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读书 | 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知识?

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知识?

课堂现象

记得上学期,我教语文九年级下册,检查学生的古文《陈涉世家》背诵情况。

在普通班上课,不少学生背下来的课文,第二天检查就忘记了。

一问才知道,先一天只是背下了语句,根本不理解的。

又问:课堂上不是都能够回答句子翻译的问题吗?

学生告诉说:那是看着教辅书上念的。

我在自责自己没有认真观察学生学习状况后,不禁反思:为什么到九年级了,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背诵古文?

原因简析

上面这种现象在语文课堂上十分常见。

学生为什么背不下来一篇古文?

除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原因外,还有平时的语文文言积累不足,没有基本的文言素养……最根本的一点:学生连内容都不理解。

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规则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给教师的建议》第48条)

普通班的学生只指望用短时记忆,甚至只是瞬时记忆来应付老师的检查。

他们完全没有理解文言语句的意思,只把它们当成一串无意思的文字符号,串联起来读顺就好。

没有理解,没有在自己脑子中转换为现代汉语,没有还原出文中描述的图像,只是在死记硬背,自然记忆效果极差。

问题对策

《给教师的建议》

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知识呢?

一、用事例来解释知识,化抽象为形象

人的脑子容易记住形象的事物,所以,多给学生引申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把需要学习的知识与具体例子联系起来,化抽象为形象,会有利于理解内容。

儿童的思想越是深入地集中在事实上来解释刚才讲过的规则,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越是不注意追求识记的目的,以及经过他们的意识思考过的事实越多,那么这条规则的识记和在记忆中的保持就越牢固。(《给教师的建议》第48条)

讲过物理中的压强定律,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来重新解释一下这一定律。

学习过地理中的经线纬线知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下与此有关的发现。

学习古文内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或者分角色讲述故事,甚至可以让学生改编之后,演成课本剧。

把书本上的死的文字,变成课堂上、生活中的场景,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

二、联系自己的生活,引发切身体验

学生不理解知识,是因为有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不能触发学生的切身体验,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习《卖油翁》中,理解“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含义,就让学生举出自己熟练掌握一项技能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含义。

物理中讲了惯性原理,就让学生去谈自己坐车、跑步时的身体感受,就能比较直观的理解惯性的现象了。

三、与旧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智力发展有同化、顺应等不同的方式。

当新知出现时,用旧知去解释新知,属于同化;而旧知无法解释新知,就需要去顺应新知。

不管怎样,都需要把旧知与新知联系在一起。

如果把知识比作一颗颗珍珠的话,散放着自然易丢、易乱,而把它们有一条线串连在一起,就不易丢失散乱。

每学习一点知识,就可能联系一下之前学过的旧知识,让新旧发生联系,这样可以产生串联效应,按图索骥,组成一个大的网络,就不至于忘掉知识点了。

每学一篇古文,对于一些重点的实词、虚词,我会联系之前的古文或成语中的解释,让学生理解分辨。

学一个生字,我也找尽量找出与它相近的同音字、形似字,进行比较辨析。

学一位作家的作品,我也会要学生联系学过他以前的课文或同时代、同题材的文章,以便组成知识网络,整体记忆。

在期末复习前,我会让学生画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等,这都是整体网络式学习的方式。

依靠自身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而获取的知识越多,逻辑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领域触动得越深,那么记忆就越牢固,新的知识在意识中的安置就越有秩序和严整。(《给教师的建议》第35条)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旧知识积累的越多,新知识安放在旧知识系统时,越牢固有序。

四、把知识探究过程重现一遍,让知识复活再现

教材上的知识点,很多时候只是告诉我们结果,探究的过程简略,学生就不明白不同知识间的联系,于是,就只好死记硬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时候,就要我们重新再现一下知识的探究过程,让知识在当下生活,以加强理解,强化记忆。

像物理中的浮力定律,就可以通过实验重现,加深学生印象。

语文课上,我通常会把作者经历与时代背景重述一下,便于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作品,为进一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提供更多材料。

陆游有诗:“纸来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间接知识,需要在实际的场景中去亲自验证一下,尝试一下,才能得到深刻的记忆。

总结

为什么我们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苏氏《给教师的建议》第48条建议,题目叫“要思考,不要死记!”,我觉得说出了问题的根本。

那么多道理,只是外在的知识,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没有与自己、与自己的思想发生联系。仅仅是死记,只记得表面,很快就会被忘掉。

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的知识,才能与旧知识产生融合,才能被纳入到旧知识体系中,甚至成为自己的行动的一部分,来影响自己的知、情、意、行,自然能记得住。

信息的记忆过程分为:输入——加工——储存——选择——输出。

这里的加工过程,就是一个内化、消化的过程。

我们看过很多电影,当时觉得引人入胜,沉浸其中,但过不了多久,多数情节都会被忘掉,甚至连主人公名字都记不住。

只在那些曾经打动我,与我们的经历、情感产生共振、共鸣的情节、细节才会在脑中留下印象。

这个共振、共鸣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思考的过程,是纳入到自己的旧有知识的过程。

这也提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给学生设计一个学习的坡道,(这个坡道就是思维的交集点吧),让学生在文本、知识之间发生联系,引发学生的思考,去主动加工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从而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嵌入自己的生活中、思想中,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这样就不会忘记,才算得到真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老师读书 | 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