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课堂教学导致学困生的产生,你“中招”了

教育是慢的艺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缓慢的、复杂的过程。

然而,众多的课堂教学过程却往往是高速的、极度压缩化的,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同仁们不妨参阅参阅并提出批评指正,同时也反观反观自己“中招”了没有。

第一,从“教学目标”来看

一是教师难以“创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教学目标”,甚至于不假思索生搬硬套地引用教参等参考知识。

二是教学出发点趋向错误,即以知识体系的传授为逻辑起点,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对知识进行打包、压缩,在学生的自我学习需求几乎没有启动的情况下,直接“喂给”学生。最明显的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当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以“满堂灌”来达成。

“教学目标”是老师的事,而“学习目标”是学生的事。只有拟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才有利于引导学生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二,从教学内容来看

很多教科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差距很大,较少考虑学生的立场、视角,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从老师的取舍来看

教学内容非常庞杂、信息量很大,在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难以进行区分、筛选和归纳,所以会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刷题。

第四,从教学进度安排来看

每节课的教学进度几乎都与学生的学习进度之间有较大落差,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了,但是学生并没有跟上,学习进展缓慢,积压了很多难以解决的学习任务。

第五, 从教学设计来看

教师往往从如何教学的角度进行“ 教学设计”,而较少从促进学生的学习角度进行“学习设计”,教师教学内容往往是多:杂、快,很多时间被浪费在已有知识的不断重复上,而真正核心的、有难度的、有挑战的课题则往往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不懂、不理解”的“夹生”,但出于对进度的考虑,往往都被掩盖和忽略了。

第六,从教学方法来看

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几乎不主动参与,所有过程都是教师支配,学生只负责被动接受,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衰退。自主的意考和探究过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件“苦差事”.他们宁可坐等者师或者“学优生”给出现成答案。思考的情性使他们的学习无法深人,真正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开。

课堂教学的上述六个不良举措,容易造成学困生的形成,而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一旦产生,其后果会逐步地影响孩子的终身学习和良好成长。

低年级留下来的学习困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会导致学生到高年级一直跟不上。而且从小学到高中,会有近四分之三的学生陷入学习困难的境地。这就是所谓的“考试体制下”表面化“优胜劣汰”,实则根源在于课堂教学这一关口。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的局中人,作为掌控着孩子未来的关键成长期的引路人,我们却往往寻找着各种各样的或者客观、又或者主观的条件,忽视着一些重要的问题,甚至于明知故犯、不假思索、重蹈覆辙地进行着所谓的“教书育人”之天职。

结果呢?

可以说,我们基础教育制造了大量的“学业失败者”和“学校不适应者”,这就是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是认清事实,砥砺前行。

不错,我们确实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现实问题,但我们不能顺应事实的发展,更不应该被事实所同化。用谢云老师的主张来讲就是:我们扭转不了季节,但我们可以营造局部的春天。

不要老是习惯性地找体制的种种问题,既然体制问题已被察觉但依然存在,说明有其存在的客观性。我们能做到的只是“爱我所爱,尽我所能”,就像张文质老师所说的那样:从体制回到民间!我想张老师更想表达的是用民间的精神做好体制内的事,面对不可逆转的众多因素,我们能做的是“砥砺前行”,努力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份教育幸福。

其次是勇于创新,改变课堂。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习惯于安于现状,不想或者没有能力去对自己的教学付诸“创新”和“改变”。佐藤学的卓著《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直接把“改变课堂,改变学校”写到了封面上。

所以,我们要改变学校、改变学生,就得从改变课堂开始。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目标”、改变陈旧迂腐的“教学方法”……

当然,我更想强调的是改变落后的意识,通过读写重建心灵,成为孩子们“懒于生存”的榜样,以更好地引领孩子们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导致学困生的产生,你“中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