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提 问

前置思考

请阅读以下关于经济学家问答的一段材料,并思考:这给你什么启发?

经济学家张五常与佛利民讨论问题,对话如下:

张五常:“这套货币理论的主旨,是不是说,如果时间长而事情不变,人们就会觉得沉闷?"

佛利民:“你是要问,是否时间越多,时间在边际上的价值就越少?"

佛利民将问题一改,就直达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他无需回答,答案便已浮现出来。

改后的问题,是对改前问题的理论抽象,这种抽象就已经包含了解答的方向。

Q1:什么是提问?

 A:

1、提问,在教育学上,是指:

在一定情境下,教学一方为促进学习,而向教学另一方抛出问题解决任务,并期望对方积极反应并作答的一类教学行为。

定义的关键是,提高学习力和启发思考。

生活中充满了提问,与上述的定义不尽一致,但内涵相近。

高质量提问,就意味着给出问题解决方向。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提出正确问题,往往等于解决问题大半。"

爱因斯坦也认为,“问题提出经常比解决更重要……提出新问题、新可能性,从一个新视角考虑老问题,这些都需要富有创造性想象,而且意味着真正进步。"

好的问题,能一针见血,体现深刻的洞察力。比如前置思考中,佛利民改造了张五常的问题,使得问题更深刻,也给出问题解决方向。

2、最可贵的是问题意识。

简单来说,当现实与且标之间产生落差,或者出现认知失调时,问题就随之产生。落差越大,问题越多,越有挑战性,动力就越大,也就是“志当存高远”意义所在。

为成为T型人才而读书,与为混文凭而读书,两者差别巨大。反之,如果没有目标,也就无从谈问题。

问题能刺激高效思考,促进学习,激发行动。如果以资源的视角来看,有问题的人就是有资源的人。

很欣赏有好奇心、会想问题的人,尤其是会提出高质量问题的人,也力图成为这样的一个人。

3、有效提问,才能形成高质量沟通。

这个是从沟通力层面上来谈的。提升沟通质量,要以同理心为出发点,掌握倾听能力,同时还要学会提问。

举个例子,妻子在做家务,看到刚从外面回来的孩子,立马对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丈夫发问:

妻子:“孩子的脸脏得像从贼窝里出来一样,你就不能给他擦一下吗?"

丈夫:“...."

妻子的反问,显然弄得丈夫十分不快,但如果能对丈夫使用正面请求,结果就大相径庭:

妻子:“孩子的脸太脏,要给他洗洗,你可否帮忙一下?"

丈夫:“好,我这就去给他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种反问已经预设一个负面答案,而这种预设往往是基于提问者愤怒、抱怨等负性情绪。

因此,一旦开启反问模式,基本上就等同于陷入“攻击”模式,所能收获的不外是“反击”或者“沉默(冷暴力)",最后使矛盾升级。

Q2:怎样高质量地提问?

 A:

1、掌握可能的提问方向。

高质量提问,并不容易。大家回想一下中学课堂情况,当老师提问时,讲台下手是齐刷刷地举起来,还是只有几个人举手?

一个会提问的人,第一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第二要有较好逻辑思考能力,第三要有优良知识结构,第四要掌握提问技巧。

要掌握提问技巧,首先要了解可能的提问方向。在知识类型中,提到的6W1Q,其实就是提问方向:

①Know-what:关于事实方面知识。

②Know-why:关于客观原理和自然规律方面知识。

③Know-how:关于做某些事情技艺、能力方面知识。

④Know-who:关于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情方面知识。

⑤Know-where:空间感,把握做事最佳场合方面知识。

⑥Know-when:节奏感,适时把握时机方面知识。

⑦Know-quantity:知道是多少方面知识。

如果不Know(知道),自然相应就可以去提问。例如:

什么是提问?

为什么要提问?

怎样高质量提问?

谁善于提问?

什么场合提问更合适?

什么时间提问更容易收到高质量回复?

采访时问多少问题比较合适?

大致来说,提问方向包括以上7个方面。每个提问方向下,还有一些具体问法。例如,Why型提问,除了问“为什么”,还有“什么与什么相关?”等。

2、因时因地选择对应问题。

比如说,在讨论观点时,运用批判性思维,需要问:

①议题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归因后理由是什么?有没有替代原因?

③证据是什么?证据效力如何?

④哪些词语意思模糊,不够精准?

⑤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⑥是否存在推理谬误?

⑦哪些重要假设、信息被省略了?

围绕这些问题会有相关衍生问题:

质疑相关问题:“我们是在基于谁的观点来看、阅读和听的?”、“我们从什么角度、什么观点来观察此种情境?”、“这种联系是由什么引起的?"

假定相关问题:“如果……,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如果他的思维习惯是这样,知道这个消息,他会怎么处理?"

每一种可能提问方向,都有对应运用场合。因此,关键是带着且标问。

有时候即便看起来简单的问题,也能够启发深刻思考。

例如,如果骑在光上,会发生什么?这是爱因斯坦小时候考虑问题,最终却产生相对论。

具体提问句式,数量有限,读友们训练自己提问水平时,可以做一张提问清单,并备注上自己提问心得。

观察别人提问,尤其是训练有素记者、主持人等的提问,然后自己训练总结,我们就会越来越有经验。

事实上,类似知平、分答等互联网问答产品,上面就有很多问题,读友们可以参考。

如果要训练自己提问能力,还可以主动提问,看答主是否愿意回答,围观群众是否愿意付费偷听,如果偷听收益大于提问费用,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你提问质量。

有时候即便看起来简单的问题,也能够启发深刻思考。

3、有效提问者,除非特定情境需要,一般不会问以下低思维层次问题。

比如说:

①封闭式问题

以“是否”作答问题,无法促进发散性思维,例如:“你能背诵这首诗吗?”、“谁能记得……”。

②防御性问题

会导致辩护、抵抗和自我保护,例如:“孩子的脸脏得像从贼窝里出来一样,你就不能给他擦一下吗?”、“你又不讲礼貌了”。

③泛化性问题

自身完全没有思考含量,加重对话方负担,双方对话责任不对等。例如:

改前提问:

A:“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B:“我做的是交互设计。"

 A:“什么是交互设计?" 

B: ......

改后提问:

A:“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B:“我做交互设计。"

A:“我不是太理解交互设计,不过企业大体都是类似的,

如果以传统制造型企业来进行类比的话,你觉得交互设计大体等同于其中的哪些企业职能?"

我国传统教育并不鼓励提问,因此很多成年人缺乏问题意识,就更谈不上提问能力了。不过,亡羊补牢,未为晚也。问,就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1、提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