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初读这本书是5年前,随后多次翻阅——反复思索、在书上勾画,却没有严格以分析阅读的方式阅读本书,也没有画一张导图——就像现在流行的那样。前几日回顾几年来的读书历程,技巧虽有提升但还是跟不上需要。于是找出书来,对照标记的重点难点疑点,再阅读再思考。将要点记录罗列下来,与君分享,也算作验证自己所学所悟。

       1.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1.1

       作者认为,不增进理解能力的阅读是无用的(增做论据、纯消遣除外),也不是他本书论述的范畴。

       1.2

       个人关于读书提升理解力的看法(P12页末关于理解力的看法,引出此项思考)。阅读一本书的收益,主要体现为理解力的提升,但是并非简单1+1=2式的叠加。有效阅读一本书,必然检视已有知识、验证优化已有认知体系,最终将书的实质性内容内化于认知和行为。因此,不同人读同一本书,已有基础不同,所获不同,最终效果也不同。

       1.3

       个人关于“辅助型学习”的看法:教师和书籍其实都是辅助的工具。其实质性区别在于:教师能够快速响应、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化问题作出针对性的回答(虽然实际上并不必然正确)。当然,是否理解、学习效果如何,根本上取决于学习者。

       2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2.1

       个人关于“主题阅读”的看法:进行一次主题阅读,类似于组织一场辩论。明确一个主题(应较为明确,或约定俗成不存在重大歧义),组织行业专家一场辩论,最终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可能会保留各自的意见(主要是因为价值取向不同)。

       2.2

       主题阅读,也是一篇撰写高质量论文的重要部分。

       3.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3.1

       本章讲的是第一个“层次”即基础阅读的方方面面。注意其中“学习阅读的阶段”,讲的是如何习得“基础阅读能力”的步骤,不要跟阅读的四个层次混淆了。

       4.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本章介绍了检视阅读(略读和粗读)

       4.1

       检视阅读的目的在于快速判断书的价值。

       4.2

       简言之:检视阅读就是先看正文之外的部分,最后再看正文(首先是重要章节)。读正文的时候,特别留意自己的关注点、作者结论性的内容(尤其注意整书及各章节末尾)。

       4.3

       “粗浅的阅读”,一定要避免过早介入难点和细节。

       4.4

       阅读目的决定阅读速度。

       5.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5.1

       阅读应该保持主动和清醒,最好的办法就是“自问自答”。

       5.2

       P43,前2个基本问题的差别

       第一个问题:“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讲的是总体的结构和编排的顺序,注意后面描述的两个词“依次发展”、“逐步……分解”。整体之下的分解,要点在于相互独立、划分清晰。

       第二个问题::“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这是指各个部分(意义单元)如何论证,注重的是内部的条理、逻辑。一本好书,细部应该是自洽的。实际上如果有必要,读者可以把这个“细部”继续细分下去。

       5.3

       用自己语言来表达作者观点,是验证是否读懂一本书的有效方法。

       5.4

       个人关于做笔记的想法:如果特别在意自己认知过程,甚至可以在书上勾画和做简短记录的同时,标注日期。这样就可以呈现自己对一本书认识不断增进的过程。

       5.5

       简言之:锤炼阅读能力,要领在于“分解练习、整合运用、由易到难”。(这也算是有效练习的通用法则吧)

       6.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一定要会把书进行分类(例:这是一本关于美食(主题)的制作(而非鉴赏)的书)。阅读越多,就能有更合理的分类法,越能精准的将书分类。快速有效的分类,也有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

       7.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7.1

       P70,第三个规则“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构架”与P43第一个基本问题的关系。

       首先,第三个规则是对于分析阅读提出的建议(步骤),并非之前所提四个基本问题的延伸。

       其次,第三个规则是在于判断重要部分的整体功效,而第一个基本问题则是在于对于核心主题的分解。

       7.2

       如何理解P71“最好的书都有最睿智的构架……但他们的复杂也是一种单纯,因为他们的各个部分都组织的更完善,也更统一”?

       简单来说,就是各部分之间的划分更加的彻底清晰,而各部分内部更加紧凑密切。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好书的结构就像一个高等的生物体,各器官的分化程度、差异度更高,而器官内部的细胞相似度高、更能协同完成特定的功能。

       7.3

       关于结构与规划

       作者“写的提纲”和读者“读的提纲”往往不一致。读者也不应该以自己所掌握的主题的构架来评价“写的提纲”(因为可能作者并非以此写作)。

       7.4

       规则三对于规则二的重要性。

       作者在P82对此进行了论述。按自己的理解重新表述一下:对一本书解读的越细越深,对各部分及其关系理解得越精准,就越能抓住整体的核心。

       8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8.1

       达成共识(coming to terms),指的并不是就问题达成一致的看法,而是就字面意思没有歧义。

       8.2

       一词多义广泛存在。但字词在特定的地方,一定是有具体的、明确的意义。应着重区分同一个字词在不同地方的差异。

       8.3

       那些给读者造成困扰、和其他作者有歧义的,往往就是重要的字词。此类字词应该被分解解释得足够彻底,以达成一种常识层面的共识。

       9.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9.1

       总的来说,第5-第8规则,是讲的如何由如何透过文字到达实质,透过解构理解概念。而本章讲的是“重构”。

       9.2

       译者译作“主旨”的proposition,或许译作“观点、主张、结论性的说法”(据剑桥词典:an idea or opinion)更为合适。以“主旨”来称谓本章的重点概念,容易与第一个规则“说明这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和第二个规则“简短的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就是“干什么的”)”混淆——我总是从中文字面上想到“主旨”是指整本书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当然,原书作者对此进行了特别说明“这样的提案,是一种知识的声明,而不是意图的声明。作者的意图可能在前言的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了。”(P104),“你必须找到每个句子所包含的主旨”(P112)也是侧面印证。

       9.3

       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作者的“主旨”,是验证是否读懂书的好办法。

       个人认为:这种复述不应当只是简单的字词替换、形式逻辑转换。而必须列举具体的例子、从内外部关联、侧面、反面加以诠释。

       9.4

       P118 作者说的“无论如何,我们还要谈几件事……”,简言之,说的是论述的各个方面,包括论点、论证方式、论据的真实性及充分性。

       10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10.1

       分析阅读的前两个阶段,讲的是如何真正明白作者所说(完全按照作者的写作构架和内容,“客观”的、不置可否的去理解),提出来的一系列规则是环环相扣的步骤。而从本章开始,作者要指导如何评判一本书,所提规则则是评判一本书的方方面面的要点。对个人来说,以下规则需要尤其重视:1.不能因不够努力解读作品之理由,而暂缓评论。2.批评应该以辨明为目的,而非辩赢。

       10.2

       理解作者所写,是声明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前提。理解了,也可以不同意,那样就有了“议题”。

       11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11.1

       批评作者,应该明确自己的观点。

       11.2

       批评假设是不对的:你应该同意作者的假设,而作者也应该同意你做出相反的假设。

       11.3

       如何理解P139“说一位作者的知识错误,就是说他的理念不正确”?

       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作为前提的知识是错误的,哪怕推理论证没有错,也只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作者用“知识不足”和“知识有错误”,涵盖了与推论无关的错误范畴,即“前提有缺陷”(P140)。

       11.4

       简言之,“分析不完整”的错误,是指缺失重要的结论。这也是导致读者暂缓评论的合理原因。

       12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12.1

       导读与摘要,可能的负面作用主要是:误导(作者不见得一定正确)、限制(可能并不全面和错失重点)。有用的地方是:读完一本书后唤醒记忆;对于主题阅读,将一本书排除或列入阅读清单。

       12.2

       如何选择和运用工具书

       首先你得明白:自己需要使用工具书来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来辅助阅读,也就是对于工具书的真实需求。其次,你得知道工具书的能力边界、组织结构。只有做到了上述两点,才有可能有效的运用工具书辅助阅读。

       13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我只挑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类别)

       13.1

       实用型的书的区分

       实用型的书,可能有讲规则,讲支撑的原理。但是无论如何表述,总是有实质性的建议,包括两点: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才能实现目标。一本书如果真正实用,也应该做到两点:读者认同其所设定的目标是合理的、有益的;读者能够通过书的指导,有效的实现目标。

       13.2

       阅读实用型的书,并不能为读者解决问题、达成目标。作者不知道读者的具体情况,所以只能提供一些建议;而读者应该在具体场景下做出建议是否适用的判断,并采取行动。

       14第十六章 如何阅读历史书

       14.1

       阅读历史书,落脚点还是在于指导当前。

       14.2

       历史的真相可能难以考证,而书写历史一定源自某种观点。

       14.3

       应该明白历史书在谈什么,而(可能)没有谈到的又是什么。

       14.4

       阅读当前事件的书,更需要保持怀疑和谨慎。一是因为利益可能直接间接的引导作者“偏离事实”;二是对于当下的事件,作者更难做出客观中立的观察评论。

       15第十七章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15.1

       一定要理解这套(精确的)术语体系。

       15.2

       如果纯粹的逻辑演绎,实在没有必要探究前提条件的真实性。

       16第十八章 如何阅读哲学书

       16.1

       “哲学的方法”一节的疑惑

       作者明确:“哲学就是一种思考,别无他物”。随后又说明“回答哲学问题,有严格的检验,以确认答案是否合乎逻辑。”“而他们之所以与你不同,就在他们的思想极为缜密……”,似乎某位哲学家的思辨是否正确,除了符合最基本的共识,就是合乎逻辑?

       17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17.1

       “社会科学”是很宽泛的一个概念,有以下特点:1.容易判断外延,但是不容易定义内涵。2.作品涉及领域广、混杂。3.作者往往无法给出一套精确严密的术语规则,读者也难以与其达成真正的“共识”。4.相比其他类型作品,读者对“社会科学”作品更可能有强烈的意见(因为“社会科学”的概念很模糊、很容易“套近乎”,所以读者往往有一种“代入感”,觉得作品很明显是在支持或反对自己既有的观点)。5.“社会科学”类的作品往往聚焦某个问题,适合进行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会重构话题,有助于厘清“社会科学”概念)。6.“社会科学”类作品(理论)更新快,难以有权威经典。

       17.2

       关于阅读“社会科学”的要领:1.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观点。2.要明白一部作品混杂了什么、如何混杂的。

       18第二十章 阅读的最终目标

       18.1

       读者所关注的主题,是随着主题阅读的进行,而逐渐清晰起来的。

       18.2

       分析阅读不应该用于主题阅读所选定某本书,哪怕是参考分析阅读的方式对某本书的一部分进行细读(主要是参考分析阅读的前8项规则)。你也不该顺着作者的词汇进行思考了,以免不能做到全面乃至中立。

       18.3

       关于文章所述五个步骤的疑惑

       仔细阅读了“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部分,哪怕结合其后进步论的实例,我依然对作者的准确所指感到疑惑。为此,我全篇幅研读了英文原版,明确这种困惑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的差异和翻译的问题(例如P275“a set of questions that shed light on our problem”翻译为“一些可以吧我们的问题说的比较明白的问题”,problem和question两个词义明显不同的单词,都被翻译为“问题”,且在同一句子中)。2.确实是本好书,但却并非完美。即使是原作,作者前后用语并非完全一致。但是如果对此苛求,文章又会显得呆板琐碎冗长。经过反复研读,梳理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18.3.1

       作者说过“这些步骤我们不该称之为规则……因为只要漏掉其中一个步骤,主题阅读就会变得很困难……”(P272)。前两个步骤(finding the relevant passages, bring the authors to terms),无论从所做工作及边界来说,实际上是很明晰的;照此操作(且不论实施的水平和最终效果如何)也并非难事。而其后三个“步骤”,如果不是一体化的操作,实际上也是一系列“循环”操作。

       18.3.2

       步骤三(getting the questions clear),实际上是为了明晰实质问题(problem)而设定一系列设问(questions),并以其答案作为“跳板”(或曰“中间目标”、“直接手段”),(从外围)阐述问题。作者给出了一种通用的问题模板:事情存在吗,特征是什么,怎么被发现的,如何被表达的,影响如何。

       而如何给出这些设问的解答,此部分及其后并没有给出直接说明。或许在作者看来,这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建立中立词汇体系后,重新“编译”作者所答的结果。

       总的来说,这部分的描述是较为明确的。

       18.3.3

       步骤四(defining the issues),没有直接明确提出需要做什么、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作者的意思或许是:应该以“大家所共同参与”、形成高质量议题,来作为衡量上一步“厘清问题”的标准;或者换言之,合理设问,确保引导出高质量的议题。

       梳理不同意见的关联、对不同作者的观点分类等,是这一步骤的主要做法,优化议题让各位作家都能充分参与。

       18.3.4

       步骤五(analyzing and discussion),核心是“分析”、“讨论”。其实是想说明合格的主题阅读,最终成果应该是一系列组织有序的讨论,而非一板一眼的一问一答、得出明确的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读《如何阅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