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名贵的铂金包装不下“上等”辣妈的焦虑



昔孟母,择邻处。焦虑的妈妈自古有之。杭州有位35岁的女强人妈妈,跟长久不见的朋友聚会后,回来躲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原因是:自己的儿子跟别人家比起来差距太大。“别人家”这三个字不知道逼疯了多少妈妈,妈妈们想尽一切办法,为的无非是让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但这不仅仅是中产妈妈的专利。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人类学家,也是育儿和子女教育方面的专家,生活在密歇根州的小镇里。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土生土长的纽约人,并与丈夫一起搬到上东区,随着生活的开始,她也开始了对上东区妈妈的深入研究。

曼哈顿上东区是纽约最富有人群的聚居区,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上流社区。它的空气中弥漫着金钱的味道和保守的价值观,这是一种由资本和时间锤炼出来的魅力,这里的众多著名博物馆与世界顶级设计师专卖店流露出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品位,最好的私立和公立学校也在潜意识中营造着阶层的概念。

这里的孩子过着天之骄子般的生活,保姆、司机应有尽有,不到两岁就开始接受教育,童年时光用来逛画廊和听音乐剧。站在他们背后的是一群更为光鲜亮丽的辣妈。完美的身材、精致的妆容,踩着细高跟牵着贵妇犬抱着娃,优雅地出现在上东区的街头巷尾。

要想在这里生活,你首先需要一套房子,不能租,只能买,而且不能贷款。美国的精英社区意识很强。我们中国还不是特别注重这些,至少土豪们一掷千金就能买到。但仅仅有钱是不行的,你还要向公寓家庭代表委员会提交相关材料报告申请购买。材料内容包括夫妻的学历、工作经历,财产状况,甚至父母、七大姑八大姨的情况都要报告,接着还有审查和面试。

一番波折后,主人公入住了上东区的公寓,接下来要面临的是小孩的教育问题。大部分美国孩子的起跑线是在高中。但是在上东区,孩子的起跑线可是从受精卵算起的。因为学校只招收8月前出生的娃,10月份出生的娃,能够比8月份的娃晚一年满足上学的年龄,这样娃入学时,体型、大脑发育和认知就会胜过别的同学。所以很多上东区妈妈都会选择在10月份生宝宝。(智商和规则真是个好东西)主人公通过孩子的姑姑进入了一所很不错的托儿所,可是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在一次接送孩子时,主人公热情地与其他妈妈们打招呼,可换来的却是她们冷漠而怪异的眼神???

因为这里是一个阶级森严的地方,往来无白丁。她和她的孩子初来乍到,大家看不到他们的价值,所以主人公就没什么存在感,礼貌在这里因人而异。而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阶级观像一面不可逾越的高墙挡在她们的面前。如果只是自己委屈也就算了,但自己的娃在学校也交不到朋友。儿子唯一一次接到同学的邀请,还是因为孩子在讨论自己家的哪架飞机有什么优点时,只有儿子一个人说家里没有飞机,别人才邀请儿子跟他们一起玩。主人公想起自己小时候小镇里,孩子们放学后会一起去玩,到了周末还会帮忙照顾别人家的小孩。可是在这里,想要和小朋友一起玩,还要先发邮件预约,因为每个孩子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被安排好的不只是行程,还有社会阶级。作为人类学家,主人公深刻的理解归属感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小说电影里的英雄让人崇拜、心生敬意,但结局通常并不怎么样。为了不让自己的娃遭到无视,主人公决心成为贵妇的一份子。

有一天主人公背着她的塑胶包去超市买东西,在经过街道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女人,当他们快要撞到对方时,主人公极力想要去避开她,可是她往左她也往左,她往右她也往右。她们四目相对,那个女人竟然用她的包包来撞主人公。(WTF)后来主人公观察到在上东区撞人的规则。决定她们勇敢撞上去或是巧妙避开的因素,有时仅仅是来自一个包包。

“铂金包”是由爱马仕出品的一款限量版奢侈包,这款公认的“最难买的包”无疑是一个女人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


主人公费劲心机买到了一个,当她背着这个包出现时,许多妈妈的目光告诉她,我们有共同的话题可以探讨了。

原本主人公只是为了孩子能够被群体接纳,而不得不融入贵妇妈妈这个群体,却不想自己也开始入乡随俗。享受她们享受的,承受她们承受的。人类学家的身份并没有使她多一份理性,主人公开始习惯这里的一切。

妈妈们对自己的外表有着严苛的标准,为了在寒冬腊月穿漂亮的连衣裙、恨天高,去打针,让脚部失去知觉。主人公原本就喜欢打扮,到了这里的她好像找到了归属感,变本加厉,每周要做头发,只要出门必须化上精致的妆,连户外慢跑时都要穿得美丽有质感。至此主人公已经完全沦陷。

在主人公怀二胎,出现宫缩快要生产时,为了一会照相好看她的第一反应是要先去美容院做头发、修指甲。产后的主人公开始疯狂的健身,很快就恢复了好身材,得到了别的妈妈们的赞美。她享受着这种精致,接受着原本在她看来疯狂的生活方式。

完美的妈妈也要求完美的娃。主人公的朋友因为自己的儿子把牙齿撞掉而沮丧了两个多月。现在主人公完全理解她的朋友。因为主人公每天也在想,娃今天这身衣服去参加聚会合适吗?娃上这个学校好吗?交这个朋友对娃有帮助吗?她们总是朝着“最好”的方向努力,但几乎很少得到满足。

在这样近乎疯狂的压力下,主人公开始反思,到底是什么,使妈妈们对完美近乎病态的追求? 

有些女人悄悄告诉主人公,她们会学自己的母亲开设秘密的银行账户,偷偷把零用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一些女人告诉她,先生会给太太发“年终奖”。上东区妈妈经常会在半夜吃抗抑郁药物,因为她们会在那时突然惊醒,担心孩子的学校、担心钱,担心老公是不是在外边偷腥。(全世界的人都没什么两样)所以她们必须使自己完美,让自己的孩子完美。只有保持完美,她们才能不被婚姻抛弃,才能应对未来的危机,才能掌控未来。

除了以上这些辛酸史,还有一件事也拉近了主人公与上东区妈妈们的距离。主人公在怀第三胎时,不幸流产,面对丈夫的不大理解,她异常悲痛,最后还是上东区妈妈帮她走出了丧子之痛。

交流中她发现几乎每一个认识的妈妈都曾经历过丧子之痛。流产的、窒息的、被保姆压死的。这些妈妈们同是天涯沦落人,一起邀请主人公吃饭、看电影、聊天,相见恨晚。这些妈妈们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都有着刻在基因里的对孩子的依恋。在这样真挚的感情面前,过往的碰撞好像在慢慢遗忘。主人公开始意识到,看起来最冷酷、最不友好的地方,也有真正的温暖,真正的好人。她开始不带偏见平静理智地看待上东区的种种。

主人公依然像上东区的妈妈们一样热爱并追求时尚,但不同的是,作者还想要工作,想要享受工作带来的踏实、幸福的感觉。对待娃也松懈了许多,不再费劲让娃进最贵的学校,和最有权势的人一起玩,而更看重娃是否快乐。

主人公发现,与其为了被认同,为了完美,而焦虑不安,不如放过自己,追随内心的从容,体验真实的生活,这样当母亲反而轻松加愉快。

女人们的战争还在继续,看似没有尽头。主人公在多年之后还是选择了搬出上东区,她觉得这里和她性格不合,但她依然怀念上东区一丝不苟有冲劲的生活。 所以啊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名贵的铂金包装不下“上等”辣妈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