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 2: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读书笔记1

第一周引言、 1、2、3

一、在作者看来,三个最重要的周期分别是?

作者认为三个最重要的周期是:长期债务和资本市场周期、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

这些周期在历史的长河中基本上没有变化,原因与人类生命周期的基本要素在历史长河中保持不变是一样的。进化和周期共同构成螺旋式上行轨迹,这条上行轨迹显现在一切事物(财富、政治、生物、技术、社会学和哲学等)中。

二、典型的大周期分为几个阶段?你所在的国家正处于哪个阶段?

国家兴衰分为三个阶段:

1.上升阶段:上升阶段是新秩序建立之后的繁荣建设时期。在这个阶段,国家的基本面较为强劲,因为(a)债务水平相对较低,(b)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相对较小,(c)人们通过有效合作来创造繁荣,(d)具备良好的教育和基础设施,(e)拥有强有力且有能力的领导者,(f)一个或多个世界主要大国主导着和平的世界秩序。

2.顶部阶段:以各种形式的过度状况为特征:(a)高负债,(b)财富、价值观和政治差距巨大,(c)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不断下滑,(d)国家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发生冲突,(e)过度扩张的国家受到新兴对手的挑战,引发国家之间的争斗。

3.下跌阶段:

这是一个痛苦的阶段,充满各种争斗和结构性重组,从而导致严重冲突和巨大变革,推动内部和外部新秩序的建立,为下一个新秩序和繁荣建设时期埋下了种子。

中国目前处于上升阶段。

三、三大周期、国家及其货币兴衰的3、5、8和18个决定因素是什么?

3个决定因素是指这三大周期:(1)有利和不利的金融周期(例如资本市场周期);(2)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取决于合作程度与财富和权力斗争,后者主要缘于财富和价值观差距);(3)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取决于现有大国在财富和权力斗争中的竞争力)。三个周期同时处于有利阶段,国家就会强大而不断崛起;如果这三个周期都处于不利阶段,国家就会疲弱而走向衰落。

5个决定因素则加上:(4)创新和技术发展步伐,这有助于人类解决问题和做出改进;及(5)天灾,最重要的是干旱、洪水和疾病。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我们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推动进化过程。历史上的天灾(如干旱、洪水、疾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以上是5个最重要的因素,我称之为“五大力量”。当5个决定因素朝着同一个方向出现改善或恶化时,大多数其他因素都会出现相同的走势。

8个决定因素包括:教育、创新和技术、成本竞争力、军事实力、贸易、经济产出、市场和金融中心、储备货币地位。这些指标反映且驱动国家实力的上行和下行走势。

18个决定因素是在以上3个、8个决定因素基础上加上:地质、资源分配效率、自然现象、基础设施和投资、品格/教养/决心、国家治理/法规、财富、机会和价值观差距。

没有一个决定因素是可以单独决定的,但综合考虑时,它们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一个国家在其生命周期所处的位置以及发展方向。

四、长期债务周期包括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特点是什么?央行和政府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思考为什么不应该依靠政府保护你的钱财?

第一阶段:最初并不存在债务,或者债务很少,人们使用硬通货。

通过进行债务重组和债务货币化,上个周期的债务负担基本上被消除了。考虑到这些后果(特别是通胀),人们又开始使用硬通货。

第二阶段:出现了硬通货债权票据(又称票据或纸币)。

由于随身携带大量金属货币既有风险又不方便,而且信用创造对贷款人和借款人都有吸引力,因此一些可信赖的机构出现了,它们把货币存放在安全的地方,然后给存放人出具债权票据。

第三阶段:是债务增加。

起初,硬通货债权票据的数量与银行里储存的硬通货一样多。之后,债权票据的持有者和银行共同发现了信贷和债务的奥妙。

票据持有者将这些债权票据借给银行,可以得到银行支付的利息。借入这些债权票据的银行很乐意,因为它们可以把钱借给其他能支付更高利息的人,从而从中获利。银行借来票据的人也高兴,因为他们获得了以前没有的购买力。

第四阶段:发生债务危机、违约和货币贬值,导致印钞和与硬通货脱钩。

如果债权人认为他们不能从债务中获得足够的回报(相对于其他财富贮藏手段及商品和服务成本),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债务资产(如债券)是由投资者持有的,他们将这些资产视为财富贮藏手段,以备未来出售换取资金,然后购买商品。当债务资产持有者想要换成实物货币与实物商品和服务却发现无法转换时,挤兑就会出现,即债务资产持有者竞相将债务资产转换成货币、商品、服务和其他金融资产。

当私人银行陷入困境时,它们只能选择违约,或接受政府纾困。对央行而言,如果债务是以本国货币计价的,那么央行可以降低债权价值(例如,偿付50%~70%),但如果债务以自己无法印制的货币计价,那么最终央行也只得违约。

第五阶段:出现法定货币体系,最终导致货币贬值。

当硬通货和硬通货债权的货币体系变得过于受限时,政府通常会放弃该体系,转而采用所谓的法定货币体系。法定货币体系不涉及硬通货,央行可以无限制地印制纸币,所以不会面临硬通货储备缩水而被迫违约的风险。届时,央行的风险在于,由于不再受制于有形黄金、白银或其他硬资产的供给,印钞机掌管者(即与商业银行合作的央行)不断创造更多的货币、债务资产和负债,以至超过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数量。最终,持有大量债务的债权人设法出售这些债务,换取商品和服务,从而产生与银行挤兑相同的效果,导致债务违约或货币贬值。如果央行过度印钞,而未将增印的货币用于生产性活动,人们就不再把货币资产作为财富贮藏手段,而将财富转入其他资产。

第六阶段:回归硬通货。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做得太过火了,就是说央行过度增印法定货币,债权人就会出售债务资产,引发上文所述的银行挤兑现象,最终导致货币和信贷的价值下降,促使人们逃离现金和债务(如债券)。历史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会转向黄金、白银、保值的股票,以及没有这些问题的其他国家的货币和资产。

在债务周期的这一阶段,巨大的贫富和价值观差距通常造成经济压力,导致税收上涨、贫富矛盾激化。于是,富人想把财富换成硬资产、外币,或转移到其他国家。如果货币贬值和债务违约变得过于极端,货币和信贷体系就会崩溃。届时,政府通常会被迫回归某种形式的硬通货,重建人们对货币价值作为财富贮藏手段的信心。

西方历史表明,我们不应该依靠政府来保护钱财。

相反,我们应该预料到,大多数政府会滥用它们作为货币和信贷创造者与使用者的特权,纵观历史上的统治者,他们都会积累大量债务,而这些债务在他们统治结束后很久才会到期,所以继任者需要为之买单。

当政府大量印钞和购债时,货币和债务的价值就会下降。这实质上是对货币和债券持有人征税,减轻债务人和借款人的负担。这种情况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货币和债务资产持有者就会意识到真实情况。于是,他们设法出售债务资产和/或借入廉价贷款,再举借可以通过廉价贷款来偿还的债务。他们还常常把财富转移到其他财富贮藏手段上,比如黄金、某些类别的股票或没有这些问题的其他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央行通常会继续印钞,直接或间接地购买债券(例如,让银行代其购买),并禁止资金流入通胀对冲资产、其他货币和其他地方。

尽管人们趋于相信货币基本上会永远存在,“现金”是可以持有的最安全的资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所有货币都会贬值甚至消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现金和债券(即获得货币的承诺)就会贬值甚至变得一文不值。这是因为大规模印钞、降低债务价值是减轻或消除债务负担的最简便方式。

五、三种类型的货币体系分别是什么?彼此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几千年来,世界上一直存在三种类型的货币体系。

第一类:硬通货(如金属硬币)。

第二类:纸币(硬通货债权)。

第三类:法定货币。

硬通货是最具约束性的货币体系。除非作为货币的金属或其他具有内在价值的大宗商品的供给增加,否则货币无法创造。在第二类货币体系中,货币和信贷更容易创造,因而硬通货债权与实际持有的硬通货的比率会上升,最终导致银行发生“挤兑”。结果是违约,银行关门,储户失去他们的硬资产和/或货币债权贬值,这意味着储户拿回来的钱少了。在第三类货币体系中,政府可以自由创造货币和信贷,只要人们对货币还有信心,这种体系就一直运营;一旦人们对货币失去信心,这种体系就会失灵。

纵观历史,各国在这些不同的货币体系之间进行转换,而转换背后的原因也是合乎逻辑的。无论是为了应对债务和战争,还是解决其他问题,如果一个国家需要的货币和信贷超过现有的水平,自然就会从第一类货币体系转到第二类,或者从第二类转到第三类,以便更灵活地发行货币。然而,创造过多的货币和债务会降低其价值,使人们不再将债务和货币作为财富贮藏手段,转而投资于硬资产(如黄金和白银)和其他货币。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则 2: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