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金融投资领域的书籍,觉得蛮值得把书中的观点和重点内容记录下来,让自己时不时再温习。写到简述上来,也是希望能帮助到想学投资的读者。
书籍是《有时投资法则:冠军交易者的7项修炼》,作者谭昊。
作者观点一:想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需要重塑投资世界观。其中包括:
1. 是非观:他认为市场总是错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找出这种错误来,然后利用它赚钱。
而且我们要找的错误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某些时候市场会犯极其巨大的错误,以至于弯下腰去就能捡到钱。
2. 敌人观:市场先生是你的敌人。那犯的错误正是你的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等待敌人犯错误。
3. 朋友观:概率是你的好情人,时间是你的好朋友。
他认为成功很简单,就是正确的事情重复做。所谓正确的事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大概率的事。所谓重复做,就是要有足够的时间长度和次数。
至于大概率事件,他认同巴菲特的三个重要概念:
l 安全边际——从价格上确保投资成功的大概率。
l 护城河——确保企业成功的大概率。
l 能力圈——确保在圈内做决策的成功概率尽量大。
然后关于时间,复利的秘密就是和时间做朋友。
4. 师傅观:以戒为师。他认为从认知到行为是一个链条的话,戒律是离行为最近的一环。投资中,与其学知识不如守纪律。例如事先制定的交易计划,一旦你成功树立了情绪防火墙,完全的遵照计划纪律行事,市场情绪就无你无关了。
除了改变阻碍成功的投资世界观以外,还需要修炼什么样的能力呢?
作者认为还有七个可以修炼的秘技:
1. 获得概率优势。你需要知道小样本区间内,概率无效。在足够长的投资时间框架内获得看起来不多的概率优势。然后以某种策略进行投资。我怎么样才能获得概率优势打败小概率幻想症呢?
l 养成“概率思维”的思维习惯,学习根据概率大小去做决策。
l 用一个好的模型把你的思想量化出来,把决策成本降到最低。
l 培养自己的执行力。
即使你已经清楚知道自己有概率优势,只要要坚持的时间越长,赚的越多,但你仍然要面对在过程出现的亏损,所带给你的痛苦。你必须深刻的认识“盈亏同源”这个重要的概念,才能正确地认识亏损,才能正确地盈利。除了认识盈亏同源,还应该认识风险分层。例如股票市场中有系统型风险,策略型风险和人为型风险。系统型风险和策略型风险无法完全规避。系统性风险可以被概率统计与衡量。策略型风险则需要用不同的策略去应对。人为型风险大部分都是情绪带来的,是我们应该规避的。
2. 时间优势。有一种思维可以用到投资上:方法本没有对错,时间框架决定对错。作者用邓普顿的投资圣杯来到处一个投资的重要方法——买入五年后预期市盈率低于11倍的股票。
另外作者有两个观点非常有警醒作用:
l 股市具备一种神奇的用户能力,他能够勾引出你的心魔,让你自己打败自己。
l 你是具备一种伤心的动态调节能力,他能够自我进化,让任何一种针对他的盈利策略都会在某些时候付出巨大的成本和煎熬。
作者对这样子投资策略的肯定贯穿全书,他总结出成功的价值投资者有以下特质:
l 积极评判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并把握投资机会。
l 价值投资者具有逆向思维,做逆向的投资。
l 价值投资者是长期的投资者。(非短期投机者)
3. 空间优势。
简单的说,你需要有耐心的等待市场出现的足够疯狂的错误。运用神奇公式,在股市中按照有形资本回报率从高到低做一个排名,再按照净收益率从高到低做一个排名,两个排名相加得到了神奇公式的排名,然后把排名前30的股票作为一个股票篮子平均买入,持有一年,再更换新的前30。
作者认为黑天鹅一定会发生,他理解的世界的发展往往是由随机性事件控制的。因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需要安全边际。风险恰恰是大多数人认为不会发生的事。
4. 信息优势。
作者认为市场价格终将反映一切。在某些因素还没被反映到股价的过程中,某些人通过调研与分析能够取得信息优势。作者对林森池的投资建议“市场经济专利”解读成“定价权”(护城河),“大市场”(大需求)。
要获得信息优势,就要调研。调研重要,但不可过度。
在邱国鹭的撰稿中,他认为调研有“三好”原则:
l 好行业先行。
l 好公司既要有门槛也要有成长。
l 好时机。低估值时高仓位,高估值时低仓位。
张高撰稿中,可以获知其选择成长股的方法:
l 选择未来两到五年景气度持续上升的行业,在景气周期处在早中期的时候介入。
l 了解完行业格局,再找行业最优秀的那支公司,进行公司优势分析,团队分析,管理分析等等,再看挑选出来后的公司业绩,重点指标是业绩增速。一般增速在30%以上,然后在它能够快速增长的时间买入。当增速放缓,再寻找其他行业中的其他高增长公司。
在了解行业和公司的时候,除了上市公司管理层和卖方研究员,还有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等都拜访做深入沟通。他还总结出A股市场中“仿创型”公司比较容易成功。
5. 心理优势。
要成功,最好能解决“脑袋如何战胜屁股”这个难题。那可以怎么修炼呢?作者认为:
l 屁股离市场远一点,物理上、网络上都别离市场太近。因为越近越受市场羊群情绪的干扰。
l 养成静坐的好习惯。
l 交叉纠正。利用外部强制风控来与自己的情绪对抗。
l 客观交易。构建量化策略由机器执行。
l 内部计分卡。巴菲特是坚持内部积分卡行事的人,他不会重视外部的世界如何看待他,评价他。
l 马克(Sellers capital fund的创始人)总结出伟大投资者的七个特质:无情、专注、风险嗅觉敏锐、坚毅、无畏、正念、行动。
6. 保守优势。
承认自己的无能是对你最佳的保护。比如当一个人选择量化交易的时候,也意味着他承担自己在主观交易方面的无能。第二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是第二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是“不得贪胜”。
邱国鹭在衡量一只股票的安全边际的时候,除了价格,还有四点是必须考虑的:
l 东方不亮西方亮,做豆腐是最安全的例子。未来N种情景只要一条实现就能赚钱。对未来要求太高的股票是没有安全边际的。
l 估值不是低,而是很低很低。
l 有基本面支撑作为“备用系统”来限制下跌空间。0乘以任何数都是零。所以特别要警惕ruin risk。垃圾股是没有备用系统支撑的。
l 不具有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可以越跌越买。
7. 系统优势。
关于交易系统最重要的一句话:有总比没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