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后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这则寓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幸福生活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这是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对学习文言文的已有所了解,但是要弄懂弄明白文意,仍然有难度。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课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注释,让学生根据每一句注释猜测每句大意,同桌合作,一人说大意,一人找去找对应的文言文句子。学生看到这样的要求,高兴劲儿立马就来,太简单了。不学生找出对应的文言句之后,我又让学生在找出古今意思差别大的字词(走与跑)帮助理解课文。学生们读了白话文大意后,和文言文进行对比,一读就懂,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常常佩服古人的博学与智慧,这么多的意思竟然短短几个字就能表达到位,倾诉清楚,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贯穿教学始终。

    文言文语言精练,具有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古人称读为‘吟”“咏”。学生在只有在读中,才能更好的体会到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和意蕴之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读做到不添字不掉字,通顺流利即可。二读,读出韵律和节奏之美。要想读出韵律和节奏之美,我进行了范读,让学生找出我读的’和他们读的不一样的地方,问题一提出,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心中一亮:“原来老师不仅读出了节奏,还读出了感情。三读,读出感情。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学生已经知道文言文的大意,再次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去读,在品读中感悟到寓言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

 三、理解寓意突破重难点。

    明白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之后,已经知道寓意,但我没有直接说出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班内展示等形式讲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说启示的方法把寓意说出来。这样一来,教师不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充分的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把寓言告诉道理牢记于心。

四、不足之处。

课堂上,老师引导得太多,应给予学生充分朗读与讨论的时间,不要用自己的理解去捆绑学生,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倾听学生的心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守株待兔》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