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七年十月,对于已经继位一年有余的汉高祖刘邦来说,最让他头疼的就是群臣争功。仗一旦打完,大家就等着瓜分战果。但汉朝初立,礼仪制度均不完善。于是等待排位的群臣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大家一天到晚在大殿上吵个不停,边吵边喝酒,甚至可能拔剑相向!
面对这些搞得头都大的事情,于是便有位叫叔孙通的儒生站出来表示愿意给刘邦排忧解难。那这叔孙通,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叔孙通是秦朝博士,据说有一次,秦二世召开座谈会问博士们,楚地的陈胜正攻略陈地,你们怎么看这个事啊?大家开始实事求是地纷纷建言献策,共商国是,表示一定要消灭干净!
听完这些,秦二世的脸色当时就变了,这些博士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而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只见叔孙通立刻站起来说:“皇上,当今天下一统,四海一家;朝里明君在上,地方守吏尽职,怎么会有人造反呢?无非就是些小偷小摸,何必劳动皇上您亲自过问!”
秦二世一听,被这番马屁拍得很开心,于是对叔孙通多加赏赐。但刚下朝,其他的儒生便纷纷向叔孙通投来鄙夷的目光,觉得此人阿谀奉承,毫无骨气。人家叔孙通却说:“你们就拉倒吧,没有我,大家一个都不能活着回来。”
没过多久,眼见当时的朝政愈加腐败,叔孙通三十六计走为上,直接开溜。他先是跑到项梁那里,项梁死后便跟着义帝楚怀王,后来就又投奔项羽,直到最后才跟随刘邦。
其实早年刘邦也不喜欢儒生,因此叔孙通在投奔刘邦以后,深知自己不被看重的命运,便学得特别乖。比如刘邦不喜欢看儒生穿围摆长长的衣服,叔孙通就以一代儒学大师的身份,带头穿楚人的短衣服,着实惊煞旁人。
直到天下平定后,叔孙通终于迎来出头之日。他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带儒生给刘邦制定朝廷礼仪。但儒生们一听就不干,叔孙通你前后换过多少主子,每次都是靠溜须拍马换富贵,我们这些一身正气的人才不要和你混在一起。
不愿意叔孙通也不勉强,便自己带拨人演练。他先给刘邦看了一场小规模的演习,征得刘邦的同意后,在一年一次的大朝会上,叔孙通正式开练。这次群臣汇演非常成功,看着群臣俯首,山呼万岁,刘邦的尊贵感油然而生,并说道:“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好呀!”
自此之后,不少之前看不起叔孙通的开始对他刮目相看。而叔孙通呢?此后也几乎把整个后半生都奉献给大汉的礼仪事业,尽心尽力。为什么很多人会对叔孙通刮目相看呢?正如孔子的那句话,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因此,在当时的儒生看来,能能够恢复礼仪这是巨大的成就。就连司马迁,都称叔孙通是“汉家儒宗”,因为在他眼里,叔孙通在汉初是开创性的。“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叔孙通的功绩完全足以和其他人比肩。
昔日在秦二世手下溜须拍马的叔孙通,在刘邦手下开始变得一身正气。而在刘邦晚年想换太子时,叔孙通更以死诤谏,坚决反对,强硬程度令人始料不及,甚至刘邦都不好意思见他。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代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和叔孙通差不多,便是裴矩,同样是逢迎面谀的人,从隋到唐继续当官,裴矩却变成忠贞刚直的行事风格!
叔孙通和裴矩的故事,其实是差不多的。两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忠臣或者奸臣,反倒像两条变色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不是因为两人聪明伶俐,善于见风使舵,真正的原因在于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刘邦和李世民都是一代雄主,有决心也有能力要把国家治理好,于是诸如叔孙通、裴矩之流大臣,自然就能表现出他们见识行事不凡!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领导喜欢什么,下面就提供什么。如果整个环境都已经这样,那么对于个人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适应环境,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行事风格。叔孙通和裴矩就是如此,正直的时候铁骨铮铮,谄媚的时候丧尽天良。
史料记载,崇祯皇帝在临死前,对自己的大臣们深恶痛疾。他认为自己不是亡国之君,群臣却都是亡国之臣,“皆可杀”。只可是,又是谁把这群亡国之臣提拔上来的呢?
强将手下无弱兵,反之亦然。当我们和一家企业、一个团队接触时,看看他们的成员都是些什么人、行事都是什么样的风格,大约也就能知道他们的领导,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