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

        本书作者科恩提出: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他们爱。

        一、为什么要提倡无条件养育? 有条件养育更看重孩子的行为,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来纠正孩子的行为。 但是无条件养育则认为,孩子的行为是他内在感觉、思想、需要的表现,重要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这些行为。也就是说,孩子这样表现,背后一定有某种原因,是孩子觉得恐惧了,还是觉得有挫败感了?所以父母要做的是找到原因,而不是压制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不同的养育方式,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的不同认知。 有条件养育认为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以后,要给他一些另加的、与当下行为无关的惩罚。这种想法是对孩子的行为持有一种消极的看法,认为孩子一旦有机会就会利用父母,会得寸进尺。如果孩子犯错误之后继续对孩子好,孩子的感受不是“我无论如何都是被爱的”,而是“耶,就算我惹了麻烦也没事”。 但无条件养育则不同,站在无条件养育的角度,孩子并不是有意让父母痛苦,他没有任何恶意,他只是在用她唯一知道的方式告诉父母哪里出了问题。这种解读的角度其实就是给孩子投信任票,孩子不是故意在捣蛋。 不同的养育方式还反映出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方式。 有条件养育认为,你做好了一件事,所以可以得到奖励,你没有做好一件事,那就只能得到惩罚。 无条件养育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相互关心、用“爱”来做基础的。 长期处于有条件养育之下,孩子受到的负面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的想象。美国心理学先驱卡尔·罗杰斯就曾解释过:如果孩子接受到的都是“有条件的爱”,他就会唾弃自己不受珍视的部分,最终他们会认定自己只有以某种特定方式表现时才是有价值的。 更糟糕的是,有条件养育会“遗传”,被有条件养育的孩子,当他们成为父母之后,会不自觉地对孩子也使用同样的教养方式。

      二、应该怎样无条件养育孩子呢? 首先,作者介绍了“无条件养育”的 13 点原则。我将这 13 点原则归纳总结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想清楚教育孩子的动机。 作为父母,我们究竟想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培养方向是出于父母的偏好,还是孩子自己的爱好。有了长远的目标,那么父母就不容易纠结眼下一时的对错了。

        第二,将良好的亲子关系放到第一位。 父母们要时时刻刻记住,没有什么比良好的亲子关系更重要了。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被爱着的。

        第三,父母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年龄。 记住孩子的年龄很重要,父母必须让自己的期望符合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

        第四,尊重孩子。 孩子虽然小,但我们也要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尊重他们的感受和喜好。

        到底怎样来实现“无条件养育”。作者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个方面,学会适度的批评与表扬。 我们要学会如何批评孩子,不能过度批评,作者建议父母们牢记三个限制: 第一,限制批评的次数,因为过多的、持续的负面情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因为觉得反正不可能让你高兴而放弃努力;

        第二,限制每次批评的范围,只将焦点放在某个具体行为的错误上,不要无限扩大,更不要翻旧账;

        第三,限制每次批评的强度。语言产生的效果已经被放大了,这是父母与生俱来的威力,如果再加上震怒的情绪,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从而削弱父母对孩子的爱。归根到底,父母还是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了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其中强化孩子行为的表扬最具破坏性。

        无条件养育的第二个方面,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 作者建议如果孩子提出自己的主张时,父母尽可能表示同意,用更多的耐心去承担孩子做出选择的后果。这样一来,当父母需要说“不同意”的时候,就必须要想一个很好的理由,而不是仅仅图自己方便,或者怕麻烦,就禁止孩子做出尝试。 有时候,孩子特别不愿意做某件事情,但这件事必须要完成,比如跟父母一起去别人家做客。这时候父母要怎么办呢? 作者认为父母首先要多一些耐心,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且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强制孩子执行。有时候,父母还可以在其他方面给孩子选择。比如你想带哪些玩具在路上玩?或者是你想坐地铁去,还是坐公交车去。 不管父母怎么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身作则。当父母要求孩子要遵守规则的时候,自己也要遵守规则。 在给孩子决定的时候,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不要给孩子一些伪抉择。父母只有毫无偏见地把选择权交出去,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的选择自由,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接下来,还要确定孩子是否接收到了父母给出的信号。 这就是无条件养育的第三个方面,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确认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比仅仅只是爱他们更难。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的需要。 如果父母们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父母理解了孩子的情绪,就会更有耐心。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很多父母往往第一时间就是指责孩子或者唠叨孩子。作者建议父母们改变方式,少说,多问。多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然,不是所有类型的问句都是有效的,反问句就毫无意义。 人们常说,教育始于孩子让我们为难的那一刻,而让孩子惧怕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真正好的教育,就是父母永恒的爱,这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基,当孩子获得了父母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他才能真正做到心有所爱,一往无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条件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