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够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居然是这类书

单纯从阅读书籍选择的角度讲,你觉得有成果的人与普通人之间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吗?

普通人觉得如果想要在某领域出一定的成绩,一定要多读专业书籍,但是日本作家山口周却在他的《阅读变现》这本书里却告诉我们,精英之所以强于普通人,并不是因为专业书,而是因为他们读了大量的通识类书籍。

山口周大学读的是哲学、美术史专业,毕业后却从事咨询工作,不但在培训机构当讲师,还出版了很多本商业书籍。一个跨界的做得如此优秀,正是因为他的“高效阅读法则”。《阅读变现》这本书正是他高效阅读法则的总结。

山口周认为,成年人只需要阅读两类书:商务类和通识类。商务类打基础,通识类塑个性。在这两类书,他认为阅读通识类更重要,通识类书籍更能够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为什么

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读通识类书籍会拉大人与人之间差异的。

首先,这是作者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

我迄今为止遇到的所有优秀人士都在阅读各种各样的通识类书籍。

他发现无论是经营管理层,还是自己曾经工作的电通公司里能够被称为“精锐”的人士,都会阅读各种各样的书,有的人甚至在新书刚出版2-3天的时候,就已经读完了。

其次,通识类书,读的不是书,是知识和思维。

作者身处咨询公司,咨询顾问比客户所了解的企业信息少多了,但是了解信息更少的人为什么能够指导了解信息更多的人呢?

因为逻辑思考。

逻辑思考是如何锻炼出来的呢?

阅读大量的通识类书籍!

阅读通识类书籍可以拓宽知识的广度——这能够让咨询顾问们的思维更活跃更有新意。

第三可以更清楚的认识自己。

常识类书籍五花八门,读得多了,会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明白自己的兴趣所在,逐渐认知逐渐——认知自己是一个人极其重要的能力。

读哪些通识类书籍

可能你会问,通识类书籍那么多,范围很广,到底应该读哪些呢?

作者认为对于商务人士而言,有7类书能够获得意义和启发。

1.哲学(近·现代思想)

2.历史(世界史·日本史)

3.心理学(认知·社会·教育)

4.医学·生理学·脑科学

5.工学(包括计算机科学)

6.生物学

7.文化人类学

虽然只给出了7类,但是范围其实还是很广的,所以作者建议从“传统好书”“有趣的书”开始读。

如果一本书能够让你着迷,能够让你产生“有些什么”的好奇感觉,那这本书一定要去读,读这样的书比那些“有用”的书更有用。

我们很多人在阅读的时候,喜欢给自己定目标,但读通识类书的时候不要给自己定目标,尤其是长期目标。只要你觉得一本书有趣或者马上能用到,或者就是喜欢而已,那就去读,不要管将来怎么样。

如何阅读通识类书籍

现在读通识类书籍的人越来越多了,即使都是读通识类书籍,彼此之间依然会有很大的差异,为什么呢?

关键就是阅读的方法。

我们该怎么读通识类书籍呢?

读书就像厨师做菜。厨师要先准备食材,然后将食材进行组合加工,才能做出各种各样的美味。

如果只是阅读,输入的只是知识,也就是原料而已,毫无用处,毕竟没有食客会吃没有烹饪的食物。所以最关键的不是读,而是读后要能够与工作相关联,把读书获得的知识和感悟用到工作中。

作者给出了咨询顾问的“三遍”阅读术,也称为制作信息“鱼笼”的读书笔记法。

第一遍:画线

说到画线,几乎每个阅读的人都会做,看到重要的、自己在意的地方就画线标注出来。不过这只是作者说的第一种——常规画线。

作者认为画线分为三种类型,除了常规画线,还有指定开头·结尾的画线。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时会遇到整段内容都很有感觉的,有的人会只画关键词。作者认为,只画关键词,后续阅读或者摘录的时候,就要再花时间思考哪些部分是重要的,太低效了,不妨整段标注。

但是整段画线又会显得很乱,看着不舒服,所以作者建议:

开头部分我会以O为起点画一个→符号,末尾是以O为结尾点画→符号。

只标注首尾,但能够通过符合知道自己在意这一段的文字,还不用全段画线,简洁而清晰。

我小时候写作文,老师说如果是整段或者整句错误,不要画长横线删除,看着乱糟糟的,只要在开头处左上角和结尾处右下角写上“井”就可以了。

这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标注清晰又简洁干净。

第三种是关键词标注。

虽然作者不建议在整段都喜欢的内容处标注关键词,但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让自己产生想法的词,作者认为这样的词可以标,画个框标注起来就好了。

这三种画线法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在用,只不过标志不一样而已。

我阅读看到整段重要的时候,我会在首尾加括号;看到特别重要的关键词,会画个圆圈把它们圈出来。

第一遍做什么标志不重要,重要的是筛选出你觉得重要的信息。

第二遍:选出5个重点

读完书,画完线,你一般还会做什么呢?束之高阁还是重温重点画线部分?

一本书读完,我们可能会画出很多的重点。这么多重点我们也记不住,而且如果画完线就把书放到书架上,这本书对我们而言,也没有太多价值,因为画线的部分很快就忘记了,之前投入阅读的时间也浪费了。

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无论我对多少内容画线,放入“鱼笼”的基本也只有5个部分,最多也只有9个部分。

作者是进行摘抄,收集内容。

摘抄为什么要限制数量呢?

作者认为,如果摘抄内容过多,会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会影响后面最重要一步工作的心力。

所以,第二步一定要认真筛选要摘抄的内容,根据自己认为的重要性给他们排序,然后选择不超过9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摘抄。而且每个部分摘抄时间不超过1分钟,摘抄完一本书的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内。

第二步摘抄不仅是为后续服务的,还可以让重要内容在自己脑海生根。

第三遍摘抄。

第三遍作者认为还是摘抄,但我认为概括为“延展”更精准。因为第三部分的工作是将思考摘抄的内容与工作的联系。具体有三步:

感到有趣的部分

为商务工作和实际生活所带来的启发

具体行动的假设

感到有趣的地方其实就是我们阅读时产生”哦“的感慨而摘抄的内容,这个工作我们在前两步已经完成了。

第二步思考“为商务工作和实际生活所带来的启发”,就是将摘抄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工作联系,关注理论的应用。这里“只要记录一下注意点或者灵光乍现的内容即可”,因为最重要的是第三步——针对受到的启发和提示,设想并且计划接下来的具体行动。

读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阅读,而是将阅读获得的知识和感悟活用到工作中,重点是“读后”.

经过这三步,一个“鱼笼”基本完成了,但是作者还建议给“鱼笼”增加标题,这样能够提高我们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后遇到同一主题的内容就能够有意识的收纳到“鱼笼”里,不断扩充“鱼笼”了。

阅读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地把一本书读完就可以的,活用读过的书才是目的。

这个方法不错,记得去试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能够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居然是这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