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也翻书之《地理大发现》

图片发自App

在互联网和无线无联网还没有成为我们获取信息、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渠道之时,毫无疑问,图书是我们保持终身学习的最佳媒介。为此,英国曾经出版过一系列专为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开放大学”读本,籍此推动英国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在我个人的阅读视野中,记得国内先后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引进了两套:一套是“社会科学概念丛书”,另一套是“译文世界史丛书”。后一套“译文世界史丛书”引进之际,互联网的触角已经开始延伸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拓宽了我们想象力的疆域。彼时,我亦已离开乡村,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与书相关的工作。

为“译文世界史丛书”写序的,正是主编“社会科学概念丛书”的顾晓鸣先生。我手中的这册《地理大发现》,书很薄,先生的序却写得很长。序中,既能让人想起当年洛阳纸贵的《学习的革命》,更让人感到叹服的是,先生对世界的预测与认知,经过十多年的时光之后,居然一一成为现实。比如,序中提及:“后现代社会也罢,知识经济时代也罢,网络时代也罢,其重要的标志是作者和读者,知识的创作者和知识的接受者之界限的打破,作者和读者平起平座,相得益彰。”其时,维基百科应该刚刚上线,Facebook的创始人应该还是一名高中生,以知乎和果壳为代表的知识创作与知识分享的社区要到2010年以后才出现。紧接着,顾先生继续提及:“这类面向普通的非专门从事研究的人们的“准学术”读物,深入浅出将会大量出现,它们合乎全民大学习,个人终身教育的大趋势,也合乎专门博览各科的通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验证这段话的,为我们所熟知并经常使用的,有PC时代的网易公开课、无线互联网时代的得到。即使有很多人诟病得到,但我依然认同他们为知识普及所做出的努力。不论商业及资本的驱动,只谈及普及二字,在我看来,任何一种普及就恰如先生所言: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的现代学术民主和大家风范。

当然,先生的序中,更多的是丛书作为历史读物的价值梳理和阅读路径。有兴趣的读者自可一窥,不赘言。回到这本《地理大发现》。

本书以地理大发现时代的一张地图为开篇,图中清晰地标出了麦哲伦/德尔卡诺航线、哥伦布航线、瓦斯科·达·伽马航线。在欧洲人开辟这些航线之前,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以及北欧海盗,都已进行过令人惊叹不已的跨洋远渡航行,可是,为什么惟有自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来到中国和日本,到人类首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壮举才被认为是地理大发现呢?作者以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新意义,是欧洲人通过探险活动,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航海体系,那就是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想想确乎如此。

那么,欧洲人何以在短短200年时间内,快速展开如此之多的探险和扩张行动呢?为什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在地理大发现中充当了先驱者?诸多疑问,《地理大发现》用了八个章节为读者一一解答:《欧洲与境外的广袤世界》《香料与黄金》《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科技与探险》《非洲》《亚洲》《美洲》。

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地图绘制者,都是以各自为中心的。公元2世纪的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以欧洲为中心,提供了亚洲和非洲邻近地区的描述,对美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则毫无线索。中世纪的地图,很自然地,耶路撒冷作为基督教世界的精神首都,出现在环状世界的正中央。

作者同时也指出,无知与闭塞并非仅限于欧洲一带。地理大发现之前的世界,实际上分别是数十个各自封装的社会和文明,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接触和交流。作者还特提出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位居亚洲的伟大文明国家在地理大发现之前,已经通过贸易建立起较为广泛的对外联系,但外来影响却不足以改变它们自成一体的文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书中对此历史现象还作出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如地理上的重重障碍,如缺乏好奇心,如中国儒家思想中的文化和政治优越感,等等。在葡萄牙人沿着西非海岸南下的时候,我们恰好回到了自我封闭的孤立状态。这段历史,多有人著述,并为之遗憾不已。

在书的结论部分,作者指出,过去的历史学家认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是欧洲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少数个人几乎独立完成远洋先驱探险的时代。但今天的历史学家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15世纪到16世纪的远洋探险和征服行动 其实是11世纪到12世纪以来欧洲内部孕育成熟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即便没有哥伦布、没有科尔斯特和麦哲伦,欧洲也会有其他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出现。为什么呢?书中也给出了答案:欧洲人经历了黑死病肆虐后人口大幅增长中对经济尤其是对贸易的重视,如《香料与黄金》中指出,欧洲人探险动力直接生发出的路径是香料之路和黄金之路。其次,欧洲内部的战争经历和政治抗争的经验,产生了逆境之中“成功的决心”。最后,作者特别强调指出:除了动力之外,欧洲人产生了一种探索以及以理性态度解决问题的精神。当年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突然醍醐灌顶。

尽管读史使人明智很早就进入我的认知,但我不是一个很好的历史长篇巨著的读者。年轻的时候囫囵吞枣,遇到什么读什么。年岁渐长,却陷入实用主义阅读之中,现学现用成为一种常态。做电商时,读广告书,营销书,做图书时,编辑学甚至校对学,然后一路下来,管理的,经营的,互联网的,甚至物流、财务、人事、行政乃至技术架构,真正成了杂乱翻书。所以,除了诗歌阅读以外,读《地理大发现》这样薄而不浅的小册子尤能让我感到一种慰藉,让我觉得自己的岁月不至于太过苍白。

2017年1月21日星期六

你可能感兴趣的:(梅也翻书之《地理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