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融合技术,有的放矢

      复习课剩下最后一周,复习课如何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收获,技术如何能够真正帮到学生呢?

      这是最近一节课的选择题投票,什么意思?我对十道选择题中比较简单的八道题进行投票,对几道题就选几,从投票结果来看,八道题全对的就是三个人,这个班一直以来选择题的得分率比较低,那主要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有关。但是平时怎么发现孩子们的选择题问题呢?这时候技术的时候就可以给我们打开一扇窗,及时发现问题。我在对五道题和六道题的名单中均发现成绩还不错的几位同学,简单的选择题仍然出错,我想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成绩一直无法突破,通过这次投票,也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帮助学生对症下药。

      下面这道选择题仍然让我直观地看到A1班的问题。一次投票后,A2班对简单的A和C选项基本没有问题,主要集中在B和D选项,而A1班的C选项仍然有11个人选。这时候我没有开展小组讨论,直接从B选项挑人,挑到楷,成绩本来还可以的孩子,我先让他对其他选项进行订正,结果他认为C选项是时间问题,而没有发现是质量比的问题,着实让我大跌眼镜。D选项的时候,挑到宸,他对C选项进行补充,并且说明了B选项的问题,他也是认为锰元素质量不变,但是他认为不存在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这一说法,因此,即便选择正确答案,也并不能说明充分理解每个选项。这就是我在最近的投票中更倾向于对每个选项的理解程度来进行投票。

        那么,A2班我就尝试先小组讨论一次,再进行二次投票,发现这两个选项还是有较大争议。这个时候我就分别从B和D选项中进行挑人说明理由,在这次的挑人中,我对蕾的表现非常惊讶,一个课堂上很安静的女孩子,回答问题条理清晰,声音也比较大。她的思路很严谨,语言组织能力也不错。在B选项,她说到,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质量不变,所以锰元素质量不变,但是反应生成氧气,所以固体质量减少,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而大部分同学之所以选择B就是对质量分数的概念不理解。到D选项,她抓住了粉末状和块状的主要区别,反应的接触面积不一样,所以速率不同,时间就不一样。所以经过两次挑人后,第三次投票的时候,基本都选择了正确答案。

A1班

      不过在这节下课后,我对自己在这道题花的时间表示怀疑,因为这两个班的孩子总体比较弱,而这道题是属于中等偏难的题目,是学生一直以来的薄弱选择题。对于孩子们,得分点并不是在这道题,而应该在更基础的题型。所以我应该在更基础的题型上进行加强和突破。这也是接下来一周我要注意的地方。

A2班

        今天福州市金山中学陈蕾老师在《巧用技术,促进学习》这一篇文章中说到这样一段话:信息化教学里,技术是用来促进课堂互动、收集生成数据,进而看见学生思考的工具。麻吉星教学系统里仅有九个技术功能,这是开发者事先预设的,但其理念是要“以有限创造无限”。因此,课堂教学更需要巧用技术,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与创造力,不断促进学习的发生。以有限创造无限,说得多好啊!当然,只有不断地实践,才会有不断地创新和尝试。

你可能感兴趣的:(【443】融合技术,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