面,那么最终推演出来的方案就有可能以偏概全;如果分类有很多是重叠的,那么我们就无法厘清真正的原因,也可能做出很多重复劳动。

每个课程“小颗粒”的内容也要按照MECE原则进行梳理,这样就让每个课程“小颗粒”成为做未来大课程的“标准件”,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把这些“标准件”按照逻辑搭建出一门课程。

MECE 的常用分类法有以下五种:

1. 二分法

这个分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其实就是把信息分成 A 和非 A 两个部分,如“国内、国外”“他人、自己”“成年人、未成年人”等。

例如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把音乐分为“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

因为我现在的培训课程分为“TO B”和“TO C”这两大类。

2.流程法

也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程序,对信息进行逐一的分类。

例如我把“LEGO”课程开发法就分为了四个步骤:L-E-G-O。

例如我把写作类课程资料按照按照流程法分为:第一步:相信你自己可以成为合格的写作者——第二步:准备写作的素材——第三步:搭建文章的叙述结构——第四步:构思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第五步:锤炼文章的语言——第六步:从六个方面来修改文章——第七步:掌握经典写作模板。

3.要素法

这种分类方法是用于说明事物的各个方面特征的,其实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不同的构成部分,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等。

比如查理•芒格的25个心理误判,例如互动技巧的10种方式等。

4.公式法

公式法就是可以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去分类,只要公式成立,那这样的分类就符合MECE原则。

例如我特别喜欢的老喻提出来的人生成就公式:人生成就=算法×时间²。

例如我在写到培训师的成功公式时就借鉴了稻盛和夫的成功公式:思维模式×热情×能力=成功

我们写作时,可以采用一种最讨巧又不费力的MECE方式,就是 参照前人智慧。

5. 矩阵法

矩阵法就是把资料根据横纵两个维度区分成四个象限。

例如柯维提出来的时间管理理论,横轴是:重要——不重要,纵轴是:紧急——不紧急,即按照重要紧急两个维度把事项分成了四种: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

例如SWOT分析的横轴是:好影响——坏影响,纵轴是:内部环境——外部环境。


课程“小颗粒”内容的编辑可以采用以下五种方式:

1.英文字母法

英文字母法最常用的方法是把核心内容的首字母提炼出来,组成容易记忆的缩写。

例如邱伟老师写的《FAST高效课程开发-培训师成长实践手册》就是根据这种方法做出来的内容,“FAST”是课程开发四个步骤的首字母组合:第一步:聚焦问题显价值(Focus on Problems)、第二步:整合方案重实效(Aggregate

Methods)、第三步:精选教法做引导 (Select Instructions)、第四步:优化成果促精品  (Transfigure

Outcomes)。

例如我在本书中提出的“LEGO”课程开发步骤。

2.口诀法

口诀的好处是把冗长晦涩的文字提炼总结成朗朗上口的文字,并且体现出押韵之类的规律,更方便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像演员一样的讲台呈现”中,我采用的就是口诀法,如站姿的口诀:脚比肩窄如大树、昂首挺胸最有范、肩膀后转自然垂、轻拾后脑下颚收、头顶书本练定功、九点一线练体态、男脚V型女生丁、男手尖塔女生搭。

3.数字法

数字法是指用数字呈现内容。

例如人民解放军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社会主义荣辱观总结为“八荣八耻”

4. 颜色分类法

颜色分类是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内容和帮助学员记忆。

例如,“六顶思考帽”是一门经典的思维训练课程,它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爱德华·德·博诺博士通过六种帽子的颜色来区分六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白色思考帽、黄色思考帽、黑色思考帽、红色思考帽、绿色思考帽、蓝色思考帽。

例如乐嘉把性格类型分为:红色性格、蓝色性格、绿色性格和黄色性格。

5.成语谚语改编法

成语谚语改编就是借用成语谚语的简短精辟、易记易用的特点来编辑包装内容。

作为中国人,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对成语有着自己共知的理解和记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水滴石穿、精诚所至。


“LEGO”课程开发步骤第四步:“O”:Outcome,成果。

课程开发的成果主要包含两大类:PPT和讲师手册

1.课程PPT

PPT中的第一个“P”是指Power,即PPT一定要有冲击力,一般通过字体、颜色和图表来实现。

PPT中的第二个“P”是指Point,即PPT呈现出来的是内容的要点,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1)专属PPT模板

建议培训师使用自己专属的PPT模板,可以请设计师专门设计。如果不想这么麻烦,可以自选匹配课程内容的模板,最好是简约设计的风格,这样在未来用课程“小颗粒”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大课程时,就可以节约一点工作量。

(2)内容简约

PPT的每一页的标题都应该是本张PPT的总结概括,PPT的页面内容最好以词组的形式出现,尽量少出现句子。

PPT内容的原则:能用词语就不用句子,能用句子就在一行内结束,尽量不要换行,最好不要出现段落。

(3)字体

微软雅黑是PPT的标配字体,如果有更好的字体选择也可以采纳。

PPT的字体最好统一,课件中的字体最多不超过三种。

PPT的正文字号一般要在20号以上,这样方便学员观看,每张PPT的标题字号最好在40号以上。

(4)颜色

PPT模板的颜色建议以纯白或者纯黑为主,个人更喜欢纯白背景。纯黑背景的流行是从乔布斯开始的。

一般而言如果是纯白之类的浅色背景,那么就用深色字,深色背景就配浅色字。PPT中呈现出来的颜色最好不超过三种。

(5)图表

字不如表,表不如图,一张图有可能需要1000个文字才能表达清楚。

(6)排版

排版记住两大原则就可以:对齐和留白。

常见的对齐方式有左对齐、右对齐和居中对齐。留白是借用国画的说法,即整张PPT不能铺满图片和文字。

留白的比例遵循黄金分割点最好,即文字和图片最多只能占三分之二的空间。

(7)动画

通篇PPT动画方式不能超过三种,而且最好采用简约的动画效果。

动画一般用在三个方面:展示流程、提问思考和突出重点。

(8)逻辑

PPT上的内容要让学员一样看出逻辑,最简单的一个标志就是“箭头”。

我们要先判断文字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再匹配对应的图表,常用的代表逻辑关系的图表类型有:列表、流程、循环、层次结构、关系、矩阵、菱锥图等。

2.讲师手册

讲师手册是讲师授课的指导手册,也是为了让自己的知识能够沉下来的一种方式,通常做法是在PPT下面的备注栏中填写,之后通过转换成WORD版本。

讲师手册要填写的内容必须有以下

(1)知识点的完整内容

因为PPT中呈现的都是知识点,所以就需要在讲师手册中把知识点的完整内容标注出来。

一方面是资料存储的方式,另一方面是为了弥补记忆力的不足。

(2)授课方式

每种知识点需要的授课方式是不一样的,培训师要在培训实战中不断的迭代自己的授课方式。

(3)案例

为知识点匹配精准的案例,可以说培训师之间的实力差别就体现在为知识点匹配的案例的数量和质量。

例如我的一张PPT是讲“科尔伯学习风格”。


匹配的讲师手册内容如下:

一、知识点

1.科尔伯学习模型的特点

(1)学习周期是一个持续往复的过程,比如各种概念在实践中要不断地进行检验,并做适当地修整;

(2)学习的方向是学习者本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来控制的,这些需要和目标就必须加以归纳,防止学习过程出现偏差或效率低下;

(3)学习是一个具有很强个性化的经历,因此在学习风格上应该根据各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所处于的环境条件,根据预定的操作方式来进行调整。

2.学习过程的四种模式

按照科尔伯所开发的学习周期图,学习过程被分为四种不同的模式:具体经历倾向型、反思观察倾向型、抽象概念化倾向型和积极试验化倾向型。

科尔伯认为有效率的学习人员应该根据这四种不同的学习模式,针对一个和几个学习模式有所偏重,不同员工或者组织可以根据这个模型来选择学习和开发的方式。

(1)具体经历倾向型,是指每个人都应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而无需进行系统的分析,根据本能来进行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每个人能够愉快相处,投身其中,对生活持开明的态度。

(2)反思观察倾向型,是指通过引导个人仔细观察环境,分析其含义,理解各种观念的含义,倾向于对事情而非行为做出反思,从不同的观点来看问题,他们先进行评估,而后做出深思熟虑的判断。

(4)积极试验化倾向型,是指员工乐于参加实际应用,积极参与变革,对实际工作很少切实地进行审视。对于这种学习人员,获得结果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而且这种学习人员会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估。

二、授课方式

1.讲授法

2.小组讨论:小组中每个人都是什么样的学习风格?派出典型的代表分享。

3、角色扮演:让学员扮演每种风格

三、案例

1.稻盛和夫参加松下幸之助讲座时的经历:当年稻盛和夫和很多的中小企业主一样,慕名去听松下幸之助讲课,希望从中得到真经。结果松下幸之助从头到尾都在讲一个“水库哲学”的概念。有人就站起来不满地说,你讲的这些东西一点儿用都没有,我们都知道在公司里建立一个水库很重要的,企业有了资源就要把它存储起来,以便于遇到危机的时候足以应对,但问题的核心是怎么建立那个水库呢?松下幸之助很尴尬地笑了笑说 “对不起,我真不能告诉你怎么能建立一座水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你要有那种不建立水库死不罢休的决心才能建立起一座水库。” 

松下幸之助的话引来哄堂大笑,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用心灵鸡汤在打发大家的骗子。但稻盛和夫没有笑,他觉得身上好像有一股电流一样受到了极大的触动,瞬间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有一种死不罢休的决心去寻找一种方法的时候,方法可能会与你不期而遇。这就是松下幸之助的方法论。

提问:稻盛和夫是什么样的学习风格?大家有什么启发?

2.我自己参加插坐学院组织的一场培训时的经历:2016年参加插坐学院组织的一场培训,因为不满意台上授课老师漫无边际没有逻辑的表达而在培训群里发表意见,激发了参训学员吐槽主办方的培训组织,最后以增加2个小时的培训最结束。不过针对这个事件我在2019年写过一篇文章《这是一个迟到两年的道歉》。

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风格?在培训时遇到不同学习风格的学员应该怎么应对?

你可能感兴趣的:(像编剧一样的课程开发技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