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掉20%的微信好友,她活的舒服多了”

不久之前,《乐队的夏天》在朴树一曲《No Fear in My Heart》里终了。

大家还泛着泪光沉浸在过去的青春里时,朴树说:

“那个......到点了,我得回家睡觉了......”

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好像朴树就该这么选择。

他已经40多岁了,却依然有着他的不妥协。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所谓“不惑”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能选择什么。

一个人是否有格局,就看他面对这三点怎么选择:

01

选择性浪费

我一直很喜欢一位歌手,李健。

他除了和音乐有关的节目以外,几乎和整个娱乐圈是绝缘的。

参加完《我是歌手》以后,他没有凭借自己的人气继续涉足娱乐圈,而是躲起来。

有人说他浪费了大好的资源,趁机会红起来多好。

他自己却说:“什么是你的生活?那些喜好就是你个人的生活。

图片发自App

当你越来越红的时候,意味着你的时间越来越少。

你越来越没有时间去培养和继续经营那些生活乐趣,那是没意思的。”

有选择的浪费一些资源,腾出时间是为了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只要是你喜欢,在别人眼中的浪费,就算不得数。

这个世界永远有风景,但懂得浪费人生的人才会看到。

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最美好的部分,就在于那些虚度的时光。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我想和你互相浪费。”

晚间12点浪费睡觉的时间,一起在无人的街骑自行车;

浪费加班的时间,一起在阳台上享受风起的时刻;

浪费独处的时间,一起享受一份美食或者一杯茶的味道。

所谓的“浪费”,都是给生活里的珍贵让路。

02

选择性逃避

有人跟我留言,说被老板直接辞退了。

每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想见人不想出门。

翻着群聊和朋友圈,越发觉得快乐是别人的,自己什么都没有,感觉自己病了。

我劝她关掉手机,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去待一段时间。

她并没有回复我,但半个月后又突然出现,跟我说:

“原来有些病是可以自愈的。”

旅行回来以后她重新收拾她的家,扔掉了很多闲置的东西。

删掉所有的朋友圈,和微信好友列表里20%的人。

逃避行为,在心理学上,是人们开启保护状态的心理防御机制;

它对我们是必需且有益的,从古至今都有很多例子。

苏东坡被贬黄山时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概再也没有比他更具豁达的诗人了吧。

即使被贬到当时荒无人烟的岭南,还创作出了东坡肉这样的美味。

不喜欢讨好皇帝、被贬至荒凉之地,也一样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有太多无解的题,不是所有的题都需要答案。

就像歌里唱的:“想不透,烦什么,是我太傻。”

面对困境不一定要硬刚,换个心境或许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撞南墙头破血流之前,我建议你学会别太为难自己。

03

选择性叛逆

你今年多大了?22岁、26岁还是37岁?

刚刚20岁的时候,我们踌躇满志,觉得一切都存在无限可能。

但我们总在不知不觉间,被常识和规则禁锢、束缚。

变成了那些我们不喜欢的“大人”。

在日本有一个手工艺木匠大师井藤昌志。

毕业5年以后,他辞了工作,放弃了东京富裕的生活;


来到乡下重新开始学习木工的手艺。

只是因为他觉得他不应该在格子间度过一生。

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做出了夏克木盒,被赞誉为“亚洲木匠”。

未成名之前,他和妻子开着自己的小店,养活一家人。

“该承担的责任我不会退,但该享受的权利我不会让。”

这样的任性是成熟的任性,这样的反叛精神是人生格局之大的体现。

人生最大的价值或许不是功成名就,让爱的人和自己幸福快乐便足够圆满。

2003年,朴树在最红的时候,选择停下来,做个隐士。

12年后,朴树经纪人宣布,朴树将带着新专辑和巡演回归。

然而三个月后,朴树在微博向大家致歉:专辑完成不了了。

因为他不满意。

2017年,鲁豫问朴树:“你怕老吗?”

他回答:“我不怕变老,我怕失去勇气。”

怕失去活着的勇气,怕失去追求真我的勇气。

图片发自App


朴树与生俱来的叛逆,其实是他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自有格局。

人这一生,只有认清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能不被动生活。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坚定的选择性浪费;

在面对过不去的苦难时,聪明地学会逃避;

 

在循规蹈矩的人群中,敢忠于自己。

修炼格局,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更好自己的过程。

电影《大路》中,女主角和小丑在星空下对话:

“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小石头,都有它的使命。”

哪怕仅仅是使爱的人快乐,做好每件小事,不辜负自己的初心,就足够体现你的价值。

命运只会垂怜认真生活的人,一个人的结局,不在于他的能力,更在于他的格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删掉20%的微信好友,她活的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