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慎子》残篇逸文语要
@[战国·赵]慎到[原文]
@笑独行[摘订]
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慎子
《慎子》七篇(残篇)
威德篇
圣人虽不忧人之危,百姓准上而比於下,其必取己安焉,则圣人无事也。故圣人处上,能无害人,不能使人无己害也,则百姓除其害矣。圣人之有天下也,受之也,非取之也。百姓之於圣人也,养之也,非使圣人养己也,则圣人无事矣。
腾蛇游雾,飞龙乘云,云罢雾霁,与蚯蚓同,则失其所乘也。故贤而屈於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於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故无名而断者,权重也;弩弱而矰高者,乘於风也;身不肖而令行者,得助於众也。……得助则成,释助则废矣。
古者,工不兼事,士不兼官。工不兼事则事省;事省则易胜。士不兼官则职寡;职寡则易守。故士位可世,工事可常。百工之子,不学而能者,非生而巧也,言有常事也。……古者立天子而贵之者,非以利一人也。曰: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也。
法虽不善,犹愈於无法,所以一人心也。夫投钩以分财,投策以分马,非钩策为均也。使得美者,不知所以德;使得恶者,不知所以怨。此所以塞愿望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明君动事分功必由慧,定赏分财必由法,行德制中必由礼。故欲不得干时,爱不得犯法,贵不得逾亲,禄不得逾位;士不得兼官,工不得兼事;以能受事,以事受利。若是者,上无羡赏,下无羡财。
因循篇
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是故先王见不受禄者,不臣;禄不厚者,不与入难。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
民杂篇
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大君不择其下,故足。不择其下,则易为下矣;易为下,则莫不容;莫不容,故多下;多下之谓太上。
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故曰:君人者,好为善以先下,则下不敢与君争为善以先君矣,皆私其所知以自覆掩。有过,则臣反责君。逆乱之道也。君之智,未必最贤於众也,以未最贤而欲以善尽被下,则不赡矣。若使君之智最贤,以一君而尽赡下则劳,劳则有倦,倦则衰,衰则复反於不赡之道也。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
知忠篇
治国之人,忠不偏於其君;乱世之人,道不偏於其臣。然而治乱之世,同世有忠道之人。……忠未足以救乱世,而适足以重非。何以识其然也?曰: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臣而过盈天下。然则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圣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过职,而职不得过官。
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将治乱,在乎贤使任职而不在於忠也。故智盈天下,泽及其君;忠盈天下,害及其国。故桀之所以亡,尧不能以为存。然而尧有不胜之善,而桀有运非之名,则得人与失人也。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德立篇
疑则动,两则争,杂则相伤,害在有与不在独也。故臣有两位者国必乱,臣两位而国不乱者,君在也,恃君而不乱矣,失君必乱;子有两位者家必乱,子两位而家不乱者,父在也,恃父而不乱矣,失父必乱。臣疑其君,无不危之国;孽疑其宗,无不危之家。
君人篇
君舍法而以心裁轻重,则同功殊赏、同罪殊罚矣,怨之所由生也。是以分马者之用策,分田者之用钩,非以钩策为过於人智也,所以去私塞怨也。……法之所加,各以其分,蒙其赏罚而无望於君也。是以怨不生而上下和矣。
君臣篇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於耳;无法之劳,不图於功;无劳之亲,不任於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慎子》逸文
谚云:“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海与山争水,海必得之。”
立法而行私,是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故有道之国,法立则私议不行,君立则贤者不尊。民一于君,事断于法,是国之大道也。
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以力役法者,百姓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以道变法者,君长也。
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后汉书·袁绍传注》又《意林》及《御览》九百七并节引。《吕氏春秋·慎势篇》所引作: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矣。)
弃道术,舍度量,以求一人之识识天下,谁子之识能足焉?
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丑也。(《意林》,《御览》五百五十一所引作:匠人成棺,而无憎于人,利在人死也。)
夫德精微而不见,聪明而不发,是故外物不累其内。
夫道,所以使贤无奈不肖何也,所以使智无奈愚何也。若此,则谓之道胜矣。
久处无过之地,则世俗听矣。
两贵不相事,两贱不相使。
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非不相爱,利不足相容也。
比干忠而不能存殷,申生孝而不能安晋,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国家灭乱者。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故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当出《知忠篇》)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君而无易民。汤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纣非得跖蹻之民以乱也。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
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戒之哉!”
与天下于人,大事也,煦煦者以为惠,而尧舜无德色;取天下于人,大嫌也,洁洁者以为污,而汤武无愧容。惟其义也。
日月为天下眼目,人不知德;山川为天下衣食,人不能感。
有勇不以怒,反与怯均也。
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先王之训也。
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治水者,茨防决塞,虽在夷狄,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守成理,因自然。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欺,心无结怨,口无烦言。故车马不弊于远路,旌旗不乱于大泽,万民不失命于寇戎,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故曰: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鹰,善击也,然日击之,则疲而无全翼矣;骥,善驰也,然日驰之,则蹶而无全蹄矣。
能辞万钟之禄于朝陛,不能不拾一金于无人之地;能谨百节之礼于庙宇,不能不弛一容于独居之余。盖人情每狎于所私故也。
不肖者不自谓不肖也,而不肖见于行,虽自谓贤,人犹谓之不肖也;愚者不自谓愚也,而愚见于言,虽自谓智,人犹谓之愚。
法者,所以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士不得背法而有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离也;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
善为国者,移谋身之心而谋国,移富国之术而富民,移保子孙之志而保治,移求爵禄之意而求义,则不劳而化理成矣。
始吾未生之时,焉知生之为乐也?今吾未死,又焉知死之为不乐也?故生不足以使之,利何足以动之!死不足以禁之,害何足以恐之!明于死生之分,达于利害之变。是以目观玉辂琬象之状,耳听白雪清角之声,不能以乱其神;登千仞之溪,临猿眩之岸,不足以淆其知。夫如是,身可以杀,生可以无,仁可以成。
鸟飞于空,鱼游于渊,非术也。故为鸟为鱼者,亦不自知其能飞能游。苟知之,立心以为之,则必堕必溺。犹人之足驰手捉、耳听目视,当其驰捉听视之际,应机自至,又不待思而施之也。苟须思之而后可施之,则疲矣。是以任自然者久,得其常者济。
尹文子言曰:“齐有黄公者,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而一国之人无欲聘者。”
笑独行编注:以上《慎子》七篇(残篇)以及逸文文本均取自中文百科在线,并校之以岳麓书社2015年2月初版、张觉点校之白文本《商君书》所附《慎子》文本。
(2017年1月摘订,原题《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离也:<慎子>残篇逸文语要》)
【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离也:《慎子》语要_摘订:笑独行_体面杂志(笑独行的和讯博客)2017-1-13 1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