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PUA包某自杀事件 有些话该说就得说

昨晚看了一篇朋友分享的南方周末的文章《“不寒而栗”的爱情:北大自杀女生的聊天记录》,气得差点直接口吐芬芳,这是什么样变态扭曲的爱情?但毕竟和人家不熟,应该是朋友法学院大一届的学姐,不好做什么评论,只是把文章重新分享给了另外的朋友,一晚上没睡好。
早上醒来朋友告知,南方周末的文章已经被删除了,应该是昨晚就已经删除了,名为“凯旋十二”的公众号新发布了一篇《我是包丽的朋友,真相远比你知道的更可怕》的文章,看到标题我就知道,昨天看到的肯定是不完全报道。新媒体时代,似乎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但每个人的话语却并不一定是一致的,说不定就演变成罗生门事件,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是不真切了解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但有些话还是不得不想说一说,不针对事件中的个人,仅针对事件本身。
最初看到南方周末的文章,阿闲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后来终于反应过来,对于事件中人物的隐私,完全没有保护,同时报道带有较强的倾向性,写作风格也不像是一般二点客观呈现新闻,而是通过材料和语言的引导,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这也是阿闲为什么没有在看到文章的第一时间就做出反应,而是等待观望,等待更详细的资料。
最初大家以为是字母圈的故事,现在大家将这起事件定义为PUA,那先简单讲讲PUA吧。
PUA全称是“pick-up artist”,源于美国,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搭讪艺术家,后来发展为主要涉及搭讪(初识)—吸引(互动)—建立联系—升级关系—直到发生亲密接触并确定两性关系。(奇葩大会上有分享者将过,ps具体哪一期忘了,有兴趣可自行搜索)
仅这么看起来似乎大家并不会觉得有特别大的感触。但是,大部分的PUA使用者他们将女性称为是猎物,骗取肉体,钱财,更有甚者摧毁女性尊严,并鼓励自杀。PUA本身是一个虚拟的东西,最开始也只是纯粹的聊天技巧,但由于虚拟面具的短期及不可持续,PUA最后就会转变称控制话术,同时,PUA使用者本身存在的自卑感和权利欲望导致了其极强控制欲的产生,这也是往往最终强迫女生摧毁的原因。
据新京报记者的调查,多家知名网站上,PUA都与诱奸,骗财,骗婚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网上甚至流传有许多版本的PUA流派,研发设置的PUA课程,顶级导师一对一直到的电话咨询价格为15000元,不同套餐价格不等。学员群内回分享发布与不同女性交往的进度,最为作业汇报或是炫耀谈资。

在北大包某和牟某的事件中,牟某没有有意识地使用PUA的技巧,而是在日常交往中以各种不经意的心态促成了这件事情,(由于涉及到资料问题,阿闲很懒,不想再去麻烦获得相关人员的许可,于是没有贴图。总之贴图内容都是包牟两人的微信聊天记录,牟某言语中的各种不文明谩骂,以爱之名对包某进行各种不合理要求)但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一个权利的想象,甚至包某给牟某设置的微信备注是“主人”。
两人之间的扭曲关系,阿闲真的不了解,完全的第三视角,没有资格继续评论。说回事件。北大的朋友看到身边的人以这种方式上热搜,感受都不怎么好。当阿闲关注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听说先前的知乎的热搜撤了,微博的热搜撤了,甚至洗白了,相关公众号的文章也被限制了。阿闲不禁想骂人,说好的言论自由呢,说好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呢?很奇怪,似乎不管出什么事情,吃瓜群众的反应是当作八卦,然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进行所谓的正义制裁。(有时候在不了解真相的前提下,演变成新一出的网络暴力,免得扯远了今天先不谈,下次有机会再聊)而相关的当事人不论是否清白,第一反应都是掩盖,遮掩。阿闲小小的脑袋大大的问号,这样的公关手段难道不应该停留在上个世纪吗?
更让阿闲迷惑的是,即使是自媒体时代,弱小的发声者看似拥有了发声的自由以及机会,但由于种种不可言说的原因,总会石沉大海,用另一种方式来说就是想掩盖的人掩盖成功了。没有流量的支持,发出的声音根本不会引起任何的波澜,虽然拥有了发声的能力,但没有听众。就好像曾今很火的一条假设:给你一条全世界最漂亮的裙子,但你只可以在小黑屋里自我欣赏,甚至连一块镜子都没有。
相信我,即使这两天有关包某牟某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但过两天除了真正相关的人,还有谁会记得这件事呢?在牛津留学的小姐姐看到相关文章后说,“你看着吧,每次有类似的事情爆出来,就像有一盆水扑过来,冲的一干二净。”
每次看到404的文章,阿闲都很心累,我们到底有多少东西是不能碰的?新媒体时代,大家自说自话,每个人都是媒体人,但同时也造成了信息的爆炸。除了希望所有的想说的话都能够成功地说出外,也希望所有的阅读者同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辨的看待问题。
以上,没有对包某牟某的PUA事件进行过多的论述,更多的是此事传播过程引发的一些感触,虽然不知道写出来会不会被限制,但是有些话还是该说就得说,毕竟鲁迅老爷不是说过,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嘛~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大PUA包某自杀事件 有些话该说就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