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活着》之感

图片发自App

再读《活着》时,已经不知不觉到了不惑之年。很奇怪,20年前读这本小说,也是持续一个劲的读完。二十年后,同样也是一个劲的读完。人生的二十年,看似漫长,其实稍纵即逝。

对余华的喜欢,缘于他对《活着》这本小说,特殊的理解和巧妙的构思。活着,说来说去,不仅仅是活着本身,而因为活着的经历、思考、以及态度。

余华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用这本小说《活着》,阐明了他意义上活着所该经历的东西和改变。一部作品,反复出版、发行,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明作品本身拥有众多粉丝,以及作品辐射出耐人询问的哲思。

余华在《活着》谈及对女人的看法时,他的笔下,是细腻而公开的。当主人公福贵逍遥一夜,晌午回到家中。巧珍早已把饭菜做好,四个菜,上面都盖着大绿叶,富贵掀开绿叶,发现里面都是肉菜。这时巧珍说了一句:“女人脱了衣服都一样,别在到外面鬼混去了”!紧接着他母亲心理折射后,说了一句:“他爹年轻时,也这样,吃着碗里的,还盯锅里的,男人都一个德性”。这段描述打动我的是,余华敢于揭露人性的丑陋,不必刻意回避男人们的天性和欲望。这样的表达,也为后来的富贵从善埋下了伏笔。

图片发自App

好的小说其实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带着读者回顾我们的时代,以及我们共同经历过的事情。从而在内心得到共鸣和启迪。这部小说讽刺的意味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告诉人们,一个老人回想往事时,那时的心境已平静如水。而这平静如水般的安详,是老人经历生与死,丑与恶,经历社会变迁后,与别人,与生活比较后,自己自发产生的一种华变。这个老人,不得不说是悲惨的,也不得不说说是幸运的。悲惨的是命运有时真的很残酷,但老人一直没有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从《活着》这本小说也可以看到《老人与海》的影子,一生顽强的活着,这本身也张扬了生而为人的赞歌。

余华的深刻,还在于他对生活的理解。苦难并不意味末路,苦难意味着生活。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化中,也能从《活着》这本小说可见一斑。从旧社会混乱不堪,到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再到大练钢铁,再到文革,再到趋于平静。这七八十年,以福贵为代表的中国农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社会运动,人是受社会运动影响而改变的,同样人也受经历以及生活双重影响而改变的。在命运面前,余华用锋利的笔法,勾勒出中国农民坚强而乐观的精神风貌。

这个老人经历的故事,之所以被千千万万的读者阅读,因为它真实而存在。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不得不说每几年,几十年都有成千上万这样的有血有肉的故事。只是余华捕捉到了,而他能准确的输出《活着》。我想这来源于他对创作的真挚,对生活真相的宽容,以及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再有一点,在余华笔下,应该是较为封建的。他对中国妇女的描写,是勤劳质朴而善良的。他用以巧珍为代表的中国女性为代表,为了家庭,为了子女,勤劳朴实的默默劳作的一生,来告诉全世界读者,中国女性千百年来,优秀的传统以及温柔善良的心地。这些都能从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描写中看到,感觉到。

一个成功的作品,一定是竖立起一种较为高尚的人性平台。余华借以用《活着》的描写,告诉自己以及读者,千千万万中国人民顽强不屈,面对灾难坚强的活着的真实写照。

同样也在用一种普世的哲学观点,告诉每个人,活着不仅仅有金钱、权力、女色为牵绊,还有加之带来的圈套、欲望以及社会存在的各种不良风气。但这些最终都不敌活着本身更能说明老人的平静,安静。夕阳下,老人与他的牛,结束一天辛苦的劳作,结伴而归。这幅优美的画卷,时不时会在我的心中刻画出来,山、水、夕阳,老人与牛的故事。

相反余华的《活着》,没有仇恨,没有怨恨,也没有后悔,有的只是老人自己的心田映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活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