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对时间感到焦虑?|《心理时间之谜》

心理时间之谜.jpg

最近看完的这本书《心理时间之谜》,作者史蒂夫·泰勒利用科学的方法,结合大量的访谈和真实案例,从心理学、物理学、哲学以及文化层面为我们解开了心理时间之谜。

推荐指数:两颗星
理由:内容较乱,案例水分比较多,看大标题和主要结论即可。

以下是心理时间的几个规律:

①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快。

幼儿时感知到的时间流逝是比较慢的,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是丰富真实的。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时间流逝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成年人更多倾向于内心,或集中在外部刺激上,而忽略了对这个世界的关注。

②当处于新体验、新环境时,时间会慢下来。

新体验给予我们活力感和脱离时间的自由感,从日复一日被脱敏机制控制了的生活中逃离,重新获得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与此同时,单位时间内需要处理吸收的信息越多,也会让我们感知时间流逝得越慢。

③专注状态下,时间会加快。

在特定时间内,越关注某事,就会感觉这段时间越短,在此期间所接触到的内容我们会认为是有趣的。这跟上一点似乎有点矛盾,其实是当我们处于专注状态下,会屏蔽到大量周围的信息,将注意力投向某个特定事物上,吸收的知觉信息过少,因此感觉“时间飞逝”。而处于新环境新体验下,会面向所有事物敞开自己的感知,允许自己处理大量的知觉信息。另外,专注分为主动专注和被动专注,主动专注能带来心流,被动专注带来迷茫。

④分心状态下,时间会减慢。

当思绪飘忽不定,注意力没有集中在任何事物上,时间会减慢,此时我们面对体验并不积极,当并不表示大脑不会从各处接受和处理大量信息,甚至大脑会充斥着各种幻想、回忆、图像、构思等。同样,当我们正在经历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时,要么痛苦使我们不断分心,要么就是过度集中在某个事物上,敏锐地意识到每一刻的流逝,心如火焚——比如,牙医钻孔时。

⑤自我意识休眠,时间会变慢甚至停止。

当处于极度专注时,自我意识减弱,比如冥想,运动时的极度专注,意外事故或突发事件,或者是第四点所说的某个引起我们敏锐意识的事物。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加快时间流逝的“感觉”:
1、尽可能多的处于专注状态,产生心流;
2、减少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确保不感到焦虑或沮丧;
3、摘下手表,不看时钟,不去注意时间的流逝。

而想要让时间过得“慢”些,可以尝试:
1、避免处于专注状态;
2、通过新体验和新环境,使自己尽量多地接触陌生事物。

如果是想要通过内在的方式来“拓展”或“超越”时间,则:
1、定期冥想,每天2次;
2、选择2项日常活动进行正念练习,比如洗澡或散步;
3、减少生活中的忙碌与压力,以更加常规的方式练习正念。尽量不慌不忙地完成日常活动,不要急于求成。

冥想和正念可以让我们获得一种时间的“延长感”,减少脱敏机制发挥作用,提高感知,我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和自身体验中获得更多知觉信息。

时间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当自我意识不那么强大时,我们也就能够改变体验生活的精神状态,内心平静,活在当下,进而拓展时间,收获更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对时间感到焦虑?|《心理时间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