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死记硬背”的理解

标签: 学习 知识积累

相信很多家长朋友多少都接触过读经教育,认为早记忆力高峰阶段让孩子多背一些经典,对后面的学习与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我也是如此,不过我有一个困惑,就是我与孩子妈妈有分歧的地方。

一开始,接触到读经教育时,认为老师说的对,不论是老师介绍的孩子记忆成长规律,还是自己从人生角度来体会,多阅读经典,多记忆经典知识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然而,孩子妈妈比较反对,说让孩子不加理解的背诵这些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文字与古诗词没有用,孩子对知识没有感知,根本就记不住,并且因为被动过程很枯燥,很容易就出现厌学情绪,甚至是抵触被动活动,适得其反。

比如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古诗孩子背下来也就背下来,讲不出来其中的感觉,不理解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怎么可能运用起来,并且没有意义的记忆很快就会忘记。

我一直就在这两种思想中摇摆不定,认为都讲的有道理,实在是郁闷。某一天我看梁东与徐文兵的谈话书籍《黄帝内经》,里面提到一个观点,让我茅塞顿开。

大致的意思是,黄帝内经中金匮真言是大牛们总结下来的真言,不用怀疑的。当你妄图去理解记忆其中的内容时,基本上是痴心妄想,因为你现在的水平根本就不可能理解,强硬的想去理解,甚至相与这些真言辩论辩论,这不是自取其辱嘛。

这些内容只需要遵照执行即可,不用问为什么,因为你也不可能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记下来,背下来,遵照执行。在执行一段时间后再来谈你的体会与感受,而不是上来就要去解读。

由此我想到,孩子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是我们成人学习传统文化,先去背诵,践行一段时间再来谈感受,再来谈理解。有些时候真正的智慧就是如此,你需要去照着做就好。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两岁的孩子,看到爷爷会喊爷爷,绝对不会喊姥爷,因为他记住了,长这个样子的叫爷爷,那个样子的是姥爷,不用理解,就是记住应该这么叫即可。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筛选问题,有选择的去背诵与记忆,这个范围是:四书五经,道德经,论语,孟子,史记等这些传承上千年,经久不衰的文章。这些值得去记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死记硬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