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的衣食住行~衣

我妈某个程度上是个奇女子,之前说要分衣食住行来写,今天写写衣着篇。

我四五岁还没开始上学的时候,她那时候下午要出门打牌前,会在家装饰一番,有时候编两个辫子,有时候会拆了又梳成一个辫子。站在镜子前,比划搭配着她的衣服,那时候她们很流行那种百褶裙,她找裁缝做了好几条。印象深得是一条紫黄色碎花、一条纯白、一条复古祖母绿。

然后配套的还有些雪纺衬衫,讲真款式放今天也不过时,很像韩国代购的那种大翻领口衬衫。

小时候看古装片最喜欢把她的裙子翻出来穿在自己身上,可惜腰太大了,也很长。

这些衣服她几乎全部保留了,然后前几年,我有天把那条儿时最喜欢的紫黄色碎花百褶裙拿出来配衣服。没想到的是,我穿居然嫌小,就有点紧绷,要一直憋气,吃完饭估计完全不能穿的那种。

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我妈年轻的时候身材是很好的,腰那么细的。

除了这些,她还保留了很多“垃圾”,即不穿、款式料子也一般,但就是不扔的东西。

近几年她喜欢买小棉袄,五十元到八十元不等,左一件右一件,然后买了不穿。

衣柜本来就因为二十年前的存货已经饱和,如今加上这批新衣,衣柜已经不能负荷。然后倒霉的就是我爸,我爸本就已经退让到把衣物放置阳台的20年前旧家带过来的衣橱中,然而后来也被占领了。我出国后,我的衣柜也被占领了大半。

都是些大姐大妈喜欢的款式,大几十块的棉袄,毛衣,买的不亦乐乎。当然也有白千元的“硬货”,可是便不便宜她都不穿。

这就和她的生活习惯分不开,买菜也是一样,明明不需要,只要看到卖的便宜,她定是要买些的,可是买回来又不吃或者没人做。我爸常和我抱怨,她看番茄便宜,买了一大包,家里旧的还没吃完,新的买回来来不及做,最后又烂掉,烂一点的时候她也不让扔 。我爸一来气所幸什么也不管,任由她买的菜烂到发霉淌水,最后由她自己亲手扔掉。

女人爱买东西是天性,爱打折买东西更是天性。可以理解,但是凡事要有个度。就算是一万元的一条裙子,只要你喜欢你穿到烂为止,我都觉得值得。可是就算五十块钱给你买到一件大衣,只要你不穿放在那里,他都是一文不值的。更何况还买了那么多,全部放在家里占位置。而且影响到别人,她觉得没事,她特别缺少一种人之间的边界感。即使她知道,她更喜欢用激怒你的方式和你唱反调。

所以我们和她的观念都搞不好,她还特别我行我素,常常一句带着怨气的「你随我」三个字,断绝我们的一切善意。因为我们的劝阻,对她来说是不够资格的说教。

所以家里凌乱的很,阳台放着20几年前旧家的衣橱、收纳柜、写字台。除了里面塞满了,上面也放满了卷纸,盒子,衣架乱七八糟的生活用品。柜子里面什么都有,平常用不上的,布满灰尘的,不管是什么就是不给你扔。我在家的时候就讲,别说东西,我想给你连柜子全部都扔了。你看看阳台采纳阳光的地方,被你堆满杂物,也不整理,但凡有个好运气都被你这些破烂遮挡了。财都没法入家门,家里凌乱免不了争吵口角,事实上也还真是这样。有好风水都被破坏了,从早吵到晚,心得不到宁静,哪来的和气,反正可能大概也就是这些缘故吧,吵到我也选择出国了。

说回买东西,曾经听过这么一段话挺有道理的:当你特别纠结一个东西到底买不买的时候,如果这个东西你真的非常喜欢,只是因为价格你犹豫了,那你就买。如果是因为感觉买回去能有点用,价格好像也挺划算的,这种可以再等等,没必要下手。

的确是这样,有时候花钱买了特别喜欢的包,花了不少钱,可是的确喜欢,不用的时候都想拿出来看看,我觉得这就是值得。带给你身心的快乐,还能有使用价值。

老一辈人都节俭吧,我很赞成节约、节俭、环保这些事。但是我发现上他们的方法和行为都不科学,东西买了不用,菜不买了不吃,或者但凡什么都是舍不得留给子女。到最后摆烂了,放坏了,子女也不领情。其实能简单吃好一餐饭也都是需要福报的,所以我妈就是自以为的节俭,把生活过得乱七八糟。

听人劝是需要福报的,真正做到节约也是要福报,绝对不是单一的看价格便宜买就可以。

每次回家看到她一柜子的款式相近的棉袄,二十年前不穿不用的衣物,从房间塞到阳台,心里就迫切想着老天赐予她点智慧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妈的衣食住行~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