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的未来,你愿意种地吗?

又回老家了,不是过年时节回去,就会发现在农村好安静,硬化的水泥路上车辆都很少。有的只是阳光,青山,鸟鸣,鲜花。

农村的老龄化?

2019年春节回家生产队开会,我发现60岁以上的占一半以上,50岁的占一些,40岁以下的几乎没几个。农村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再过几十年,农村将会怎样?

我翻了翻队里的资料,有的家里儿女已经全部迁到城市落户,有的是户口还在农村只是常年在外打工。


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大批青年人群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剩下的就是老人。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

2017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2.35%,比上年末提高1.15个百分点。

2017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出生率为12.43‰;死亡人口986万人,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5.32‰。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9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4亿人。


农村的老龄化,是青少年的迁出,和新生儿的减少。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没有特色和经济支撑的自然村会不断消失,留下的是有经济支持文化归属的。

正常维持人口是一家生2孩,按四世同堂算2222的结构才能维持人口数量。一家生1孩人口结构是8421;现在中国有15亿人,如果理论上严格按8421走。1984年开始一孩政策,8这个定为峰值为1984年前,4就是下一代1984前后,2在2004年后,1应该在2024年后。现在可以2孩,那真正意义上就成了8422走法。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实际还是得看人口统计。

农业机械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你会发现在农村的地是一块在地分成好几家人种的小地。

过去分地时,是为了尽可能的公平,产量差不多的地一家分一点。但问题也存在,张家去种时要把犁头和钯运过去,李家去种也要这样,这样浪费资源。同时从规模化和管理节约化上讲都是不合理的。过去大家都在农村,每家也就三四亩地精耕细作无所谓。但现在种地的人变少了,年青一代几乎都外出务工,家里的地要么交给别人种,要么任由荒废。

60岁是步入老年的一个宣告,到了这个岁数后,农村老年人就会慢慢放下担子,减少种地。一方面是儿女的体谅,另一方面是身体的下降。


我国山地多,不便大规模机械化。

土地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承包权分离

流转方式灵活:转让、转包、互换、入股、出租。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好处

  一、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收入,有效地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农民既可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又可从二、三产业中获得收入,实现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双赢。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资本进入农村,通过大规模收购或租用土地,实现集约化经营,解决了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及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农民的土地可以变成资本。这使得离开农村去城镇务工或经商的农民通过转让土地获得补偿,有利于他们在城市安家立业。对于继续留在农村的农民,他们可以通过土地承包权入股农业企业,取得土地租金与分红收入。

  四、解决了农村闲置劳力就业,促进了农村稳定。

  五、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农民的土地和宅基地流通权问题得到解决,一部分农民将离开农村,转变为城市人口,并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六、农村宅基地改造为耕地、扩大耕地面积。农村现有的宅基地一般占地较多,随着农民转移到城市,他们的宅基地可以改造为耕地,这会缓解我国耕地资源紧张的情况。



5G+时代的未来

5G化时代农业向智能化发展,

社会化分工爱时空限制减小,自由职业增加,回农村居住生活工作服务于全社会成为可能。

怀旧风和对自然山水的追求

农村养老成本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你愿意种地吗?

一亩小麦收益:?

一亩玉米收益:?

一亩油菜收益:?

一亩花生收益:?

耕地平均在300元/亩,这还不包括人工成本在内。

一年两熟算每亩地收益600元

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约为452KG

农村人中职业种地和农业服务人员各占一半

每亩地年产是为1000 KG

2011年城镇化50%,一个农村人养活2个人;

职业种地的5口之家需年产粮食为:452*2*5*2=9040 KG

需要种植9亩多

年收入:5400+

2040年城镇化80%,一个农村人养活4个人;

职业种地的5口之家需年产粮食为:452*4*5*2=18080 KG

需要种植18亩多

年收入10800+

回不去还是回得去?

中国短短几十年就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就走过了西方几百年的道路。社会变化之大,同样中国人承受的压力之大。这一代大多数都从小生长在农村,对乡土故情依在,更多的只有缅怀和回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农村的未来,你愿意种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