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腾讯音乐进军内容自制的一些思考

在18年的SNG战略大会上,腾讯音乐负责人彭迦信对TME的未来发展曾作出以“内容自制”的规划,结合最近风靡网络的《创造101》《明日之子》等腾讯综艺,不难看出TME已经把战略方向从版权争夺逐步调整到内容渗透上。

不得不说腾讯音乐在这之前的所有精力都在版权问题上,内容运营一直是被忽略的短板,这可能跟这所互联网公司的基因有关,重产品重体验,只要市场份额大足矣,但音乐终究是情绪的产物,情绪是人的本能,以完全理性的思维对待音乐是不客观的,为什么网易云在短短几年里超越前者,是因为后者围绕“人”的角度在剖析内在需求,QQ音乐即使有版权加持,在情怀上永远差那么一点。再来看同类竞品阿里音乐(虾米音乐),虾米内容创新意识觉醒较早,在QQ音乐还在埋头买版权时,前者的内容推荐算法已经做得风声水起,同时在内容原创上也开始招兵买马,原创音乐人可以通过《寻光集》展现自己,可以说虾米在当时的音乐领域更具专业性和前瞻性,是很多音乐爱好者们最喜爱的音乐平台。如果说腾讯音乐一直以来的版权策略是让市场对版权价值进行认可(换个角度看其实是以版权讨好用户),那么现在不妨把版权优势看成腾讯音乐的底层能力,而今年推出的PGC和UGC内容无疑是对其短板的视线转移和锦上添花的差异化打法,因为对于当下的音乐环境,内容创新才是需要真正厮杀的一条血路。

那么,为什么要开辟

答案:日益增长的音乐消费需求

虽然《创造101》一度被网友嘲讽为“土偶土创”,但从侧面反映了当下网友对音乐综艺节目的高期待,对比十几年前的选秀同款超女,春哥式中性审美算是刷新了全民对传统女性惯有认知“原来生男生女都一样”,放到101假小子sunnee身上,很难再有人发出前者的感叹了。社会更开放包容,这是前所未有的契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所有中产阶层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学会数理化的同时也能拥有相对的艺术修养,这就势必影响到了未来整个音乐市场的繁荣,而腾讯音乐恰恰出现在了对的时间。

大多数7080后甚至90后只停留在了听什么的需求上(所以音乐产品在初期出现了一系列内容推荐的算法),而更具个性化的0010后可能已经在思考怎么去创作的想法上了,举个例子,90后在初中还在被老鼠爱大米洗脑时,00后的叛逆期已经被电子、hiphop、lounge等等音乐类型循环了好几个春秋,也就短短十年的时间,音乐文化已经经历了快速迭代,这就意味着作为音乐行业的领导者,不仅要迎合用户口味,提高全民音乐审美,还要在内容制作上出奇制胜,抢占先机。

另外,游戏、电影、综艺市场的活跃也驱使着音乐+游戏,音乐+电影,音乐+综艺的融合,多元的音乐形态正在促进着整个音乐生态的发展,而与之相对的音乐产品也要顺势而为。

所以,腾讯音乐究竟有哪些优势?

腾讯的产品虽然总被“抄袭”诟病,但好在战略眼光是极为长远的,至少腾讯音乐是。从最初的正版化布局,到推出“数字专辑”进行音乐付费探索,到融合K歌、直播的商业化音乐体系构建,TME的每一步都稳打稳扎,这些节点都标志着它已具备生产内容的底气。而反观虾米音乐最近几年的造诣,在内容自制上鲜有跃跃欲试之作,被阿里收购之后,战略部署更是处于停滞状态,现阶段的发展基本还是依赖于前期种子用户对音乐曲库的贡献,不进则退,相比QQ音乐一直没有路人缘,这点更是致命的。当然,TME也不是没有对手,至少网易云不容小觑,形象的来说TME一路走来都是踏实勤奋的好学生,而网易云是会抖机灵的聪明学生,两者的步伐虽不一致,最终谁的蛋糕更多还是取决于谁取悦了更多的人,而“自制内容”无疑是块香饽饽,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商机。

不可否认,当音乐平台开始“自制内容”,音乐消费链可能就要重构了。如果音乐平台有了可以自己掌握的内容,那么他们完全有可能开发出更互联网思维、更丰富、更特色的消费方式,那样的话,相关的资源、渠道和供应商等都会随之重新排列组合,音乐产业链就会重构。

购买版权的时代已经过去,数字音乐行业也不再是产品与运营的较量,也是内容和生态壁垒的竞赛。所以,TME在保持传统版权优势的基础上,让自己成为创意源头,才代表拥有最核心的竞争力,TME才能走得更远。

“变革”仅仅只是开始,谁笑到最后让我们拭目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腾讯音乐进军内容自制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