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什刹海(下):前海

说明:文章中斜体代表引用(搜来的文字、别人的文字或自己之前的文字)

        因为8月20号溜达了西海和后海,所以溜达前海的计划直接就被确定了下来。27号上午先带大黑去复查,意料之外的被约了本周五上午的拔牙手术,这个之后另说吧。在老妈家吃过午饭后我说要继续去溜达前海,把后三海全部走完,老爸说你可以去北海,我说北海太大,下午这点儿时间不够。倒不是北海“环游”一圈儿有多大,而是因为北海里很多以前的皇家建筑,进一趟北海公园儿肯定就不是单独绕湖一周了。

城区里的六个“海”以地安门西大街为界,北面的是后三海、南面的是前三海。“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湖泊的意思。
红色是去程,蓝色是回程。

        整体说明下当天的路线。我是从旧鼓楼外大街往南到地安门外大街,导航给我指的路是走烟袋斜街到银锭桥,但我实在有点儿厌烦烟袋斜街的乱,所以走了南边的万年胡同,上图红色虚线的部分就是万年胡同→银锭桥。从银锭桥开始逆时针环湖,到万宁桥后向东去走了玉河,这本也是当天的计划之内,走完玉河又回到万宁桥完成前海的最后一部分,最后是从正对着银锭桥的小石碑胡同出去的,然后经大石碑胡同来到鼓楼西大街上。关于玉河那是下一篇了。

        本来是计划骑共享单车到银锭桥再开始“环游”的,结果最后还是全程腿儿了,外加玉河我原本没计划走到头儿,走了一半儿又想全走完,结果当天一下子走了9.72km(含从家往返的部分),“真能走”又上线了。周五(26号)下班跟同事还溜达了将近7km,直接导致昨儿感觉还没休息过来。

旧鼓楼大街上两种紫色系的花花,难得它们是同样的颜色——同瓣草、
蓝盆花。
←写着玉阁的牌楼在路东,里面正在修,修好了玉阁胡同就连同到旧鼓楼外大街上了;写着竹园的牌楼在路西,是小石桥胡同,里面有个竹园宾馆,2013年老妈生日我们一家三口在宾馆里的醉杨轩吃的饭。
旧鼓楼大街北段路东正在进行沿街商铺的升级改造
这一带的井盖儿都是什刹海的波浪+荷花标志
路西临街的民居与街边的休憩场所,比起以前确实干净、安静、舒服许多。
路东南头儿的墙上有旧鼓楼大街的介绍
旧鼓楼大街与鼓楼西大街交界处西北角的街景
鼓楼的的侧面
每次走到地安门外大街北口儿这个位置都看见很多人拍照,我也每次都会拍,想要拍到人少一点儿的照片就要有耐心等,等对面的红灯亮,等自己这边绿灯放行的车走完。
万年胡同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端北折不通行,全长115米,均宽1.5米,原称万汇大院,后改为万年大院,1949年后更名为万年胡同。照片里这并不是万年胡同口儿的牌楼,而是万年胡同里立体停车楼外的牌楼,朝南。
站在银锭桥上了(向东拍),“环游”开始!
我是徒步“环游”,也有不少人是骑车的,骑车固然省力,但是像我这种要随时拍照的就费点儿劲,要没完没了的上上下下。
南门涮肉,不是为了拍涮肉馆儿,是为了拍这个“拐弯抹角”。
对岸的地百游船码头。“地百”=地安门百货,就在这个码头的后身儿(东面)、地安门外大街上。地百也是老百货商场,1952年就有了,2017年底升级改造完成准备招商开业,但直到现在也没开了。
荷花深处手摇船
小亭子往里这一块儿没开放,所以只能走旁边街上。
在DP上这家店叫“会贤堂音乐餐厅”,评价2星,下午有相声大会,晚上有唱歌儿的。说实话,从心里天然的不喜欢这个店,可能就是因为他用了会贤堂的名字而是这样一家店吧。
快递小哥敲门正给这家送件儿,打了电话还没人出来。
会贤堂旧址,里面现在是个大杂院儿了。
荷花市场的北入口儿,照片里那俩人就是刚才在南门涮肉拍到那俩,后来在荷花市场里面还路过他俩一次。
荷花市场简介
左侧白栏杆里面就是之前封起来没进去的那一溜儿
后三海岸边都有种植荷花,但之前都没拍过特写,因为拍出来不好看直接就删了,这回在荷花市场拍到了比较比较满意的,除了这里荷花的形态好看外,其实主要原因是光线合适。
远处那个是金锭桥
摇橹船,船后水中的是湖心岛。
观复博物馆竟然在这儿开了家店,而且已经很多年了,不过当天没有开,铁将军把门。
波光粼粼差点儿光
荷花市场南入口儿,南北入口之间临湖的这一段儿叫前海西沿儿。到了荷花市场南入口儿也就到了前海最南边的尖尖处,临着地安门西大街了,马路对面儿(我身后)就是北海公园儿北门儿。
“什刹海”大石块儿
另一块石头上刻的是《什刹海记》,网上搜到了文字,有自己核对了一遍,但仍不敢保证是否全部都对——

《 什刹海记 》

        北京为举世瞩目之历史文化名城,建城迄今已历三千余年。元初建大都选址在什刹海畔,紧傍东岸定为全城之中轴线。北京旧城为我国封建社会都城建设之杰出典范,城市布局严整,具有高度艺术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作为人民首都,城市建设业绩辉煌。什刹海及其周围地区,亦日益受到重视。

        什刹海旧称积水潭,原是一南北狭长之天然湖泊。在北京旧城营建中,湖泊南部圈在皇城以内,遂因古制改名太液池。太液池上先有琼华岛,后经开浚,又建瀛台,始有南海、中海、北海之称,是为皇家御苑,庶民百姓不得涉足。湖泊北部隔在皇城之外,元代为漕运终点,一时舳舻蔽水,盛况空前。

        其后运道中阻,市民喜其水上风光,乐于游憩其间。湖滨梵宇林立,旧有佛寺曰十刹海,寓意佛法如海。后寺宇虽废,而十刹海作为湖泊名称却已屡见记载,或谐音写作什刹海而口碑相传又已相沿成习。只是这一区域富有人民性之市井宝地,在旧时代却难以进行规划建设。近年来,北京军民发挥主人翁精神,为浚治什刹海已付出巨大劳动,西城区人民政府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建设总规划方案十条批复之指导下,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协作,共同制定总体规划,目的在于开发什刹海及其周围地区,使其成为历史文化风景区。其重点工程如汇通祠之景区的重建业已全部竣工,荷花市场之恢复与望海楼之兴修,已在设计筹建中。按通祠旧址正当昔日德胜门水关引水入城咽喉,淙淙清流,潆洄寺屿,下注什刹海,其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且为人民群众游憩胜地。

        近年来兴修北京环城地下铁道,水关与城墙并废,原汇通祠寺屿已荡然无存。今经重新规划,既有所继承,又善于创新,并因寺宇增设了郭守敬馆。饮水思源,不忘先贤筚路蓝缕之功;继往开来,尚须群策群力。成规在前,远景可期。人心向往,乐观厥成,是为记。

一九九零年十月    侯仁之撰文   孙怀德书丹    冉俊都刻石

        汇通祠重建之后游人日众,为便于水上游览,遂有提前扩建银锭桥之说,几经商讨乃按规划施工,既保持石桥原有风貌,又便于游船行驶与车辆来往,银锭观山新景在望。欣然命笔附记之。

一九九一年五月    仁之又记    怀德再书

        看了这段文儿又给自己扫了个盲,关于“书丹”:碑刻术语,刻石(又包括碑,摩崖,造像,墓志等类型)必须经过的三道工序(撰文、书丹、勒石)之一,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以便镌刻。

走过最南边尖尖处的小广场后开始进入前海西沿儿了
鼓楼、钟楼连串儿入镜,就这么个合适的位置,树正好在那里低下去了,也许是设计园林的人专门留下的?
来到金锭桥跟前儿了,金锭桥跟银锭桥不一样,金锭桥是本世纪初新建的,名字是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给起的,桥上的字是从侯仁之先生给汪光焘副市长的信中植下来并放大而成的。
再回头看一眼湖心岛
站在金锭桥上拍万宁桥
万宁桥的东西两侧被围起来在修缮(不知道修啥),我路过的时候正好有工人在作业,临街的小门儿开着,我就走下去了,他们也没说什么,所以才有这几张照片,要不还拍不到了呢。文保碑在河对岸,也被围在里面了。
桥西北侧的镇水兽、
西南侧的镇水兽。桥东两岸也各有一只,但从来没去看过,等桥两侧施工完成、等什么时候再有机会去看看。镇水兽叫“趴蝮”,龙生九子之一。  

        趴蝮的样子为龙头、鹿角、鱼鳞、脊背骨突出、麒麟爪、长软尾、尾尖为球状、表情凶猛、威严、两爪紧紧扒在河沿,爪上带吸盘。 形象似龙非龙,似虾非虾,平生最喜欢水,伴水而居,它爱喜波弄水,长年累月在河水中玩耍,又名帆蚣,擅水性,喜欢吃水妖,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龙子趴蝮因为触犯天条,被贬下凡,看守运河1000年。千年后,终于获得自由,脱离了龟壳。人们为了纪念其护河有功,按它们的模样雕成石像放在河边的石墩上。

站在万宁桥上拍金锭桥
过桥之后就是“火德真君庙”  ,我2012年12月的时候进去参观过,那时门票10块,现在听说免费了。这是原来庙的正门,朝东、面向地安门外大街,我参观那会儿这里被当做出口儿,估计现在也是。
站在庙的东南角拍过去
这间原来是庙里的倒座房,后开的门建了殿,现在是庙的入口,朝南开。
前海东沿儿的“京杭运河积水潭港”大石块儿
这块石头上刻的是《京杭运河积水潭港碑记》,网上搜了半天没搜到,我自己抄录了一遍——

《京杭运河积水潭港碑记》

        今之什刹海原为高粱河古河道之一段,后渐形成湖泊,金代为白莲潭之北部水域,元代名为积水潭,或称海子,晚明后始有什刹海之称。

        公元一二六七年元世祖忽必烈诏命营建大都城,历时多年告成,元大都左挽辽碣,右揽河东,北倚峻岭雄关、南临莽原沃野,京华繁庶,风光无限。积水潭正处于大都城之中心部位,元代通惠河建成后,成为京杭运河之北端大港。世界驰名之京杭运河北起元大都城积水潭,南抵杭州,迢迢三千余里,为沟通南北交通之动脉,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上溯金代白莲潭上游,即承接西山诸泉之水,以灌溉下游农田,为发展漕运之需,曾分别修建了南北两支运河,即闸河和漕河,但终因水源不足而受制约。元初修筑阜通七坝,漕粮经坝河可运抵大都城光熙门之千斯仓,运输情况有所改进,但漕运水源仍不充沛。

        公园一二九一年(至元二十八年),大科学家、著名水利家郭守敬主持实施引昌平白浮泉及以下多处水源入瓮山泊,经长河入大都城内积水潭,复东南流至通州迆南李二寺附近,入白河以济漕运。公元一二九三年(至元三十年)秋,工程告竣后不久,元世祖忽必烈自上都返抵大都,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大悦,名曰通惠河,京杭运河自此全线贯通。自南方而来的漕运船舶跨越长江、淮水、黄河、海河诸水,最后经过通惠河可直达大都城中之积水潭港。

        随着通惠河的通航,元大都经济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巨变,繁荣富庶、兴旺发达。万宁桥下百舸穿梭,积水潭上千帆云集,斜街一带之商家鳞次栉比,钟鼓楼畔之集市接踵摩肩,酒楼茶肆度曲放歌,画舫游船吟诗作画,如此盛况实乃京杭运河积水潭港其时之生动写照。

        经过漫长的七百余年,时移代异,几阅兴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对什刹海及其迆近一带屡经整治,着力进行保护,使其再展新篇、焕发异彩。这一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且景色优美之胜地,更加受到人民群众的珍视和喜爱。今考京杭运河之史纪、积水潭古港之实,撰文镌碑立什刹海之东畔,相期奋进继发耿光于未来。

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研究会    二〇〇七年五月八日

        一抄有文化的人写的东西就需要给自己扫盲:1)舳舻蔽水:舳:船尾。舻:船头。指船首尾相接,数量很多。亦作“舳舻相接”。“舳舻”读zhú lú。2)耿光:光明;光辉;光荣。

仿古小亭子里休憩的人们
街头歌手,不确定是自娱自乐还是靠表演挣钱,因为没看到有收钱的匣子,吉他包也是合着的。
夕阳西下,河对岸已经有店家点亮了室外的灯。
整个大运河都是国家级文保单位,不同的节点都立有文保碑,2014年成功申遗,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
地百游船码头排起了长队,问了旁边一阿姨说夜游的人很多。
靠近银锭桥的这一段是人最多的地方,也不知道为啥,来看银锭桥吗?
庆云楼饭庄、烤肉季、鸦儿李记小馆,一串儿仨饭馆儿。庆云楼曾经是北京八大楼之一,这个店址在十来年前还经营过越南菜,现在虽说是恢复了鲁菜,但MS评价不怎么样,北京近些年复原的老字号大都有同样的问题,只是恢复了名号,但菜品“其实难副”了。
傍晚的前海,准备开始晚间的热闹。
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导览图,这张图好,得存着,古迹全标在上面了,虽然好多地儿都是不开的。
回到银锭桥了,前海“环游”结束。

        整个什刹海的三个“海”景色都很美,或者说差不太多,我个人还是觉得西海和后海更舒服,因为人少,可以只是安静的溜达,前海的人太多了,闹腾。已经很多年没有晚上去过什刹海了,过了那个年纪吧,也没有合适一起溜达的人。记忆里有很清晰的一个画面——是刚毕业的那些年里,晚上跟同事一起去逛后海,坐在岸边的栏杆旁(那时周边的酒吧还能把座位摆在外面,现在早就不能了),吃着煮花生、喝着啤酒、看湖边的灯红酒绿,是春风、夏风还是秋风沉醉的晚上已经不记得了……

        刚想说自己最近产量很高,基本一天一篇儿呢,结果这篇儿就拖后腿了,但凡是需要查东西就慢,外加这篇儿还有两大段碑文,每每觉得不要这么费劲吧,但每每写到那儿还是会没完没了的查,只是,以我这个水平,查也就查个皮毛,有时候甚至没法判断自己查到的是不是准确,所以也就只敢写放点儿皮毛的上来。不管怎么样,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感觉真的很好。睡去了!

“环游”什刹海(上):西海-后海-汇通祠

201909舍友聚会-18:烟袋斜街-什刹海溜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环游”什刹海(下):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