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0 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每每想起卞之琳在《断章》里写到的这些诗句,我的心里都充盈着欢喜。欢喜风景处处有,只是取决于看风景人站立的角度。人生如此,课堂亦是如此。

      当我们用自己的挺拔站成一棵笔直的树,课堂就有了正直正气的教育;当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站成一棵灵秀青葱的树,课堂就有了卓约多姿的教育;当我们用自己的积淀站成一棵枝繁叶茂的树,课堂就有了内涵深蕴的教育。

     当我们拥有了许多的挺拔、智慧、积淀,我们便可以在课堂上欢欢喜喜站成自己心仪的风景。

      此时此刻,面前的男孩正坐在凌乱的桌子边的地板斜视着我,满是我熟悉的青春不羁的气息。虽然现在是快放学的最后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里。他依然高高仰起的头伴随着眼神里的不屑和气愤,俨然一副不服气的倔强。我真想立刻停下来讲课,问问他为何犯错了还如此理直气壮,问问他没有认真听讲还要影响课堂……但是我不能。我用理智告诉自己:要冷静,还有许多的孩子在等着我上课。在我心里,课堂是神圣的,孩子是无辜的,不能因为自己不受控制的情绪和任性影响到孩子。我悄悄地看了他一眼,他的拳头已经越来越紧了,脸涨得通红……我甚至开始猜想,下一秒他是破口大骂还是沉默不语?是会摔门而出还是怒气冲冲地坐下?原谅我的没出息,负面的新闻读多了,背负的压力也就更大了,小心翼翼几乎成了常态。

     其实这个男孩之所以会这样,是在课堂自习的时候跟同桌讲了闲话,被我点了名。而他觉得我只说了他没有说跟他说话的同学,让他的丢了颜面,伤了他的自尊心。

     窗外,蓝天白云,拥抱着艳阳。我尽量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一边继续上课,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不久就听到叮叮叮的放学铃。他的好哥们就在一边帮他捡着书包。那桌子边凌乱的书本,被他扔得到处都是。

      他真的有点恼羞成怒,大概觉得我在这么多人面前批评他,让他丢了颜面,伤了自尊心,又委屈,突然间他哭了起来,大声吼道:“我哪都不去,今天也不回家了。”也不见他起来收拾书包。其他的孩子也不可能因为他不放学。于是我放了同学后,倒回来,他和他的哥们还在教室里。我也就安心得走了。

      回来后我还有点后怕。我想他不回家了怎么办?打电话给他爸爸,我曾经听过他妈妈说他怕爸爸。我就打电话给他妈妈。跟他妈妈聊天的时候,第一句就问他回了吗?他妈妈说回来了,已经吃饭了。我就把刚刚不愉快的事儿跟他妈妈说了。他妈妈就跟我说:“曾经他拿着刀对着他的爸爸妈妈,所以他的爸爸妈妈比较怕他有这样的过激行为,也就不敢说他了。”他妈妈说他在听着。我就安心了。

     下午上学了,我在办公室里改作业。不知什么时候他打了报告进来了,走到我的面前说:“对不起。”我笑着说:“没事的,以后要控制好情绪,不要有这样子想法了。”他说:“嗯嗯。”面带笑容地走了。 

      我想我打电话给他妈妈,让他觉得我关心他。我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当了多年的教师,这样的课堂状况真不是个例。起初我会怒气冲冲地中断讲课,力求让其“先学会做人,再学知识”。但是慢慢地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更温和、更宽容的心去对待。

      你的温和,也许会抚平他内心的焦躁;你的微笑,也许会让他悦纳自己的不足;你的耐心,也许会让他不再感到孤单;你的智慧,也许会成为他的心门钥匙。

    其实孩子之所以不羁,之所以反抗,很多时候是他的心里还住着一个优秀的只。他希望自己任何时候站起来都是挺拔的,都是熠熠生  辉的,都是欢欢喜喜的。

    有所期待,才会偶有极端,才容易失去自我本来的模样。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我们总以为注重了对孩子知识的传授、习惯的养成、技能的培养,就  进了我们教师的职责,却从来不想到,孩子们要的其实比我想的更简单,他们更渴望着成长中那份关照心灵。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他们会自己领悟。

      我希望自己的课堂能拥有最美的风景,而孩子们又何尝不希望自己也是美丽的风景,可以装饰着自己和别人的梦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2-20 给孩子自己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