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何所依

——对比中西方殡葬改革论道教应该在终极关怀中及低碳时代发挥更多的作用
谢群 王敏修

期刊:《江苏道教》(总第十五期)
关键词:生 死 低碳 环保 殡葬改革

内容提要:本篇综览了东西方文化在生与死观念上的各自侧重、瑞典美国的殡葬事务殡葬改革和(基督)教会的协作,及中国殡葬事务的严酷现状,阐述在我国经济、人口发展中,死亡事大!为殡葬改革添加新的科学技术、思想元素和宗教关怀,已刻不容缓。

再也没有什么消息比人死的状况更叫我愿意听了:他们断气时的言语如何,起色如何,面目如何……如果我是一个编书的人,我会将各种各样的死记录成册,并且加以评语。教人怎样死即教人怎样活。
——蒙田《随笔集》


生老病死,人之常事。同时生与死,也是人类从古到今一直不断的研究与探索的永恒命题。
“人生大事惟生死”!一千年以前,弃儒从道的张伯端在其太虚梦境中的一座白石桥上发出低吟的时候,他继承的是《太平经》“贵生”的传统,关心的重点是内丹学派的“不死”之道。他留下的名著《悟真篇》被誉为道教南宗祖书,是后世修长生不死之道的权威之作、玄典正宗。
1903生于俄国的科学家艾列梅奇尼可夫在《人类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死亡学”概念,开启以科学的精神及方法研究死亡的先河。1959年,心理学家菲费尔出版了《死亡的意义》一书,引起不少科学家、神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医师、护士乃至关注死亡问题的一般人的共鸣与热烈反应。
就古今而言,研究人类生死的奥秘, 古代是幻想延长寿命乃至无限,现代人是研究死的必然本质和如何面对如何处理。就地域而言,在西方,思想家宗教家对死亡问题的关注就像东方哲人对长生不死的 关注一样,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思想资源。死亡学的研究发展至今,已有专门的团体、组织的成立,同时,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瑞典的环保殡葬改革及(基 督)教会的支持,就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的事情。
瑞典位于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东南部,是欧洲古老的日耳曼族的发源地。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900万。基督教为国教,君主立宪制国家。经济上属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同时这也是一个主张“一切都可以利用的国家”。为了保护环境。瑞典国民尽量使用易于回收利用的材料。例如,人们在电脑包装盒中填充的不是泡沬塑 料,而是由玉米制成的环保材料。在斯德哥尔摩的国际水节上,连盛食物用的盘子都可以食用,因为盘子是由土豆压制成的。这就是瑞典国民的观念,凡人制造的物 品都要被分类回收。那么人死后的遗体就没有用了吗?甚至在人死后如何处理遗体,瑞典人也有他们独特的的理念。如今,瑞典生物学家维格的遗体“冻解”技术就 向人们提示了一个未来殡葬改革的方向。根据维格一梅萨克的设想,尸体经冷冻后被浸泡在液态氮中,再经过脱水处理振动后成为粉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环 保起见,尸体中的金属物质也被提前分离出来,比如牙齿里的金属填充物。接下来,人们将粉末装在由玉米淀粉一类可降解材料制成的棺材中,埋葬在一个浅浅的墓 穴中。传统墓穴深度为1.8米,那样会使尸体降解周期时间过长,而利用新方式可以使尸体在短时间内就真正“归于尘土”,演变为地面上植物的肥料。如此节约型的殡葬形式出现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欧瑞典,而且得到国民的广泛支持,按照瑞典新的殡葬法,将不对死者进行火化。此举,免去了每一次火葬释放的400公斤的二氧化碳和二恶英等大量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如果逝者生前补过牙,火葬还可能造成银蒸汽飘散。另一方面,火葬耗用的燃气或电力将相当于汽车行驶800公 里的能耗。同时瑞典人也认为,传统的土葬法也不可取:传染病可能通过地下水传播,尸体腐烂的过程会产生有毒气体,买地皮还要花一大笔钱。维格一梅萨克目前 已在三十多个国家对新埋葬方式注册了专利,她还自费前往世界各地宣传她的观念:“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的死亡不应该给大自然造成任何危害。我们生于泥 土,归于泥土”,维格一梅萨克女士认为“死应该是美丽的,如果死后能够造福后代,死更是美丽的。”维格一梅萨克提倡的回归自然的方法不仅绿色环保,它的具 体过程也是这样的具有宗教仪式一样的静谧和唯美:专业人士先把遗体放置于零下18摄氏度的环境中冷冻,然后放在可降解的棺材里。接着,再把棺材放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态氮里,轻轻摇动。这样一来,遗体就会分解成直径为约5毫米的小颗粒。然后把粉末放入真空容器中进行干燥处理。接下来,将有专业人士负责除去“颗粒”中的重金属,如汞等,随后把“颗粒”装进一个由玉米淀粉做成可降解容器,埋入墓园地下。墓园中将种植各种植物,遗体留下的“颗粒”可以给这些植物提生长所需的养分。威-马萨克说,这种遗体处理方法的花费约为290欧元(约合364美元)。“极端寒冷条件下,身体会分解成颗粒,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有吸引力,而且很干净,”路透社的评论说,这种新方法类似火葬,却不需要使用木柴,因此可谓“终极绿色替代品”。
其实,这一遗体处理方法早在2004年就已问世。维格一梅萨克说,在随后几年时间里,她一直没有停止尝试,终于成功解决了这一新方法带来的伦理与法律上的挑战。维格一梅萨克说,瑞典将开设全球首个液态氮殡仪馆,每年可以处理约1500具遗体。 “逝去的人并没有消失,而是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循环,重新开始,”同时她的这项发明与不少亚洲国家的文化相符合,例如深受中国伦理道德浸润的韩国就很容易地接受了这种殡葬理念,正在兴建至少13个专门墓园,以满足今后需要。当前,已经有60个 国家和地区对这种新型葬礼表示出兴趣,维格一梅萨克说,这一新处理方法不但更环保,而且可以节省土地资源,“我认为,这对地球来说真的是一个好机会”。遗 体在被迅速冻解时,躯体中的分子都不会改变。埋入地下的遗体一般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才会完全分解,但这样的有机“颗粒”只用6至18个 月便可被泥土吸收,变成了肥沃土壤的一部分,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在把骨灰盒埋入地下的同时,亲属们还可以在墓地上选种多种多年生的植物,一年之后,死者躯 体内分子将进入植物的躯干和枝叶中,变成植物的一部分。枝叶随风摇曳,飞禽鸣叫——“请把我葬在鸟会在上面唱歌的坟墓里。”这不正是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威 尔逊1813去世时的梦想吗?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瑞典的延雪平市已经筹建了第一座这样的新型公墓。这将导致出现一座新的公园:没有坟地的腐臭晦气,唯独枝叶繁茂、花木飘香。现在,每个瑞典人都可以在遗嘱中写明,他梦想在来世变成哪一种植物。以瑞典每年死亡人口约有100000人计,据预测,这个数字到2025年将达到约115000人。 目前的趋势是,装入棺材土葬的越来越少,而火化后将骨灰盒墓葬的越来越多,掩埋骨灰或在纪念林或陵园内抛洒骨灰开始成为风俗,瑞典全国有三千多个公共安葬 地点,大部分是教堂墓地,即靠近教堂的安葬地点,由于教区布局的缘故,许多安葬地点坐落在人口稀少的教区里,在三千多个公共安葬地点中只有大约150个坐落在人口1万多的教区里。私人安葬地点只有很少数量,他们属于瑞典国教之外的其他宗教组织,如犹太教和天主教,也有个别的属于家庭、团体或机构。经过100年 前一场对于埋葬方式的宗教大辩论,大多数瑞典人如今都会选择火葬。但瑞典教会负责人哈马尔大主教认为,今天的教会对于新型埋葬方式更为宽容。对于“冻解” 方式,哈马尔大主教点评道:“这比火葬对环境更为有利。而且在道德层面上很难对此提出质疑,因为无论火烧还是冷冻其实结果一样。”
当人们把殡葬事务做成了文化做成了 “风景”的时候,现代的墓园成为了人生的后花园。比起想到自己死后在冰冷无情的泥土掩埋和腐烂或者在油料电气中被焚烧成灰,这样的死,才是回归,才是长 眠,才是不死!使生若夏花之绚烂,使死若秋叶之静美。就像“人诗意的栖居于大地”,如此,死,便被赋予了诗意和美感。


对自身之死的思考,折磨着一代又一 代的人,成为人类思索的永恒性问题。哲学,被柏拉图定义为“学会死的学问”,叔本华说:“死的困扰是每一种哲学的源头。”费尔巴哈甚至视死亡为宗教之母: “若世上没有死这一回事,那亦就没有宗教。”,“唯有人的坟墓才是神的发祥地。”
简而言之,死亡本是人类最困惑最悲伤的事,我们通过不断的认知死亡,理解 死亡,从而改变对死亡的看法和回归自然方法,这是现代死亡学的另一研究课题。
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们对于死亡所 持有的看法或态度,以及历史上人类对于死亡的看法或态度,乃至对付死亡问题的演变过程各有不同。比如,中国人的墓地是属于城外、属于死人的,活着的人们总 是离它远远的。而欧美国家的墓地却离生活很近,并且只有墓碑没有坟头。西方人似乎不忌讳死人,许多人家围绕墓地而居。问他们为什么要住在这儿?他们说:这 地方有什么不好?清清静静得没有喧。甚至人们希望逝去的亲人离自己近一点,愿意把家族墓地建在自己老屋的旁边。一些学校也都有自己专属墓地,这墓地自然也 就在校园之中了。不但许多私人的住宅愿意建造在墓地边,就是一些公众设施也喜欢依偎在死人身旁,麻省西部的纽顿市公立图书馆就坐落在纽顿市公共墓地的旁 边。这是20世纪90年 代初建造的一座十分漂亮、气派的现代化图书馆,图书馆紧靠墓地的一面全是透明的大玻璃窗,临窗那块摆着许多沙发。当人蜷卧在舒适的沙发中读书读累了的时 候,抬眼从明亮的玻璃窗往外看去,窗外那一大片开阔、整洁、安静的墓地,再衬上远处的树丛、山影,会让人感到一些超越时空的联想。正在看的书说不定就是墓 碑底下的那一位所写。也可能你什么遐想都没有,只是静静得像是在欣赏谁家的后花园。不管怎么样,在这里你丝毫感觉不到活人和死人的隔阂,也绝不会如实去想 象那鲜花中墓碑下的长匣子里盛的是一具具失去思维、失去血肉的骷髅。这不正是先知先觉和有志之士曾经的憧憬吗:
没有人可以无视死亡而活着。在任何一个鼓励 人们活着的社会里,死亡每天都会出现在活人中间。市郊或者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大坟场,没有人情味的葬礼。对孩子隐瞒死亡的禁忌,一切都协力促使我们活着的人 回避死亡的事实……千万不要建造巨大的公墓。而是把遍及整个社区的片片土地——公园的角落、小径、花园和门边的一隅,划归作墓址。为了纪念死者,人们在那 里举行仪式,竖放纪念碑,碑上有铭文和纪念物,以此歌颂死者的生平。给每一座坟墓一个小小的世界,一条小路,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个角落里,人们可以坐下 来。按照习惯,这就是圣地。(美•亚历山大等《一种语言模式:城镇、建筑,结构》)
“死 亡和太阳都不能从容不迫地去注视”(拉罗克福考尔德《箴言集》),相对于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一句简单回避,道家则将死死生生推衍得有声有色。死亡不 再是一场令人震惊、无法理喻的恶梦。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一个新的、乐观的死亡哲学就以这样惊世骇俗的方式登场。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人生不过是从无 气到有气,从无形之气到有形之气,从无生之形到有生之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这比儒家的魂魄说更辽远,更空灵,生死齐一,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命的辩证就在其中,自然之“道”——大我——超越一切,“生之来不能止,其去不能止”,生死皆为人生问题的极限,“无情”方能“悬 解”和自由。后来的神仙境界就此产生,道教大师并没有停止在庄子相对论的玄谈上,而是开始了一切真正的、使历来生死观为之改观的对生命的实践工程,死亡成 了生命流程上有待突破的一个关键点,而不再是生命的某种极限,“魂”与"、“魄”由含有“鬼”气的飘渺之物变为可有所作为的“形”与“神”,由“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相”这个万物生成程序,反推出一个炼精、炼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这样一个逆修返源的不死之道。
正如任何美好的乐章都有终曲一样,死亡是生命历程的终结。只有讨论死亡,认识死亡,正视死亡,像老庄那样思考死亡,才能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存在的价值,追求人生的永恒之道。


殡葬事业是一项古老又全新的行业。在我国最早记载从事殡葬服务的是西周的国家一级官吏,被称作为“冢大夫”及“墓大夫”,但当时这二类官吏只为国家官吏提供了殡葬服务,且具有垄断性及世代世袭性。西周之后,殡葬活动逐渐商业化,而形成了一种行业。
现代中国殡葬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贸易往来的增多,文化交流的频繁,我国沿海的大城市出现了为居民大众办理丧事服务的场所--公墓和殡仪馆。但是,这种新兴的殡葬行业并没有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直到全国解放也没有发展起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我国殡葬业的新篇章。1956年4月27日由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提议“所有的人身后都火化,不留遗体,并且不建坟墓”,并带头在“自愿死后遗体火化”的《倡议书》上签名,先后签名的高级干部有152人。 它揭开了中国大规模的以火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的序幕。这次殡葬改革的结果是,每年节省了数万亩耕地、百万立方米的木材和数百亿元的丧葬费用,缓解资源 不足的压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在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殡葬习俗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殡葬法治得到稳步推进。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和 文化的交融,目前中国政府对自然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已大大增强,无论是火化的环保、公墓的园林化、艺术化、生态化方面,还是殡葬活动的 文明健康程度方面,推行“绿色”、“低碳”殡葬,已刻不容缓。
殡葬是一种精神和物质双重消费,而 且是持续型消费(扫墓),作为精神消费,殡葬既可作愚昧载体,又可作文明、文化载体。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殡葬问题主要还是观念的问题。 由于人口的飞速增长,死亡人口总量日益增加,加之科学文化的影响,人们的丧葬观念不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丧葬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归纳起来,在现代社会中,殡葬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注目和人们的普遍关心。自2003年开始,殡葬业已连续数次进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列,其利润率最高达10倍到20倍, 远远高于房地产业。可谓一边是动辄上万元的殡葬花费,有人大声疾呼“死不起”,一边却是环保低价的绿色殡葬乏人问津,应者寥寥;一边是日益紧张的土地资 源,一边却是厚葬传统习俗根深蒂固。殡葬改革的话题再度成为热点,绿色殡葬理念夹缝中该如何前行?正如民政部培训中心职业能力培训部项目主任杨宝祥教授接 受采访时说的:“目前,我国年死亡人口850万,中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担负着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资源消耗和经济活动,并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挑战。”
从历史角度展望未来,清末中国人口4亿5千万,到1959年为6亿5千万,1996年突破12亿大关,并且以每年净增1600万的速度增长,现在已经突破13亿。同时,统计数据显示,1962-1982年,这21年时间,中国年死亡人口都维持在600多万人,平均每年650万人。从1983年死亡人口达到700万之后,过去25年,中国年死亡人口数量一直在稳步递增。1998年突破800万,2007年突破900万。按照人口出生规律,再过20年,也就是到2030年的时候,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进入死亡高峰期。其中1963年一年出生人口2900多万。按照人均寿命80岁计算,到2040年前后,中国人口一年可能有近3000万人口死亡。可见,2020-2040年,将是中国殡葬事业的最高峰。年均死亡人口将相当于1982年之前的5倍左右。所以,“改善民生”固然重要,“改善民亡”也不可忽略。中国各地的殡葬部门大都习惯了长期年死亡人口600多万的环境,最近20多年虽然死亡人口有增加,但总增量也不过30%,原有规模还可以应付一下。随着时间推移,再过10年,各地殡葬场所将陷入空前危机:火葬场少、火葬设备少而落后、墓地少、殡葬关怀事业落后,等等。2010年3月29日《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殡葬服务存在的问题也招致不少群众抱怨。一是服务设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全国尚有739个县没有殡仪馆,且87%分 布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基本的政府公共殡葬服务,群众的基本殡葬需求得不到满足,增加了这些地区推进殡葬改革的难度。同时,因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严重不 足,遗体火化后只能暂时寄存在殡仪馆或者购买墓地下葬,乱埋乱葬、修建豪华墓穴、乱批乱建公墓现象严重。二是现有设施设备陈旧落后,污染严重。现有殡仪设 施设备中2/3以上使用时间已达20年以上,有些设施甚至建于1950年代,整体规模小,破旧落后,治丧环境差。大多数火化机超负荷使用,高污染、高耗能。现有殡葬设施设备与每年火化约450万具遗体、接待近2亿 群众参加丧葬活动的要求很不适应。三是殡葬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目前殡葬市场垄断性强,市场竞争不足,服务性收费价格高,服务质量差,监管薄弱,缺乏制约机 制。一些经营性公墓存在乱批乱建现象,解决难度较大,群众负担重、意见大。有些经营性公墓炒买炒卖和修建豪华大墓等违规违法问题突出。四是重殓厚葬和愚昧 迷信的风气在一些地方仍然盛行。入土为安、大操大办、奢华治丧的现象依然存在,重殓厚葬的巨大经济利益使得殡葬市场不断迎合这种风气,加大了转变传统丧葬 观念、规范殡葬市场的工作难度,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同时最近这十几年来,殡葬业也因此成为逐渐发达起来的一个产业。为什么呢? 就是各地没有积极性投资新的火葬场,死亡人口的剧增导致行业紧俏。所以,殡葬事业大扩容不仅是未来10年各地投资的一个选项,也和当今世界的低碳思潮的日益尖锐的矛盾摆在了人们眼前。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些,那么,改革中国的殡葬制度也许刻不容缓了。
事实上,中国正努力为经济增长注入 “绿色动力”。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的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共有58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生态工程、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等与气候变化相关 的项目。通过多年努力,中国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骄人成就。那么,“推行绿色生态节地葬法,不仅是由中国地少人多的具体国情决定的,而且是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和趋势。”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勇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的这段话,表明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资源的锐减和环境的恶化,引发了 殡葬业的一场以解决遗体处理与人类生存环境为核心内容的崭新的革命,倡导“低碳祭祀”、“绿色殡葬”已成为中国殡葬业的转变方向。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 殡葬行业仍处于垄断状态。殡葬一直由民政部门管理经营,延续到今日,就形成了民政一家独家经营的局面。这一状况产生了很多弊端。传统的火葬作为一种曾经流 行的方式,将遭到挑战——过时的火葬技术相对于土葬更浪费能源,更缺乏人文关怀,却并不节约土地。据《瞭望》新闻周刊统计,我国每年因遗体火化和遗物焚烧共产生固体物质1.13万吨,向空气排放烟尘及废气8.27万吨。目前,我国共有火化炉4789台,其中2000年后新配置的仅占34%,个别地区至今还使用燃煤火化机。这些旧的火化炉制造工艺落后,使用寿命短,环保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传统火化炉平均火化一具遗体需耗轻质柴油25公 升!与其人死之后一把火烧掉,烧掉大量的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还不如选择土葬,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真正的节能减排。要知道,如今的火葬之后,还是 要挖个坑,还是要立块碑,那又何必去烧油呢?相比之下,瑞典殡葬的最大优点是节能减排,同时更容易形成祭典文化,另一个优点是,是有利于植树造林,更加绿 化环境。殡葬服务是关乎人民群众“生老病死”的基本服务,保障群众的基本殡葬需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2009年05月09日的新京报发表一篇署名林达的的“最后的绿色”,从这篇海外归来者的见闻和忧思中,但愿我们(政府、普通民众、宗教人士)能看出些什么:
最近读到国内的新闻,谈到“死不起”,因为殡葬的费用越来越高。我也在回国时看到墓地,密密挤挤的水泥小墓地,延延漫漫地改变着一个又一个山头的面貌。也看到一些地方高官,为自己家族修建庞大墓园而招致批评。生老病死,如何正视最后一段,是无法忽略的社会问题。
二战以后,全球人口飞速增长,中国已经是当年3倍的人口,美国虽然人口压力还不大,可现在也到了所谓二战后婴儿潮一代进入老年的时代。当今人口老化也是全球问题。就连非洲城市,都可以看到城外最触目的景观就是墓园山。美国近年来死亡率每年增长1%。金融危机百业不景气,殡葬业却稳定成长,据专业分析师估计今年将达到207亿美元。
这里牵涉两个议题,一是丧葬费用,二是环境保护。美国的殡葬费用也一直偏高,过去多在教堂墓地安葬,后来公共墓地逐渐增加,多是一大片水泥或石头墓地。我们也看到过非常赏心悦目的公园墓园,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容闳在美国的墓地,可这样的墓园中的墓地非常昂贵。
后来发展的草地墓园,算是兼顾环境和费用的安排。现在又有了绿色墓园的理念,而且在美国发展很快。
离我们家两个多小时车程,有个天主教的修道院。我们曾参加过一名老年修士朋友的葬礼。没有棺木,只是在白布包裹下简葬。来自尘土,归于尘土。这个修道院拥有8000英亩的土地,是佐治亚州私人土地的最大一块。最近,他们划出一大片风景优美的山林,提供给各种不同信仰的人,作为安息之地。原则是一点不破坏原来环境,所谓“绿色墓葬”。收取的费用也要比一般墓园低一大截。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美国人在丧葬观念上改变很快,2007年,50岁以上的美国人对绿色墓葬感兴趣的有27%,一年后增加了近一倍,达到43%。而绿色丧葬协会一年前的协作单位才十来家,才过去一年,已经达到300多家。
最近,和绿色丧葬协会签约的,首次有了政府机构,美国得州公园及野生动物管理局(PWD) 准备容许民众把骨灰撒在森林保护区,收取的费用用于购买更多土地作为州立公园,置于环境保护之下。绿色墓葬强调的是简葬、不破坏环境,所以从形式来说,土 葬和火葬兼有。对土葬,在研发各种无毒、容易分解的棺材。对火葬,也在研发替代焚烧的其他更环保的方式。这些措施,都兼顾了环保和大幅降低丧葬费用。
最终,走在前面还必须是对一些传统 习俗和观念的突破。美国宗教主流基督教“来自尘土,归于尘土”的基本概念,使丧葬改革变得自然和容易。基于减缓耕地紧张的理由,中国对土葬实施了禁令,但 它却在一些地方引发反弹。绿色墓葬的各种不同做法,可能可以延缓矛盾,也达到降低费用、不破坏环境的双重效果。最后融入绿色的大自然,仍然是美丽的。
1989 年,中国殡葬协会加入国际殡葬协会,现在,向西方先进的、绿色环保的、更加人性化的殡葬改革看齐,我们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2009年,民政部把“殡葬领域节能减排工程”列入《全国民政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民政部明确要求全国各地“积极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鼓励倡导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推动绿色殡葬。2010年清明节来临之际,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0)》, 这是中国第一部以殡葬为题材的绿皮书。绿皮书认为:广义的绿色殡葬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设施设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殡葬安全、生态安全、资 源安全和提高殡葬综合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殡葬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殡葬模式。推行绿色殡葬是世界性的殡葬改革发展方 向,也是推进中国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殡葬行业是高科技行业,必须有相应的标准化体系来规范和制约。对此,绿皮书指出,2010年,要着重 就建立殡葬技术标准宣传贯彻监督机制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建立这一机制对策建议。谈到殡葬行业的污染问题,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朱勇 表示,殡葬行业确实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为人类的遗体就是一个污染源。但是,从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来看,殡葬行业的污染是可防可控的,只要采用先进的设 备技术,基本可以消除殡葬行业的污染。“我们不能因为火化有污染就否定殡葬改革的方向。”他说。
事实上,随着环保知识的普及和殡葬事业的发展,绿色殡葬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魂系生态、叶落归根、回归自然、绿荫后人”的颇具道家精神、宗教情怀的现代环保理念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可。


由于秉承了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对山川大地的无限崇拜、对所有生命的至诚关爱、对人类作用的理性思考、对万物共荣的神圣憧憬,成为道教的一贯传统。
1995年, 中国道教协会派代表参加了在日本和英国召开的“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首脑会议”,发表了《发扬道教精神,保护生态环境,福利人类——道教对世界环境保护的主 张》,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应维护世界发展进程的本性重视对万物安身立命的地球的保护及对宇宙的自然规律的遵循”。随后,中国道协组织编写的《道法 自然与环境保护》一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表明道教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及所做的工作。2003年,中国道协向全国道教界发起倡议,在甘肃民勤建立了“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投入财力和人力,在治理沙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成效。在2003年举行的世界宗教大会上,中国道教协会代表再次就道教与环境保护问题作了专题演讲,向世界表述了中国道教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解决措施。
2009年9月,中国道教协会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最终通过了《中国道教界有关保护环境的八年规划(2010—2017)纲 要意见》:“从古至今,中国道教提倡道法自然,关注天、地、人的协调平衡,关注阴、阳的平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人类需要顺从自然的法则,保护自然 生态系统的平衡,以促进万物的共同繁荣。历代道教徒在保护环境方面,留下了许多思想智慧和感人事迹。当今中国道教界,要积极阐发和弘扬道教的生态智慧,以 增进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1.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2.在资源使用中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3.实践道教信仰理义,弘扬道教济世传统和生态智慧。4.把环保意识和行动落实到生活起居中。5与环境保护部门合作,将环保纳入道教网络。6.利用各种形式宣传环保。
一言蔽之,与民政部门合作、获得政 府的支持,提倡和涉足绿色殡葬文化、新的殡葬技术,其六条纲要在正值当代中国殡葬业的改革之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它的最佳的位置和最好的落实!绿色殡葬具 有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丰富的道家思想内涵,既保护了生态环境,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在“人之常事”的宗教关怀中,使道教文化深入人心。
2009年10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在韩国“第一届国际仙和道学术大会上”讲话时强调:“科学家经过研究已经证明,整个地球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它是由非生物环境,包括光照、温度、空气、水、土壤等和生物群落,即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人)、分解者(微生物)组 成。而所谓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整体关联性。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生态学中的食物链概念表明,自然界的物质流动相互 依存,形成一个能量金字塔。其中最简单的有机体,如一些结构单一的植物是大量存在的,这是生态系统的基础结构。金字塔的顶级结构包括一些自然物和人类。如 果去掉金字塔的顶级结构,整个系统不会受到很大破坏。但如果去掉金字塔的基础结构,比如植物或藻类,整个金字塔则会倒塌。可见,人类有何理由高高在上呢?相反,人们应该感谢、善待万物。因为从根本上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不是人类,而是其他复杂多样的生命形式。”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吾以死。故善养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意 思是说,大自然赋我以形体,“生”使我能劳动,“老”使我享清闲,“死”使我得安息。因此,一个善于养生的人,也要善于对待死亡。没有正确的生死观,就不 可能有正确的养生观。既要“善养吾生”,又能够“善吾死”,这便是养生观的根本内涵。只有当人们做到了生、死之际无愧于“万物之母”的时候,才是无论在精 神层面还是物质意义上,彻底地实现了“死而不亡者寿”的道家理想(《道德经•三十三章》)!于是,东方的长生之道和西方的死亡学,就在这里碰撞了。所以, 从探讨死亡的角度去看宗教,才会真正发现宗教的永恒意义与价值,才会看出具有真实性的宗教的解脱和济世功能。
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物理学之道》)当前在人类面临全球环境恶化这个对人类生存、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重 大问题时,人们在对严酷现实的反思中,我国道教的天道自然的环境哲学、三才互补的修道理念、济世普度的宗教要旨、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天人和谐的理想境 界,无不体现出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智慧,将为现代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新的启示。
国外研究中国文话的学者认为:“道教是理解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民众文化的关键。”总之,关于殡葬的习俗和文化是围绕死亡事件和死亡活动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受社会经济、政治 宗教意识形态、民风人情的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感受到时代的风貌、民族的文明和国家的兴衰,与同时代的生存文化、 宗教情怀血肉相连。

参考文献
《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傅伟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人的末日》美D•J•恩莱特 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中国道教界保护环境的八年规划(2010-2017)纲要意见》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2009年第6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去何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