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020
第一、二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
随摘、随笔:
宗教与哲学是不同的 p1
“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 ——人生是思考的对象
“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 ——宗教的核心部分必有哲学,但宗教还有政治因素
所以说在我们中国,我们也要区分好儒家、道家、佛学并不是宗教,而是哲学。
哲学的功能?是提高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增加人的正面知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 p7
中国哲学精神——主流 “出世的哲学”and“入世的哲学” p11
中国哲学的背景,从多方面考虑,地理+经济+社会。
这两章的逻辑还需要在咀嚼,难度:
9.12.2020
第三~五章 诸子的由来;孔子;墨子
随摘、随笔
诸子的分类:六家(有代表性),十类(系统的追溯了各家的起源),修正(封建制度瓦解,各种知识的官方代表散落民间,“师”“吏”分离,各发挥所长发表思想见解)
司马谈是进行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将百家分为儒家、阴阳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六家。其后的刘歆在司马谈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合为十家。
刘歆最先讨论这个问题,“他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对“各家的由来”进行了详细论述。而后,冯友兰先生在此基础上,以司马谈的六家为对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总而言之,一句话,诸子的产生就是吏师分离的结果。
孔子的思想:正名(在社会里,各有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仁义(是目的非手段)、忠恕(仁的实践)、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
对孔子的认识:不是只局限于仁义道德的,道、礼、不惑、而后天命顺命,这是超乎道德之上的;孔子的地位就不必多说了。
墨子:与孔子不同;第三部分讲“墨子对儒家的批判”。因为儒家是维护上中层阶级的,而墨子的思想发端于下层百姓,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墨子对儒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另外,墨子所批评的儒家“宿命论”,实际是他曲解了儒家的“知命”罢了。
对兼爱的思考?
有趣之处,儒墨两家关于鬼神的态度和做法
9.15
第6,9,10章 由于这几章同为道家,将之和并来看。
道家有三个阶段,应该大多数人所熟悉的是老子和庄子,他们分别是第二、三阶段。
那我们来看看所不熟悉的的第一阶段――杨朱
避世的隐者――早期道家就是从他们中产生的,杨朱(最突出)
早期道家多来源于苟全性命、避世隐居的“隐者”,这些人中又以杨朱为代表。
用冯友兰的话来说,杨朱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人人为自己”,其二是“轻物重生”。这两点其实大多数人应该是认同的,毕竟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圣人呢?所以人是利己的,但在利己基础上就没有爱他人了吗?这显然也是不对的。另外,处出于这两点,那些隐士们在当时的做法就是逃避,如冯先生所说:人间如此复杂,无论个人怎样逃避,也难以完全逃避其中的罪恶污秽,因此,“逃避”并不能达到目的。
对于道家的发展来说, 第三,讲述“道家思想的发展”。冯先生在这里展现了自己所梳理的道家思想的脉络。他认为可以有“三个阶段”,首先是“以杨朱为代表”,其次是“《老子》中大部分”,最后是“《庄子》书中大部分”。围绕“保全生命,避免损害生命”这个主题,杨朱一派主张“逃避”,《老子》强调顺应规律(宇宙万物变化的法则),《庄子》选择超脱(齐万物,一死生 的思想)。
对老庄思想的新认知:以前只依稀记得他们的思想在古代是唯心主义,没有去好好理解他们的思想,现在读罢,发现以前的误区还挺多的。首先,老子的“道生一”中的道是道作为万物本原,无从命名,它是“无”、“无名”的,在万物的本源的认识上,老子认为是“有”生于“无”,“有”产生万物。老子对事物变化的法则有比较好的理解,其中一些说法到现在依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物极必反、福祸相倚等,这是极富辩证的智慧的;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无不为”,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国君以道为法自己无为,而让大众各尽其能。
以下为摘录:
《老子》第十六章说:“知常曰明。”接下去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是说,知道事物变化的常理,人的思想就明智,明智的人就得以避免偏见;没有偏见,人的思想才能全面;思想全面才能胸怀广阔;胸怀广阔的人得见真理;得见真理的人将持续不败,终身也不会跌倒。
“少”就是抓住要害;也意味着,行事为人不要矫揉造作,不要恣肆放荡。――这在马哲中也就是抓主要矛盾)
接下来是庄子的哲学体系, 这一部分很精彩也具有现实意义,之后一天再做一个梳理。
9.16
庄子的哲学体系
冯先生认为,庄子的思想中包含了两种快乐。
第一种快乐是相对的快乐,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快乐。达到相对快乐的途径,就是让每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万物本性不是生来一致的,强求一致也并无必要。)。由此,庄子延伸到治理国家上,其主张就是作为统治者的圣人行“无为之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
那为什么快乐是相对的呢?因为这个阶段人的快乐会受到各种现实环境的干预,如生老病死,往往欲求快乐而不可得。以死亡为例,普通人面对死亡,情绪会非常悲伤,这样就不符合相对快乐了。而圣人则可以通过认识死亡的必然,而去这种认识规律,并顺应这种规律,从而不再沉浸于悲伤。这时候,圣人可以说就达到“至乐”的阶段了。
至乐是更高一级的快乐。除了上述达到“至乐”的途径,还有一种途径,就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齐万物”。应该说,可以体验到“至乐”的圣人,就是至人、圣人、神人,就是最完美的人。换句话说,只有最完美的人才能达到“至乐”的境地。
那如何能成为最完美的人?为解决这个问题,冯先生在这里又区分了庄子关于“知识”的理论。
第一层的知识,有两个阶段。初级阶段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每个人所能知道的都只是某一知识的不同部分。而圣人站在更高的视角,以道的观点来观察普通人所知道的知识,就看到了更高阶段的知识。这时候,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万物同一。
第二层的知识叫“不知之知”。一是个很神奇的数字,由它出发,可以引申至无穷无尽。因此,庄子说:“算了吧!”于是一切又回到开头,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但,必须明白,此时人的各项能力都比最初强了百倍。这样一个人就可以生活在无限的领域了。
这样,庄子回答了早期道家“全身避祸”的命题,因为人已经“齐万物”了,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共生死”了,所以这个问题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第三层的知识叫“无知之知”。既然已经“齐万物”了,那人与万物没有分别,就该“弃智”,回归到最初“无知”的状态。
庄子是先秦最大的道家,作为这个阶段一个很重要的著作《庄子》反映了庄子的思想体系。在《逍遥游》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获得幸福的方法。幸福被分为两部分:自由发展我们本性得到相对幸福,绝对幸福则是对事物自然本性更高理解才能获得。万物自然本性不同,我们充分发挥得到可得到的幸福,顺乎自然则幸福,而顺乎人则容易痛苦。庄子反对政府和社会将法典强加于人以图其事。主张不治之治,顺应本性。当然庄子与老子虽然都主张不治之治,但庄子强调人与天不同,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不幸。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谋求相对的幸福,我们在充分发挥自然能力的时候会受到阻碍,所以会感到痛苦,可以理和理解抵消。这样的现实,与斯宾诺莎的观点相同。作为圣人并不是说没有情,而是指不被情所扰,即所谓“灵魂的和平”。圣人对万物本性的理解,不被外物所扰,因此圣人可以获得绝对幸福。在这样的思想上有着悲观认命的成分,既强调了自然过程的不可避免性,也说明了对自然过程中命的默认。道家思想另一个方向强调人与宇宙的同一,如此可得到绝对幸福。《齐物论》中两个层次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变成一个圣人,作者再次提到惠施,与此类似都是较低层次的知识,建立在有限观点上的是与非的概念都是相对的,我们应以“照之于天”看事物超越有限的观点,即道的观点,所以万物随不同都可同一。这种更高的知识就是不知之知。不知与无知不同,无知,原始的无知状态,而不知是在有知之后达到的状态。庄子用哲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取消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庄子中,有一部分作者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仍然赞美原始的物质的状态。
9.18
第7,8,11章 孟子、名家、后期墨家
孟子的性善说大概我们从小就听过,但其实和我们说理解的是有一些不同的,孟子的人性本善说并不是人生来就是善的,而是承认人的本性中有些因素,本身无所谓善或恶,但如人不加以节制,它就将导致恶,这是人与野兽相同的地方,但人区别于野兽在于人发展了德之四端。
儒墨两家的根本分歧是:儒墨两家还有一个更根本性的分歧:儒家认为,人顺其本性,就自然发展出仁的品德;而墨家则认为,兼爱是要靠外力加之于人的。
名家在古代以辩者闻名,代表人物邓析、桓团,惠施和公孙龙。名家辩的基础是“名”和“实”的本质和关系,(后面有对名家的批判就是从这个出发的。)在本文中重点介绍了惠施和公孙龙,他们也分别代表了名家的两种趋势,前者强调实的相对性,后者则强调名的绝对性。惠施的相对论,在《庄子》中的惠施十事中有论证,某一类事物的同与异是相对的(小同异)万物同与异也是相对的(大同异),即所谓“合同异之辩“;而以善辩闻名的公孙龙则持一种名的绝对性的观点,强调名是绝对的,不变的,有著名的“白马非马”论和“离坚白”论,我们要对这样的辩论持批判态度,从共相观念来看他们其实并非反论。――意义:揭示形而上的世界。
后期墨家:从逻辑上去分析讨论认识问题,在《小取》篇中归纳的辩的七种方法就最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效”(“以说出故”)“推”(“以类取,以类予”),这两种极其重要的方法,已经大致相当于西方逻辑学的演绎法和归纳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9.20
第13,14,15章 阴阳家,荀子,韩非子与法家
阴阳家虽然有迷信色彩,但试图以自然力量来解释自然现象,这代表了一种科学探索的倾向,古代并没有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作支撑,那么探索就从自然去找,阴阳家在解释自然现象上有许多学说:五行学说解释了宇宙结构(把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联系起来,后发展为天人感应);邹衍,他以五德解释历史的变化,建立一种新的历史哲学,“奉天承运皇帝”中的承运就是承五德转移之运;阴阳学说则解释了宇宙起源,阴阳二道相互作用产生一切宇宙现象。
在人性的认识上,与孟子的性善说不同,荀子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荀子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智性够驱使人们向善。于是有了下面得论证:人们为了生活而一定会有社会组织,因此必须有行为的规则,即为“礼”。以此来规制社会组织中个人的欲望。
韩非子和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首先正确理解法家的主张,是走集权主义的一个组织领导的理论和方法。而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整合了三派的的观点,在治国上,法,术,势,这三者都不可少,这对秦国的统一是起了很大作用的;韩非子第二个重要理论便是“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历史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韩支持改革的,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观点。
讲一下法家与儒家在治国上的不同,儒家讲究教化,而法家则对此不感兴趣,它希望用赏罚的手段让民众不作恶,这也可以看出法家的基本观点是性本恶。
9.23
第15,16,17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治国平天下,董仲舒
儒家的形而上学,我们说形而上是超乎形象之外的,那对于一章的讨论内容是“易传”和《中庸》中的道,(这里涉及的《周易》中的卦,没看懂(>﹏<)),这里就讲一下中国哲学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庸之道”,“中”要达到“和”,“庸”即“常”。
“第一,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包括自然和人生,构成一种连绵不断的自然顺序锁链。第二,在这样的演化过程中,每一事物都处于向自我否定的运动之中。第三,在这样的演化过程中,事物永无穷尽。”这是冯友兰对《易》的六十四卦的排列的意义的阐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易卦不仅仅是迷信,其中还包含着古代人们对事物运动演化规律的思考。
中国哲学中其实是有世界性质的,有一个基本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天下在当时中国人的视角看来就是世界,从修个人的修养到最终的平天下,就是本着世界治理和和平的观点。
9.29
第18,19,20章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新道家
儒家和道家的兴盛,我们可以找到他们的共同原因,第一,是统治者的喜好,其实从根本说来是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例如汉初“黄老之术”盛行是因为秦朝暴政后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的要求,也就是统治者“无为”,而后,这种政治思想已经不符合统治者要有所作为的要求,儒学一步步走向正统;第二,哲学思想的复兴和发展,儒家,前面我们介绍了董仲舒的理论,还有众多儒生的推动;道家,则是“新道家”的发展,首先有王冲的思想为其准备了道路,至于“新道家”我们可以从19、20章去详细了解。
新道家是道家思想的复兴,这里再次强调一下道家与道教的区别,然后新道家与新儒家的不同在于它剔除了儒家中的阴阳家思想而与道家的思想结合。19章说新道家是玄学,但又是理性的,这个该怎么理解呢?“玄”说的是《老子》中对“道”的描述是“玄之又玄”的,相当于对先秦道家的延续,但又对它有修正。这一章主要讲述新道家的理性色彩,与下一章讲述的感性相对。新道家主要思想家为向秀和郭象,他们也是主理派的代表(19章),新道家另一派是主情派(20章)。
主理派中几个主张(有借鉴意义):
独化理论:事物是自己生出来,而不是由别的事物产生的,是一定条件和环境的必然结果,在社会领域,社会的变化是不间断的进行着的,社会制度和道德应当随着形势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修正了以往一般反对典制和道德的道家思想。它的现实意义呢,对我们来说,比如遇到挫折了,我们应当多从自身找原因(内因),而不是一味的把错误强加到别人身上。
模仿理论(姑且这么称):古今不同,今世已变,只能抛弃恋古、仿古的念头,按照人的本性,与时代同变,才能臻于完善。万物都流动,人们每天都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感到新需要。对付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需要,要采取新的方法。即使在同一个时候,不同人的处境、情况和问题也有所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可能尽同。一个人如果只知一味模仿,那有什么用?书中的论述已经很全面了,其实也是强调创新的作用,我们要适时革新,不要抱成守旧,不要故步自封。
10.3
第21,22章 佛学,禅宗(两者有点绕,可能有理解不正确的地方)
佛学和禅宗,来源有所不同:佛学是佛教传入后与中国哲学相结合的结果,而禅宗,是中国本土发育起来的(中道宗与道家相互影响的结果)。有一种说法,禅宗是佛学学派?
我们可以从三点来对比看待佛学和禅宗。
一个是对中国思想的影响:
佛学的把“宇宙心”融入中国哲学(宇宙本体论,佛家的看法,宇宙万物乃是各人自己内心所造的景象,因此它是“幻相”,这也就是唯心主义,我认为这个把心的作用夸大了。),还有形而上学中的“负的方法”(这个在之后的章节中有对比负的和正的方法,中国哲学的一个缺陷就是缺乏“正的方法”)
禅宗的的要义: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其特质是在于强调内心的自证,是宋以后儒家理学思想的源头(自我补充)
一个是谛义(简单比较):
佛学的谛义包括两重,分别是俗谛和真谛
禅宗 是不可说
同,两者都有顿悟的观点
10.6
第23,24,25,26章 更新的儒学――儒禅道融合
这几章的主题是“新儒家”,这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大概是最后的转折点。(背景:唐太宗年间重新确立儒家为国学,但这一时期的儒学已经丧失了过去在孟子、荀子、董仲舒时代所拥有的活力,儒家经典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道家复兴和佛教传入的影响,迫切的需要儒学的更新。)
我们细数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我们可以将之分为三个阶段:
宇宙论时期(因为更新的儒学形成初期,它所关注的主要是宇宙论问题。)
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
韩愈和李翱――道统说
周敦颐――《太极图说》、成圣的方法
邵雍――宇宙来源理论(图说十二主卦象理论)、事物演化规律――总的来说是对《易经》中卦象的图解和补充。
张载――“气”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这两个学派相对立的,他们所争论的主要问题乃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即自然中的规律,是否人头脑中的臆造,或宇宙的心的创作?这也是形而上学的中心问题。
程颢认为人所需要的是记起自己与万物原是一体,真诚用心地照着去做。后来陆象山和王守仁又把这思想更细致地予以发挥
程朱的“理”的观念直接来自“易传”,在张载周敦颐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他们认为,我们所见的宇宙,不仅是“气”聚而生,还因为其中有它各自的“理”,万物各从其类,因为“气”的聚结,各依不同的“理”。
还有最后两章: 27,28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