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视角看问题——支持向量机(SVM)

本文作者:王 歌
文字编辑:孙晓玲
技术总编:张 邯

我们今天的介绍从一个小故事开始。
魔鬼把大侠的妻子劫走了,大侠为了救她,来和魔鬼交涉。魔鬼说:“你若能解答出我的问题,我便放了她”。大侠同意了,随后魔鬼大手一挥,在桌子上出现了两种颜色的球,要求用一根棍子将它们分开:

image

大侠不假思索将棍子放在了中间的位置。
image

为了刁难他,这时魔鬼又挥了挥手,球变成了下面的摆法:
image

大侠略一思索,将桌子一拍,在球飞到空中时,将一张纸扔在两种球之间便分开了,问题迎刃而解。魔鬼无奈,只得让大侠将他的妻子带走了。

大侠是怎么做到的呢?看了下面对今天的算法的介绍,你就会有答案的。
我们上一讲介绍Logistic回归时说过,这个分类器是通过在线性函数f(x)=wTx+b上利用Sigmoid函数得到分类的结果,在求解过程中使所有点都尽可能远离分类的“木棍”。这一分类器实际上属于线性分类器的一种,即通过特征的线性组合来做出分类决定。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也是线性分类器的一种,与Logistic回归不同,SVM并不需要使所有的点都远离分类的那根“木棍”,它只要求最靠近“木棍”的那些点尽可能地离分界处最远,这些点称为支持向量,因此得到的分类算法称为支持向量机。
既然属于线性分类的一种,那么毫无疑问分类的“木棍”就是f(x)=wTx+b,在二维空间里就是一条直线,在三维空间中代表一个平面,当大于三维时很难对其可视化,我们将这些统称为超平面,而SVM就是要找到最优的超平面,使支持向量到超平面的最小距离达到最大。所以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我们可以得到

image

假设类别标签为1和-1,即
image

也就是分类标签为1的样本点到直线的距离都大于等于d,对于所有分类标签为-1的样本点到直线的距离都小于等于d。两侧同时除以d,并进行化简,上式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image

即得到约束yi(wT xi+b)≥1。我们说过,SVM是用支持向量求解d的最大值,而支持向量的特点就是wTxi+b=1,因此我们的目标函数可以改写为
image

这等价于
image

这就是SVM的数学模型。讲到这里,您一定明白了故事里大侠用的方法了(如下图),其实就是找到了一个超平面来分类,从魔鬼的角度看,看到的仍然是一条线分开了两种球。
image

对最优超平面的求解方法就是对目标函数转化为拉格朗日函数

image

得到目标函数的对偶问题,然后基于KKT条件约束,利用SMO算法求得,这里我们不进行详细讨论。
上面我们介绍的是数据完全线性可分的情况,即所有样本都正确划分,得到的超平面称为硬间隔。但实际问题中可能并不存在这样一个超平面将数据完美分开(比如数据存在噪音时),此时我们就要找到一个软间隔,即允许一些样本不满足yi(wT xi+b)≥1的约束,此时就引入了松弛变量εi,优化目标就变为
image

其中εi≥0,C≥0为惩罚因子,对于这个目标函数依然是利用拉格朗日函数和对偶问题求解。
另一种情况是样本是非线性的,此时我们利用线性的f(x)=wTx+b没有办法处理,因此要利用核函数,在低维空间中完成计算,然后通过核函数将输入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最终在高维特征空间中构造出最优超平面。此时我们考虑的是f(x)=∑wiФi(x)+b,经过核函数映射后就变为f(x)=∑αiyi <Ф(xi),Ф(x)> +b。常用的核函数包括线性核、多项式核、高斯核、拉普拉斯核、Sigmoid核等,区别仅在于映射方式的不同。
我们这里虽然只介绍了二分类的情况,但与Logistic回归类似,利用我们上一讲介绍的“一对多”等方式就可实现多分类。同时,SVM算法也是一种既可以用于分类也可以用于回归的算法。理解了原理以后,下面我们来看看在sklearn中我们应该如何应用。

1.参数说明

在sklearn中有SVM类来实现该算法,在做分类时,我们有SVC,NuSVC和LinearSVC三种选择,其中SVC和NuSVC方法类似,唯一区别就是损失函数的度量方式不同(体现在参数上就是NuSVC中的nu参数和SVC中的C参数),而LinearSVC是实现线性核函数的支持向量分类,没有kernel参数,也缺少一些属性如support等。在做回归时使用的则是SVR。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和使用的是SVC,它有以下参数:
(1)C: 表示目标函数的惩罚系数,默认为1.0,C越大训练集准确率越高,但有时也容易发生过拟合;
(2)kernel:用来选择核函数,可选项为linear(线性核)、poly(多项式核)、rbf(径向基核即高斯核)、sigmoid(双曲正切核)、precomputed(要求特征属性数目和样本数目一样)或者自定义,默认为rbf;
(3)degree:使用多项式核函数时,给定多项式的项数,默认为3,其它核函数忽略此参数;
(4)gamma:代表rbf、poly和sigmoid核函数的系数,默认为'auto',即样本特征数的倒数;
(5)coef0:当核函数为poly或者sigmoid时,给定的独立系数b,默认为0.0;
(6)shrinking : 是否进行启发式;
(7)probability: 是否使用概率估计,默认是False;
(8)tol:训练结束要求的精度,默认为0.001;
(9)cache_size:缓存数据的最大内存大小,默认是200MB;
(10)class_weight:给定各个类别的权重,默认为1;
(11)verbose:是否详细输出训练过程,默认为False;
(12)max_iter: 最大迭代次数,默认是-1,该参数优先级高于tol,不论训练的标准和精度是否到达要求,都停止训练。
(13)decision_function_shape:多分类时选择的方式,有'ovo' (“一对一”)、'ovr'和None三种,默认为None;
(14)random_state:将训练集打乱顺序时使用的伪随机数生成器的种子,默认为None。

2.算法实例

我们这里使用的仍然是鸢尾花的数据集,并将参数decision_function_shape的值设置为'ovr',random_state设置为'123',其他参数值均为默认值。首先我们导入库和数据,将数据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对测试集进行预测,程序如下: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 import svm
iris_sample = load_iris()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
iris_sample.data, iris_sample.target, test_size=0.25, random_state=123)
svclf = svm.SVC(kernel='rbf', decision_function_shape='ovr', random_state=123)
svclf.fit(x_train, y_train)
y_pre = svclf.predict(x_test)

所得预测结果如下图:


image

可以看到只有一个样本预测错误。然后我们查看一下在训练过程中那些样本作为支持向量,以及每一个类别支持向量的个数,同时输出预测准确度,程序如下:

print('支持向量为:', svclf.support_) #输出支持向量的序号
print('各类的支持向量数:', svclf.n_support_) 
print('预测准确度:', svclf.score(x_test, y_test))

结果如下图:


image

寻两样本中总共有36个支持向量,每一类分别有4个、16个和16个,预测准确率为97.37%。
SVM在中小样本量的数据上能得到不错的效果,同时利用支持向量进行求解,避免了“维数灾难”,利用核函数可以解决非线性问题,因此应用较广泛,但要注意如果特征数量比样本数量大得多,在选择核函数时要避免过拟合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换种视角看问题——支持向量机(S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