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泡沫之下的比特币

比特币泡沫之下,相信区块链技术带给人类的财富远远不止于此。

作为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也被人称为“价值互联网”,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不难理解其深意——数据即财富。区块链做到了数据的确权,而任何一次资产的确权,都能创造出新的财富。文章作品如此,数据亦如此。

本文通过揭示当前互联网世界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我们分析了区块链和互联网的深层关联~



一串由单词组成的序列本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它们不过是从英语词典中经过算法随机的得出来的一行序列。但由于是通过一个叫做MetaMask的软件专门为我产生的序列,所以它们有了价值。

在密码学的术语中, 它们被称为助记词(seedphrase)。可能读起来像语无伦次的呓语,但是通过这些词语可以转换成一把钥匙,帮助我开启一个数字银行账户,甚至是一个在线身份。

根据电脑的提示,我需要妥善保存好助记词。可以用笔记下来或者保存在电脑中一个安全的位置。当我在笔记本电脑上记下这12个词语后,按下“继续”按键,然后我的助记词就变成了一串64个看似没有规律可循的字符串。

1b0be2162cedb2744d016943bb14e71de6af95a63af3790d6b41b1e719dc5c66

这就是密码学世界中所谓的"私钥"。这是一种验明身份的方式,这就像你在现实世界中敲房门,房间的人需要检验你的身份一样。助记词每次都会产生同一个确定的字符序列,但你却无法通过这一字符串反向推到出助记词,这就是为什么将助记词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私钥的序列会通过两次计算,创造出一串新的字符序列。

0x6c2ecd6388c550e8d99ada34a1cd55bedd052ad9

这就是我在以太坊(Ethereum)区块链上的公钥地址了。

以太坊,与比特币同属于加密数字货币,在过去一年间,价值增长了超过 1000%。以太坊拥有自己的货币,最著名的就是以太币,但这个平台不仅是一个数字货币体系,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你可以把以太坊的地址看成类似银行账户、邮箱地址或者一个社保账号。

目前,它只是以一串无意义的字符的形式存在与我的电脑中,但只要我想要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易,比如说参与众筹或者在线投票,这一地址传送到一个随即产生的区块中完成这一交易。

交易结果会被传到全网,邀请其他节点对其进行记录,同一时间每个节点都会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只有最先计算出一个才能拥有将这笔交易的内容记载在区块链上的权利。在以太坊上,每笔交易都进行了这种规范的记录。

因为这些数据被记录在一系列的数据“区块”当中,所以这些记录被称为“区块链”。

整个交易过程不会超过几分钟。 在我看来, 这种交易过程与普通转账没有什么不同。但在技术层面上,确是相当的神奇,10年前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在不依赖任何第三方机构建立信任的情况下,我成功且安全得完成了一笔交易。没有任何中间商,没有社交网络收集我本次交易的数据以便更好的进行广告的精准推送;没有征信机构跟踪这次交易活动以便构建我的个人信用画像。

这一切都是这个平台完成的吗?

是,也不是。

因为没有人拥有这个平台,以太坊根本不是一家公司也没有接受过任何风险投资。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以太坊没有领导的发号施令,它比任何一家私营公司都更加民主,只要加入这个社群,贡献自己的力量,你就是以太坊的打造者。同比特币以及其他区块链平台一样,以太坊更像是一个集群,而非一个实体,拥有的是一种非常扁平化的结构。

不得不提的是,在这个集群中,一些人已经通过他们的劳动积累了数十亿美金的账面资产,2017 年1月1日,以太币的价值只有 8 美元,而一年以后,这个价值就达到了843美元。

你可能倾向于忽视这些变革。毕竟,比特币和以太币的爆发看起来很像是昙花一现。这种神秘的技术突破目前看起来与登录网站进行信用卡还款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关注这一技术进步。

但这种轻视其实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这种软件架构看似神秘,可一旦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则会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如果20世纪70年代电子邮件协议中就将公钥私钥加密技术写入默认设置,那么索尼公司,John Podesta等许多人就不会受到电子邮件大规模被黑的困扰,数百万的普通用户也可以摆脱身份被盗用的麻烦。

如果万维网的发明者TimBerners-Lee在最初的互联网标准中就采纳数字身份认证的协议,那么今天我们可能就不需要 Facebook 了。

以太坊及那些区块链技术的坚定信仰者认为,分布式信任网络是软件架构的一个进步,历史一定会见证这一变革的伟大之处。正是这种信念进一步推涨了加密数字货币的价格。但是,比特币很可能只是区块链技术发展历程中的泡沫。

很多区块链布道者认为,这种新技术其实并不是要取代我们货币体系,而是对互联网认知的颠覆,同时它能够将互联网拉回到更加平等和去中心化的本源。如果你相信这些布道者的言论,那么区块链就是未来,也是一条回到互联网初衷的道路。



互联网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精神曾一度是人们对全球互联和信息共享的乌托邦之梦,但是近年来网络好像变成了一切社会问题的替罪羊。俄罗斯人在 Facebook 上利用虚假新闻轮翻唱衰并企图瓦解民主体制;推特和 Reddit 上仇恨言论大行其道;极客精英们的巨额财富使得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更加恶化。对于我们这些早期就加入互联网的人来说,最近的几年的互联网生态真的让人感觉很糟。

互联网承诺给世人的是一个更加平等的媒体环境,二十世纪主导市场的大众媒体巨头逐渐让位给更加去中心化的机制,变成由各种自媒体,小型媒体平台、博客、自建的百科而组成的,一种相互合作而非等级制度森严的传播生态。这些都反映出互联网本身的点对点架构的特点。

然而互联网已不再是理想国,现在这里充斥着金融泡沫、垃圾信息和无数问题。但是,在这些问题之下,我们相信,一股变革的力量正蓄势待发。

在互联网领域,怀疑言论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不同之处在于,最近这些批评的声音更多的是来自以前对网络极度推崇的人。“我们想要对互联网进行修正,”WalterIsaacson 说。他是乔布斯传记的作者,这句话是他在川普当选几周后写的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

“经过 40 年的发展,互联网开始腐化,不仅仅是互联网,还有我们。”谷歌前战略官 JamesWilliams 告诉《卫报》:”注意力经济模式正在对人类的产生极大的危害。”

纽约顶级的风投机构Union Square Ventures 的管理合伙人 BradBurnham 在博客上抱怨数字时代的准垄断所造成的危害:“在 Facebook 同质化的内容洪流中,出版社发现自己正变成内容供应商。谷歌搜索算法的一个微小变化就能导致一家网站财富的流失。当亚马逊决定在中国直接采购商品并根据商品来引导市场需求时,其他许多制造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销售量下滑。”

甚至连Web的发明者Berners Lee也写过一篇博文,表达了他对基于广告模式盈利的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的担忧,他认为这种模式营造了一种假新闻、假消息泛滥的局面。这种现象令人震惊,引发人们对互联网产生抵触和偏见,且这种偏见会像野火一般蔓延开来。

对于大多数批评者来说,要解决这一系统性问题,要么是呼吁大家对这些工具的更加警惕,即关掉智能手机,让孩子们远离社交网络;要么出重拳整治并建立强有力的监管和反垄断制度:即让这些科技巨头受到一视同仁的监管,正如早期铁路和通讯行业那样。这

两种观点都是好的:我们也许应该创建一种新的制度去规范社交媒体平台,像Google 和 Facebook 这样的大公司接受和传统电视行业一样的审查监督听起来也绝对合乎情理。但这些干预不太可能解决网络世界面对的核心问题。毕竟,在20世纪90年代,挑战微软垄断权力的不仅仅是司法部反垄断司,互联网开源软件和苹果产品等软硬件的出现也起到瓦解微软的垄断地位。

在区块链信仰者看来,软件、密码学和分布式系统等一系列的技术进展将能够解决当今互联网世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网络广告的泛滥乱象;Facebook、Google和Amazon 造成的垄断局面;俄罗斯阵营散布虚假消息等问题。如果他们真的成功了,这将比任何反垄断条例都来得更有成效。他们甚至认为,这些技术可以改变那种将财富极其不平等地分配给垄断者的“赢者通吃”模式。

但这种愿景还无法在任何大众消费级别的产品中看到。到目前为止,比特币是唯一个被主流认可的区块链应用,而它正处于一个像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公司上市狂潮的泡沫之中。这正是造成每一个想要去理解区块链的人认知失调的地方:这种潜在的革命力量正被一些投机分子、一些由名副其实的骗子、假先知和水军组成的小团体所削弱。


周期是否必然存在?

追求开放和去中心化网络愿景的技术人员发现自己被一群想要一夜暴富的投机者所包围,这件事情曾不止一次的发生。但问题是,当资本泡沫破裂后,这些区块链项目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并实现其构想。

对于一些学习现代科技史的学生来说,互联网的衰落遵循着一个无法逃脱的规律。正如 Tim Wu在他2010年出版的《TheMaster Switch》中所说,二十世纪的所有主要信息技术都遵循着相同的发展模式,从一个单纯得由兴趣产生的玩物开始,发展到吸引各种研究者和支持者的社群,最后成长为一个跨国公司,并专注于为股东谋求利益最大化。Wu称这一过程为周期,至少从表面上看,互联网很好的遵循着这个周期循环。

互联网刚开始是一个政府资助的学术研究项目和一帮极客的试验田。但在互联网首次进入公众视野的二十年后,它就产生了诸如 Google,Facebook, Amazon 和Apple,这些在资本长河中最具价值和实力的公司。

然而,区块链信仰者并不接受无法避免的周期理论。他们认为,实际上互联网的本质是非常开放和去中心化的,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这些根基, 它就可以保持这种状态——网络世界不会被信息时代的个别巨头所主宰;我们的新闻平台将不易被操纵和欺诈;身份盗用的可能性将大幅减少;广告资金将分散到更广泛的媒体中。

为了理解个中原因,我们可以把互联网当做两种截然不同的系统堆叠在一起所形成的产物,就像考古发掘中的地层。

第一层是由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发的一些软件协议所组成,并且在90年代至少在可访问量上达到了临界点。(协议是一种通用语言的软件版本, 是多台计算机同意彼此交流的一种方式。如控制网络数据流的协议,发送电子邮件信息的协议和规定网页地址的协议。)

然后在此之上的第二层是基于网络的服务——Facebook、Google、Amazon、Twitter——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开始流行起来。

第一层建立在由学术研究人员和国际标准组织所创建及维护的开源协议之上,它被称为Web1.0。实际上,这种最初的开源协议仍然在我们周围,只是我们可能感知不到。电子邮件一直是基于POP, SMTP 和 IMAP等开源协议开发的;网站仍然使用HTTP 的开源服务;而互联网仍然通过的最原始开源协议 TCP/IP协议进行互联互通。

你不需要去理解这些协议在技术层面如何运作,便能使用它们。这些协议所共有的特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它们。如果你想创建一个网页,不需要向拥有HTTP协议的公司支付许可费用;如果你想使用SMTP协议发送电子邮件,不必向广告服务商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就可以使用。互联网开源协议连同维基百科在人类历史中构建了一个最为闪耀的共享经济产物。

为了展示这些协议所蕴含的巨大益处,可以去想象假如其中一个关键协议标准没有被开源会是怎样的情况:例如,我们用来确定自己地理位置的开源标准——GPS,这种全球定位系统最早由美国军方开发,并在里根政府时期首先在民用领域使用,过去它主要用于航空运输行业,大约用了十年的时间才被应用到大众消费品的汽车导航系统中,而现在我们使用装有GPS定位的手机,去定位附近的餐馆,玩 Pokémon Go ,以及协调灾区工作等所有事。

但如果军方不让 GPS 进入公共领域会怎样呢?当上世纪90年代硅谷的工程师们捕捉到市场上有精准定位地理坐标的需求时,多家公司将自己专有的卫星送入轨道,研发并推行自己独有的定位协议。在多年激烈的竞争淘汰后,市场最终选用一种通用协议。

但上述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原因很简单。定位系统如同网页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和域名一样, 都是开源协议。因为我们没有碰到这些问题,所以很难意识到GPS的重要性,也无法意识到在其理论基础上已经建立了多少应用了。

这个开放的、去中心化的网络在Web1.0层面上依然存在, 并且运行良好。但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创建了万维网以来,就很少采用新的开源协议了。1995年以后,技术人员所遇到的有关身份、社区和支付机制等难题,都是由私营企业所解决的。这促进了在21世纪初一个更加强大的互联网层的出现,我们称之为Web2.0 。

那些塑造了互联网的开源协议的创造者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考虑到一些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日后将被证明对网络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创建一个能够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安全的个人身份信息的开源协议。网页,链接,邮件等信息中人们都无法拥有自己的身份认证,即没有办法在网上分享你的真实姓名,你的位置,你的兴趣,或者(也许是最关键的)你和他人的关系。事实证明, 这是一个重大的疏忽, 因为身份认证是有一个公认的解决方案的。

这就是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称之为“底层协议”的基础设施:比如语言、道路和邮政服务,商业平台实际上都是由公共“基础设施”支持的。现实生活中, 我们不是通过公开交易市场来取得护照或社保账户的,而是通过政府背书的权威机构来向别人证明“我就是我”。

但是在网络世界中,私人企业为了填补这一空白而大举涌入,并且因为身份认证是一个普遍性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变得高度集中于一种标准协议来证明你和你所认识的人的关系。

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为“网络效应”的正反馈机制。一些像Myspace和Friendster这样的初创公司开始涉足社交媒体领域并尝试建立合适的身份认证标准。然而最后胜出并成功建立标准的公司却是Facebook。Facebook拥有超过20亿的用户,这个规模远大于上世纪90年代末整个互联网泡沫的顶峰时期的用户数量。这种增长速度使Facebook成为全球第六大最具价值的公司,然而它才成立14年。

Facebook 恰恰很好的体现了Internet1.0和Internet2.0之间的鸿沟。像电子邮件协议和GPS这类开源协议不是被某个私人经营的企业所拥有的。但是像Facebook这样坐拥20亿人身份数据的公司却被这家公司的大股东马克扎克伯格所掌控。

如果你把中心化网络的崛起看作是周期必然存在的一部分, 早期互联网世界中理想主义式的开源网络愿景是一种青春期阶段的稚嫩想法, 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为Internet1.0的衰落而烦恼。 也许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早已“堕落“的环境, 没有办法回到“伊甸园”, 或者伊甸园本身就是一种幻想, 它必然会被中心化的力量所侵蚀。无论哪种情况, 试图恢复Internet1.0 的架构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唯一希望的是通过政府的力量, 对这些企业巨头进行合理的监管和反垄断制约。

正如一则格言所说:"主人的工具永远不会拆除主人的房子。" 你无法通过更多的科技方法解决科技为我们带来的所有问题, 你需要的是软件和服务器之外的力量来对其进行制约。

但是在互联网世界中这栋“房子”有两层。 上层的确是无法用建造它的工具来拆除它的。但是在下层作为基础的开源协议中仍然有可能建立其他更好的东西。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泡沫之下的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