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训中的道德教育

家教,又称家戒、家仪、帝范、世范、庭训、内训、家约等,是封建帝王或士大夫阶层教育后代如何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道德读本,家训文化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育人思想”,又以其内容丰富、方法科学而处于家训文化的中心地位。探究传统家训中的育人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传统家训文化体系的博大精深,而且对于教育工作也富有启迪意义。

一、先立志,后立言、创业是古代家训的优良传统

明末清初大学者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明确指出“家教立范,品行为先”。良好的品行修养应从什么地方做起呢?东汉大学者郑玄说的好:“德行立于己志”,因为“修身”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追求的过程,可以想象一个漫无人生目标、浑浑噩噩混日子的人是根本谈不上修身立德的。所以古人把“立志”当做修身的首要目标。西晋文学家嵇康在《家戒》中教训子弟:“人不立志,非人也”,明朝理学大儒姚舜牧在《药言》中提出:“凡人须先立志,志不先立,一生总是虚浮,如何可以任得事?”清朝 一代廉吏于成龙在《治家规范》中也训示子孙:“人贵立志,念念向上一径做去,有志者事竟成矣。”这些看似简单实则掷地有声的良言,突出强调了立志在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人无志,无以立。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把树立高尚而又远大的志向看作提高道德修养的第一步,当有人问及“为学功夫, 如何为先”时,他回答:“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患不进 ,只患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已。”“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做贵人而不要做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 同时他还要求在修行的过程中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不断坚定自己的志向,为此,他在给外出求学的儿子的信中这样写道:“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之,不可荏苒渐习,自趋小人之域。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自家处矣。”在立志过程中,他提出了立志要勇猛、坚定的观点:“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只有坚定信心、勇猛果敢,方能树立起人生的坐标 ,才会朝着既定的目标一往无前、义无返顾地去前进。清代的《曾国藩家书》在传统家训中独树一帜,他对子孙的许多忠告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他反复告诫子弟:做人首先是立志,一个人有了志气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戒骄、戒奢、戒淫,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二、以“孝悌”“敬尊长”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古代家训的主要内容

尊长泛指祖父母、父母叔伯以及兄长等长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一直是我国代代相承的传统美德,是衡量一个人很重要的道德标准,也是社会对每个人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敬爱尊长这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品质,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长辈都不爱、自己的兄长都不敬的人,怎么会去关爱他人、爱自己的国家呢?在历代家训中,一向十分重视孝悌、敬尊长教育。 姚舜牧在《药言》中明确指出:培养孩子对尊长的孝顺之心,对兄弟姐妹的友爱之情,须从小做起。他说:“孝悌是人之本,不孝不悌,便不成人了。孩提知爱,稍长知敬,奈何自失其 初,不齿于人类也”。而明代的庞尚鹏在《庞氏家训》中所训诫子孙说:居家要和睦互爱,切记“骨肉天亲,同枝连气,凡利害休戚 ,当死生相维持。若因财产致争,便相视如仇敌,及遭死丧患难,反面不相顾,甚于路人,祖宗有灵,岂忍见 此。良心灭绝,马牛而襟裾,人祸天刑,其应如响,愿子孙以此言殷鉴。” 这里把维持家庭中正常伦理关系,和“齐家守业”这个宗法社会的头等大事联系了起来,确实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孝悌尊长就是保证家族利益的不受损害问题的关键。如果将这种道理引申到强调国家内部成员的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便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教育了。

怎样做才是敬尊长、孝顺呢?明太祖朱元璋在《立极开辟垂训》中对“孝”做了更加明确的阐释:“孝顺父母,见得父母生育恩深,终身难报。凡为子女,皆当尽孝,父母在堂则问安,视膳,冬温夏清,孝也。父母有疾则衣不解带,药必亲尝,孝也。父母病故则衣衾棺椁,殡殓祭葬,尽心尽力,以时以礼,孝也。” 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说得更清楚:子孙辈对尊长首先要做到“孝”。他引用《孟子·离娄下》列举的子孙不孝的五种表现:好吃懒做、贪图安逸、不养活父母、放纵情欲使父母蒙受耻辱、品行不端使父母受到危害,告戒子孙要引以为戒。其次要做到“敬”,他引用孔子的话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 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仅仅把孝敬停留在从物质这一层面上,这只是表面意义上的孝顺,更重要的在于尊重,如荀子所说“敬爱而致恭(《荀子·君道》)”,在精神上给父母以最大的安慰和理解。 同时司马光还大胆地否定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陈腐观念,提出了“孝而不失规劝”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观念。他认为如果父母的教诲是正确的,子女不听就是不孝;假若父母的话不对,子女却“俯首默受,毋得分理”,唯命是听,而不是同父母心平气和、推心置腹地辩明问题的是非曲直,就是把父母推向罪恶的深渊,这也是不孝的表现。这种耳目一新的对“孝”的见解,与那些愚忠愚孝比起来,不知要开明多少倍。

三、以勤为本、弃闲逸、戒骄奢是古代家训中培养高尚品德的成功经验

勤俭持家、严禁养尊处优、力戒骄奢这是古代家训中普遍关注和重视到的问题。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是教育儿子勤俭的一剂良药。他首先提出俭是一种美德,并引用宋仁宗时 宰相张知白的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说明富贵不能常保,应该深谋远虑,为子孙后代计,提倡节俭 。为了进一步阐述事业成败与人们对待物质生活态度的关系,司马光又引用春秋时鲁国 大夫御孙的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意思说,一个有优良道德品质的人,是能够牢牢把持住俭朴这一道德准绳的, 因为俭约,一个人欲望就不会为物质所迷惑、所役使,就可以沿正道做人行事,相反,一个人过于追求奢侈,就会变得贪得无厌,泛吃妄用, 以致于败家丧国。曾国藩给儿子的信:“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骄奢二字”的慨叹不失为警钟,而陆游的《放翁家训》中的“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和近代史桂芬的“劳则善心生,养德养身家咸在焉;逸则妄念生,丧德丧身咸在焉”的家训道尽了勤俭与奢侈、勤苦劳动与修身养德的关系。

宋代儒者苏颂有句名言:人生在勤,勤则不匾。少年时的庞尚鹏生活艰辛清贫,“冬夏仅一粗布衣,非敝且垢,不更为也”,他深知“先世创业之难”,感悟到“祖宗基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其成,则不知有节俭矣。”所 以,他非常重视培养子女勤俭持家的作风,在《家训》训诫说:“家累千金,毋忘粒粥;虽有千仓,毋轻 半菽。”、而“观人家起卧之早晚,而知其兴衰”的话语突出强调了勤奋劳作的作用。正如明代吴麟征在《家诫要言 》中所说:“治家舍节俭,别无可经营”,“勤俭作家,保身为上”。

《朱子治家格言》是清朝初年一部有口皆碑的家教读物,全文只有516个字,而且文风平实,何以受到社会 上普遍的欢迎?因为这部格言的精华,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说,着眼于“勤俭”二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 念物力维艰;”“器具质而洁,瓦罐胜金石;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这些言 简意赅、易育易记的条文,虽然没有揭示节俭的原因和意义,但贴近日常生活,名为“格言”,确是恰当。

总之,中国民族传统家教理论有相当数量的合理内核,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家教的借鉴。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结合国情实际,“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指导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家教,培养跨世纪人才。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代家训中的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