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

上午送女儿上课,路边停车场边一个大约二十岁左右的女孩拉着箱子与同伴在人行道上碰到一个大约50多岁的女人的脚,两人因为道歉与否发生争执,女孩甚至一度暴怒。在停车过程我和女儿一直目睹整个过程,女儿说:“爸爸,这个姐姐好没素质,你去管管她。”,“我凭什么要去管她?”,“她做的不对”。我陷入沉默中,“女孩是有些过分,缺乏应有的教养,但我有什么权利去管她?我该用什么方式去管她?痛骂?暴力?或用道德优越感去指责?”

晚上带女儿到常去的一家烤肉店吃饭,当天这家店生意十分火爆人满为患。因为我们是老顾客,进门后老板马上就给找位子。一男一女斜向对坐在一张4人桌,男的靠墙坐,女的靠外坐,老板走到女的身边说:“大姐、麻烦您往里坐一下,这会人多,拼个桌。”,女的没有任何表情,也没作出回应。老板重复了三次,女的微微挪了挪屁股,留下了大概20公分的空间,继续旁若无人地吃着。老板面露难色,我连忙对老板说:“没事,让我女儿先坐,我先点菜。”就这样,我站着点完菜后也有了空位。坐下后,女儿问我:“爸爸,刚才的阿姨,好不讲道理,你刚才应该和她讲讲道理。”我无言以对,“我该和她讲什么样的道理?礼让?谦逊?又或是道德说教?”

同一天的两件事,同样反应着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熟人社会突然进入工商业文明的生人社会的种种不适。

国人的文化里流淌的是亲缘文化、熟人文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农耕社会,大部分人的生活半径不超过三十公里,向上三代都是亲戚。而且是自己自足,一个村就是一个完整社会,一个宗族就是一个共同体。人们靠血缘、亲情在一起协作,关系稳定而可靠。

工商业文化里,人们都是大范围迁徙,和陌生人交换。讲的是交流、协作,用契约和制度将不同文化的人连接在一起。不管你愿不愿意,周围都是陌生人。

中国在这40年中狂飙突进,一夜之间进入了工商业社会,迅速城市化。人们还没来得及改变对熟人的依赖、对陌生人恐惧的文化影响,就迈入了高楼大厦,满眼生人的城市之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失稳的、焦虑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触发,一旦触发就像洪水猛兽无法控制。

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个体可能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就是:少一些无聊的评价和优越感,多做一点提高个人认知的功课。面对这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