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学习知识、增长阅历,但不想参加工作——我该怎么办?

很多上学时候是学霸的人,工作后却不做工作狂了;很多愿意考证、读书、考研考公的人,却不愿意在工作中拼搏;愿意研究时事、增长见闻,却对在职场中做某个岗位的螺丝钉深恶痛绝......

当你发现自己对工作抗拒,只想学习、不想工作是为什么?


我个人也有过这段时间,后来回想了下,有这么几个原因:

1、学习只需搞事无需搞人,工作要处理人际关系。

学习或者说做研究,只要处理事情就可以了;但是工作中会涉及同事沟通、客户交流、跨部门协作,除了做事还得处理人际关系。

事情的难度是有限的,而人的复杂性是无限的。

更何况中国人本来就不擅长人际关系的处理,更喜欢顺从,服从权威;人一旦接触自己不擅长的事,第一反应就是退缩和逃避。

2、学习是稳定的、可预测的,但是工作变数很多。

毕竟文献、书籍和知识就那么多,保持一定的与时俱进即可,你可以获得较多的即时满足感;但是工作是变动的,不可预测的、变数很多会因为变动带来焦虑和压力。

人都不喜欢变化、不可预测,这会带来一种“失控感”。当我们倾向于掌控主权,就愈发容易陷入到这种失控感中。


3、只想收获不想给予没有应用知识的热情

吸收知识很容易,只要有理解力和记忆力就够了;但是输出很累、痛苦很疲惫,需要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多维度知识整合能力,甚至人际交往能力和情商。

如果你对于世界一直在单向度的吸收知识,而没有付出贡献,那就是只想收获,不想付出。

不过这也是人性本质,你不用觉得难过。后面我会讲到如何破局,先往下看。


4、学习不用承担责任,没有参与“风险共担”

自由的学习是不需要对结果负责的。哪怕你某个问题想的不对,也仅仅是关于这个知识点的问题回答错误而已,不会带来真正的损失。

但是工作的风险很高的,一旦做出某个错误决定,是需要扣薪降级甚至开除的。这样对比看来,工作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


5、只学习是不用思考深层次的知识,也不用考虑到知识应用场景

之所以只喜欢学习是因为它更简单,之所以简单是因为只吸收不实践时,是无法触碰更深层次的问题的,也无法思考到更深入的知识。

而当你工作时,你需要把知识付出实践;而应用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可能会面临各种突发情况和鱼龙变化,需要你持续的变通和思考。


不过,当你陷入到对工作的抗拒中无法自拔,也没关系,不用过于焦虑!

下面给出几点建议,是我亲身实践后,帮助我拥有应用知识的热情的好办法!

1、别想着脱离实践的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就像毛主席说的,“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他也确实利用理论知识带兵打仗了。

躬身入局之后,你对知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反思,从而督促你学到更深更广泛的知识。

这不就进入良性循环了嘛!


2、就算你想做研究型的学者,如果没有投入到实践中也是没有参考价值的

就好像纸上谈兵的咨询专家,没有对赌也不对效果负责,就没有参与到风险共担中。

《非对称风险》一书中提到,“如果你想获得回报,你就必须承担风险,而不是让别人替你承担损失。如果你把风险强加给别人,你就必须给他们一定的补偿,你对待他们必须像你希望被他们对待的那样……不要听从以提建议为谋生手段的人的建议,除非对他们提出的建议有对应的惩罚措施。”

不工作便没有功名,没有功名就不够权威,没有权威就无法说服别人听信你,你的所学就不能帮助其他人,无法实现上面说的“价值化”

为了让你的研究有价值,让你的学习有回报,你就需要参与到实践中。


3、意识到人生的真谛就是付出,你要学会从输出中收获快乐

人生的真谛不仅在于学习,更在于创造力和价值感!你学习的东西需要真正影响、帮助其他人,对别人的人生有正向影响,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一书有这么一段话:

尽量使用你拥有的任何知识,但是要看出知识的有限性。

光有知识还不够,知识没有心。再多的知识也不能滋养或支撑你的心灵,它永远也无法带给你终极的幸福或平静。

生命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而已,还得有热烈的感情和源源不绝的能量。生命必须采取正确的行动,才能让知识活过来。


知识和行动结合,才能发挥出能量,带给你成就感和价值感!

参与到输出和风险共担中吧,让知识活络起来,带给你应得的价值与幸福!


我是华莹,专注阅读推荐、思维能力、职场干货和个人成长分享。QS30管理学硕士,AI公司产品运营。

你的每一个点赞或收藏或关注,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让我们一起在快节奏的世界里,见证彼此的成长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想学习知识、增长阅历,但不想参加工作——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