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本节课的优点:

1、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原本我计划用吸钉代替小猴和小鸭的数量,让学生通过观察吸钉发现6与3之间的数量关系。但是如何从吸钉转化成图形从而顺利地完成教材中的表格是个问题。于是我决定弃吸钉不用,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展示出小猴和小鸭的情境图之后我问学生:为了方便大家探寻小猴和小鸭身上的秘密,我想把他们请到黑板上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然地想到用图形代替动物。有人说小圆,有人说三角形,有人说竖线……学生能体会到用图形代替实物的简便性,这也为学生填写教材中的表格做好铺垫,从而培养学生数学信息符号化的意义。

2、“倍”概念的建立层次递进。研究表明,数学概念的掌握要经过一个有生动的直观到表象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到实际运用的过程。“倍数”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特别难以理解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在操作中感悟概念

圈一圈,感悟概念。在当黑板上呈现出动物的数量图小猴:ooo  小鸭:ooo  ooo问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说出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时,问其他学生为什么是2倍,你是如何理解的?这时学生的感觉还很模糊,不能清晰描述两种动物的数量关系。于是我把小猴的三个o圈起来看做一份,问小鸭有这样的几份?该如何圈?通过圈一圈学生明白小猴是三个o为1份,是标准量。小鸭能圈出2个标准量,所以6是3的2倍。有了上述基础在寻找其他物体数量间的倍数关系时,我都会让学生用圈一圈,通过这种直观的方法的感受“倍”的概念。

(2)在比较中明晰概念

在比较完小猴和小鸭的倍数关系后,我又说:“动物们比较完了之后感觉这么比还挺有意思的,于是分别找来了自己的好朋友,你还能找到这两种动物直接的倍数关系吗”这时小猴的数量是4只,小鸭的数量是8只。小猴的只数是小猴的3倍。让学生观察对比两次的倍数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次:小猴:ooo          小鸭:ooo  ooo

第二次:小猴:oooo          小鸭:oooo  oooo

学生在思考中得出,两次对比都是2倍关系。小鸭的只数始终是小猴的2倍。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他们两次对比的数量不一致,却都是2倍关系呢?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一个数是另个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把一个数看做一份,看另一个数里面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跟两种物体的具体数量没关系。由此引导学生从“变”中看“不变”,从“不变”中发现规律,逐步抽象,构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的数学模型。

(3)在运用中深化概念

要实现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概念,能做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在本课的情景图中有还有很多小动物,我让学生数出小动物的数量并找出他们的倍数关系。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不断丰富构建倍数模型。然后我做了一道变式练习:

摆出红蓝两种吸钉,说说谁是谁的几倍?

红蓝蓝蓝蓝蓝

红蓝蓝蓝蓝蓝

扣掉一个蓝吸钉换成红吸钉,再说说谁是谁的几倍。

红红蓝蓝蓝蓝

红蓝蓝蓝蓝蓝

继续换。红红蓝蓝蓝蓝

                红红蓝蓝蓝蓝

继续换。红红红蓝蓝蓝    红红红蓝蓝蓝

继续换。红红红红蓝蓝    红红红红蓝蓝……

最后换成这样,再次说谁是谁的几倍?

红红红红红红

红红红红红蓝

通过这个变式练习让学生明白:①标准量1份的变化,也会引起倍数关系的变化。②现阶段我们研究数量多的物体是数量少的物体的几倍。③两种物体的数量一致时,我们说红吸钉的个数是蓝吸钉的1倍,或者说蓝吸钉的个数是红吸钉的一倍。

本节课的不足:

1、教学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主要表现在:在第一环节的学生圈一圈,说一说寻找6与3的倍数关系时,应该让先每个学生先尝试亲自动手圈,使学生亲身实践中体会倍的含义,可是我是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圈的,虽然学生是自己观察了,但毕竟不如亲自动手来的深刻,所以在练习环节中有几位同学求倍数,算式能列正确,却不能圈正确。这很明显是本末倒置,只知道求倍数的形式,而不知道倍数的本质含义。

2、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在第二环节思考:为什么他们两次对比的数量不一致,却都是2倍关系呢?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当我听到一位同学回答的还可以时,就迫不及待给出了学生结论。可其实大部分学生还没明白了,明白的同学也很难表述出来。我想如果这时给学生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和充分的时间,学生是不是就会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

你可能感兴趣的:(《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