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写疗愈心灵(5):在反复出现的考题上找答案

如果一个功课没有解决,生活会一直不停地在同一个问题上考验你。

今天是书写疗愈课的第五课,要我们梳理前几次的书写内容,看看反复缠绕其中的同一个问题是什么。

回看了一下之前写的几段话,发现都会出现对他人慢吞吞的不耐烦,对他人不认可我的对抗。

回想一下,最初这样的记忆来自于哪里呢?好像是从小的生活经历吧。父母一直都是高效率的人,特别是体现在工作上,都是十分讲究规矩和效率的。可能是我爸爸当过兵的关系,爷爷、外公也都是军人出身,所以都很讲究纪律、规矩、效率。这不难理解,一个磨磨蹭蹭要大家等待的人,给集体的效率拖后腿的人必定不是一个好兵。回到生活里也是,如果我磨磨蹭蹭一定会被爸爸“难看”,倒不至于怎么严厉的批评,但是十分有眼力见的我从小就知道不能磨磨蹭蹭,不能影响大家的进度。

所以,无论是在学校生活中,还是走上工作岗位,我都是工作效率很高、办事能力很强、能够多线处理工作的好同志的存在。导致我看到别人慢吞吞、磨磨蹭蹭、磨磨唧唧就会十分不耐烦。

但是,随着生活和工作经验的增加,我却感觉到如果我效率不高了又能怎样么?虽然我不喜欢慢条斯理的作风,但是却会羡慕那些不慌不忙、十分淡定的人。

从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对于外界给予我的任何问题,我都要快速给出反应,也许不一定要回答,但是我得有应对的思考、相应的答案。说我好,我会有反应。说我不好,我更是当场要反驳回去。

第一次让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是我大学的室友。当时,是班长也是我入党介绍人的她,因为要在支部大会上提一条我的缺点,在和我事先沟通时就说,你有的时候对于别人的意见反应可以不用那么激动。

我这才意识到,是呀,好像很多时候,不需要那么“激烈”、着急地与对别人的话语进行反馈。

我想,这大概是自我保护意识太强的关系吧。对于任何试图攻击我的言行,我早早就进行了预判,对于别人的话语我也常常会去想这后面的潜台词是什么。中学时,老师在班会课上讲同学们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一些问题我会很自觉地对号入座,觉得老师是在说我。对,我就是这么有眼力见、这么敏感的存在。甚至一度觉得自己和林黛玉很像,聪明敏感地过了头,虽然我没有她那么娇弱。

今天的课上,老师提到美国心理学家露易丝.海在她的代表作《生命的重建》中,把人身体上的一些疾病的致病原因与心理状态进行了联系,认为某些特有的思想如:批判、愤怒、排斥,是致病最大的原因。

我找到露易丝.海归纳的身体和心理的关系对应表,发现“过敏”对应的思想型态的症结是“对事物过份敏感、掩饰、恐惧与自私”。虽然说不是百分之一百一模一样,但回过头来想想好像的确是的。一直以来我的面部皮肤都是属于比较薄的,热了或者激动了,就容易脸红。而从小,我就是一个心思细密,对外界的一切的反应都是比较敏感的。

记得前几年一段时间脸就比较容易过敏,那时候对于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对于外界评价的反应也会很大,虽然不会当下反应语言或行为上,靠着理智压抑了下来,但是却不声不响地反应到了脸上。我想,这大概也是一种心理联结吧。

露易丝.海对此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给自己输入正确的意识,告诉自己:“我是和平的。世界是安全友善的。”

是的,世界是安全友善的。我应该相信这一点,我是和平的,世界回应给我的也应是友善的光,我不要过分紧张和敏感,也要相信,即使遇到问题,我也有足够的能力面对,而这个安全友善的世界还没有到需要我过分反应的时候。

保持一份平和平静,更加宽容地回应世界,回应他人,安全友善的世界也会回我以微笑。



无戒学堂日更第11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书写疗愈心灵(5):在反复出现的考题上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