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区别

    提起艺术电影,我们想到词或是“文艺”,“品味”,或“小众”、“枯燥”。而商业电影的标签多是“趣味”、“可观性强”,也有人批“爆米花”、“没内涵”。为什么二者标签几乎没有交集呢?事实上,这个现象取决于二者巨大的区别。

    整体上看,艺术电影出于创作者的审美需求,挖掘内心深层,展现内心和现实的矛盾居多,理解和欣赏需要一定的文化或经验,评价两极化。商业电影旨在追求商业利益,根据时代特点挖掘大众口味,迎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受众面广。我以今年国内外大热的两部影片:艺术电影《银翼杀手2049》(以下简称《银》),商业电影《王牌特工2:黄金圈》(以下简称《王2》)中较突出的方面为例,浅议二者区别。

一、剧情

    艺术电影的剧情大多或平淡真实,跌宕起伏依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推进,即便有剧情跳跃,也会在多处埋下伏笔,是导演留给细心观众的思考点和体会点;而不会没来由的陡转,刻意的生产悬念。或者,荒诞幽默,毫不夸张,但是却让人有讲不出的异感,而这些异感之中是导演想传达出的影片主旨,或讽刺,或赞美,这也就导致了艺术电影受众面窄,因为观众文化水平不同,感情敏感程度不同,观影的原因多样化,所以这些荒诞的剧情所展现的难以被完全理解。另一类,即使是虚构题材,也会按照“虚拟世界”里的一套“规矩”,或称为世界观来推进剧情。例如《银》中构建出来的世界,人类对复制人限制了一系列“规则”,复制人拥有职业,主角K就是一个“银翼杀手”,工作是猎杀型号老旧,或违抗人类的复制人;以及复制认定其要做测试,以检验其“反人类特性”是否保持。类似的电影,如《大护法》,《疯狂的麦克斯》系列,《1984》等等,这些乌托邦世界里被遵守的规则,其完备性和强逻辑性丝毫不亚于现代法律体系。总之,对于艺术电影,主旨总是随着剧情呼之欲出,剧情的推进与主旨的探索相辅相成。


    而对于商业电影来说,通常不以剧情主线为卖点,而是作为主旨的辅助工具,剧情的安排取决于主旨。我们如今调侃的“套路”,就是来源于特定剧情根据特定主题的“固化”现象,让观众“看一半就猜到结尾”,但是为什么还会有大量粉丝呢?《王2》作为一部特工类英雄主义电动作影,为了凸显男主角的能力,顺理成章地开启他的复仇之旅,在主题提出如此的需求下,一个老牌英国皇家特工组织瞬间被“团灭”。猜得到影片的结局并不难,所以说,这类电影通常不以剧情为卖点,而是以大量的、华丽的动作戏,加上激动人心的配乐,刺激观众的视听感官,观众自行将把生理感觉转化为精神满足,这是商业电影吸引力的直接来源。另外,还有时不时制造所谓的“梗”,以为续集留下悬念。如今大或成功商业片在这两方面做的都很出色。在《王2》观影过程中,第一部确认死亡的老特工奇迹般的复活时,影厅发出一阵喜悦的惊叹声,此种由悲情转化为喜剧的走向,大大地润色了剧情的起伏,又满足了观众的“愿望”。此类商业片在播出后,制片方会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票房和上座率,和网络上的影评,提取并总结出观众对不同段剧情的感情色彩,从而作为续集编剧的重要参考。展现出观众想看到的,是商业电影有巨大市场的最主要原因。

二、主旨

    艺术电影大多是导演或制片人的艺术热情高涨的产物,因此蕴含了匠心独运的艺术主旨,没有严肃的主旨甚至称不上“艺术电影”。艺术电影常常以“小”剧情去演绎深刻的主旨,不会把电影思想直接裸露在台词或者演员表情上,而是分布在剧情线上,一点一点等观众寻找、挖掘、拼接、体味。《银》从主旨上属“赛博朋克”流派。在《银》的主线中,主角K在调查过程中,自己究竟是已经熟悉了的角色——工厂线生产出的复制人,还是“复制人的奇迹”——子宫孕育出的人类这个问题掌握着情感起伏。影片随着K的行踪和情感,展示了个体对“生命”起源和存在价值的探索。另一方面,K是复制人,但却拥有几乎与人无异(almost human)的思想和灵魂,“童年记忆”,甚至爱情。这便是角色面临的理性和感性,现实和理想矛盾,以及观众感情和剧情的矛盾。除此而外,创造者人类和被创造的复制人,本该是单纯的“产品从属”关系,但是影片恰恰表现出了人类自我维护,复制人自我觉醒和此二者产生的斗争。如此看来,影片不囿于个体层面,更将深度拓展至个体之间的相与关系。再往大方面看,还可以挖掘到影片主题思想衍生出的更庞大的价值观体系。

   而《王2》的主题则沿袭了第一部,继承了“传统”,特工超群的动作能力,英雄主义,战斗中的兄弟情义,以及永远的“邪不胜正”的主旨。商业片大抵如此,漫威宇宙系列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这些已经占有全球市场的商业片,都以正能量为内核,击败反派,维持正义,也确实合情合理合众心意。

三,关联性

    主要谈谈文艺方面的关联性。“文艺”这个关键词出现在这里,确实是偏重于艺术电影来谈的。

    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差别极大的一点在于,它总是能跟其他文学艺术元素产生联系,包括引用,模仿,致敬。《银》中的复制人V-K测试(用来检验复制人生是否保持“非人类”特性)所用的测试词来自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台词;影片中加入了不同种类的语言符号,韩语、保加利亚语、汉字等,更添了一分神秘、科幻色彩,经典电影《攻壳机动队》也凭此手段增强艺术表现力。空旷的远景,末世废土风格的场景,诡异的巨型雕像,光影迷离的赌厅,干枯死气的虬枝······风格演习“赛博朋克”,科幻且迷离。场景都与首部《银翼杀手2022》相呼应,包括影片开头的眼睛、赌场里的海报、壁画等标志性元素的使用。

    相比之下商业电影几部之间的联系不如前者那么密切,每一部的新生都可以吸引一批全新的粉丝,观众不会因为缺席前几部而对眼下的内容感到困惑或乏味。并且其中牵扯到其他领域的元素也较少,这增大了受众的年龄分布跨度,降低了观影的“文化水平”门槛。很多商业片制片方对导演只讲一句:要拍的让观众能看懂。这要求电影需要缩减隐含内容,并且尽量减小剧情张力,做到直接明了。


    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着实有着千差万别,我仅分析了剧情、主旨、关联性三方面。其二者各有所长,客观上我们无法贬低或者抬高某一方。另外,让我们感到惊奇并惊喜的是,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品质提高,近些年,艺术电影的商业化,商业电影的艺术内涵的厚化,大多都取得了空前的积极成果。这为电影界打开了全新的局面,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且拭目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