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与双雪涛的“重逢”

三年前,理想国联合宝珀开了一场颁奖典礼,我从典礼上拎回几本书,其中就有双雪涛的这本《飞行家》,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双雪涛这个作家,是个令人过目难忘的名字,姓双,我周围没有这样的姓氏。其中《刺杀小说家》就收录在《飞行家》这本书中。但是对于《刺杀小说家》这个篇章我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因为我更加关注写普通人的故事,越普通越好,我想知道和我一样的普通人都是怎么生活、思考和对待生活的,是随波逐流还是挣扎反抗?

书籍装帧得很精美,硬壳,通体白色,很像作者家乡的大雪地。


双雪涛从银行辞职,我从外企辞职,由于心里的不安,我很想知道那些从不安于现状的人,最后是不是都能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这本书由双雪涛的9篇短篇小说构成,故事主要写了一些普通人或者边缘人士的故事。最近看完电影《刺杀小说家》,让我想起《飞行家》里的一些碎片,整本书没有一个故事是喜剧的调调,但让我觉得最好笑的是:

《白鸟》213页:“奖杯还给你们,下次可要谨慎一些,不要把奖颁给一个速记员。一个伟大的作家是不会有时间站在这里的。”

《北方化为乌有》182页:“北京已变成空城,归家的人卸掉了这只巨兽的内脏。”

我比较喜欢的故事是《飞行家》,李明奇被一些普通人当成奇人,笃定地认为他一定能做些不一样的事情,他像灯塔一样照亮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其结果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消失于天空,一去不复返。好像这么多年,他从没惦记过上物质丰富的生活,怎么好好培养儿子,唯一的念想从未改变——研制飞行器。就像《月亮与六便士》里“我身不由己,我必须画画”那样,40岁才开始追寻反转的人生,而李明奇和毛姆主人公不同的是,他不是半路出家,而是从年轻力壮一直奋斗到中年,他的飞行梦从没变过。

没想到这么快就和双雪涛“重逢”了,我去电影院看了《刺杀小说家》,Imax3D,很过瘾,尤其是李沐扔杯子的镜头太真实了,吓得大家都“哎呦”一声。

作为编剧的双雪涛想通过电影告诉大家“希望大概率是一种幻觉,可这也是我们几乎唯一可以依仗的东西,为了这个幻觉我们可以把自己燃尽,可以把生命缩短,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电影,小说,在银幕上前所未有的汇成一流,用所有理智和物质所企近的幻想,这就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我想之后的很多年里,我还会经常重看这个电影,尤其当我感觉幻灭的时候,不是因为其中热血澎湃的信义之气,而是它会提醒我,即使一切都是梦,我也要找到你,找到你就找到了梦的机制,找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园。”

我已经在双雪涛的电影和书籍里找到了答案,那些凭着“幻觉”一路走下去的人是现代的梵高、图灵(这也就是为什么杨幂扮演的角色叫“屠灵”了吧),有时候我们总要信点什么才能让自己活得有意义,哪怕这些意义在别人看来就是疯了一般。“希望”是个梦幻般的好东西,但愿人人都能有一个。

“区区凡人,也敢弑神?”——反正都是凡人了,弑神如果成功了,那我便是神!

另: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叫“A writer's Odyssey”——一位作家的奥德赛之旅,就是双雪涛的英雄之旅,他所坚持的,他所放弃的,他所幻想的一切成就了他的今天。

有深意的英文名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刺杀小说家》——与双雪涛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