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有些事儿,过后想想是微不足道的事儿,但当时觉得心里那么不舒服。尤其是自己家的孩子表现熊的时候。

       有时候有些事儿,过后想想是微不足道的事儿,但当时觉得心里那么不舒服。尤其是自己家的孩子表现熊的时候。

       想到一个成语:化茧成蝶,蝴蝶在从毛虫到蝴蝶的蜕变时,如果有人等待的不耐烦了,或是看不了奋力挣扎的样子,想善良的帮一把,蝴蝶是没有经历痛苦挣扎,但出来后躯体肥肿,翅膀又细又弱,很快就会死掉。当蝴蝶用它自身的力量从茧里挣脱出来,挣扎会发热,产生力量,这是它飞翔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挣扎着成长

       爹妈不能代替孩子去行动,帮孩子去剪开他的茧,可以当他的教练指引孩子,鼓励孩子,激发孩子,这过程中一切都是成长,大人要全然接纳、平静守望,直到有一天破茧成蝶。

       但是当娃儿和我说被同桌弄哭,不敢哭出声,不敢和老师说,就憋着哭时,我就脑袋里出现出她委屈时的小样,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还好我身边的姐姐们和自己家老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把时间的线拉长,拉长到五年看,再拉长到十年看看,你就淡定了。”“要沉得住气,特别是年轻的小妈妈儿,一定要换位思考,更高视角,跳出来。”“想想如果只剩几天能活,能做的事儿有限,优先要做什么?”

       之前有一次娃有因为这位同桌而大哭的不想上幼儿园了,后来和娃唠,她想让我和老师说,嗯,我觉得求助家长也是办法之一。我和老师说了,也和娃说“妈妈不会一直都在你幼儿园里,以后遇到事自己再想想怎么办,有时候一定要表达出来你不乐意了,他不听,吵一架也许还会变成朋友呢。”“可是妈妈,那样老师就发现我吵架了,我不敢。”……娃可能觉得解决这个事儿完全是我的事儿,我的引导方式不太好。

       然后我被pingpingpangpang了(就是会让人反省的被批评的那种挨说了):“你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替她解决问题。你剥夺了一次她自己成长的机会。”说得也对啊,别说孩子了,大人也是在不停的矫正自己、调整自己行为的。应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己调整。谁来想办法解决问题,谁成长。


       这不,娃的小困扰~前些日子我娃儿每天都带糖果,从一颗逐渐升级,到幼儿园放到固定的别人的柜子里,我以为是小孩之间的约定,随便她自己这么弄着吧,家里零食架子开放式的,自由按需拿取。后来娃有一天和我聊天说“我不喜欢他,可是他非让我带糖,不带就拧我的手。”我一听心里特别生气,心想,臭小子你敢欺负我姑娘!!!内心激起波澜,后来娃又说,我也拧他了,为娘我内心的波澜平复了点儿,但男生女生打起来姑娘也吃亏啊~~~再想想我自己小时候,这就是小孩子打打小架吧……继续和娃唠唠……哎,这就是家长,内心戏丰富。

       又有一天早上她忘带糖,非在我书包里拿出来一个放在那个柜子里。再然后,有一天早上起来哇哇大哭着说“我不想给他带糖,他把我美国的糖果都快吃没啦~”之后我拿着俩手偶,人物角色扮演,帮她一起讨论了几个办法……用上了《高效能教练》的方法,引导理清现实状况,事情发生的时候相关的人都有谁,你想要怎样,那我们围绕你想要的列几条你自己参与思考的办法。

       在这过程中少给建议不评判,但是这一点我和你爹做的并不是太好,真替着急啊~

       娃爹也很急啊~说:“要学会说不!直接拒绝他!他现在就是顽皮而已,要是纵容别人的坏行为,他就会真的变成坏人~~~你看哈利波特里,哈利奋战不能给伏地魔用魔法石啊,要为正义反抗!”“嗯,对爸爸,哈利的死对头是马尔福,可是那也不是他同桌啊,他同桌是赫敏。”话题转换成哈利波特了……


       这次用的时间较久,我问自己:我的优先级是什么?是孩子成长、孩子学事儿优先,还是自己家孩子一点也不受屈儿优先?问自己的选择什么?是超车超的我不爽生气着开车,还是要安全第一?人都是在追求成就感、优越感,差别是在什么事儿上有所追求,是在琐碎的点上追求着(叽叽着),还是在什么方向上追求着?

       娃儿的初步的解决方法真的有点让我汗颜。“妈妈,我说我家没有软糖了,因为好吃的糖我舍不得带,我说家只有奶糖,所以之后我给他带奶糖,要带我不爱吃那种……”(lll¬ω¬)汗……

       再过些天后(她两周内经历两次堵牙)她和她要好的阿姨说起这个事儿:“我和同桌说,我们家没有糖了,什么糖都没有了,这个方法我用了,很好用。”

       我想说啊姑娘你就不能硬气点嘛~直接拒绝~但是你这次靠你自己进步了、成长了,不回避去面对,赞~我很开心~最初也不指望着小孩子一次就解决的很好,让她不断地尝试、自己体会吧。

       其实在我们大人看这事儿很简单就能处理的事儿了,一句话就解决了,我期间也有不开心和烦躁,妈妈我也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啊,耐心守望着你成长,也是我的修炼过程。

       有时想想现在的小孩基本没有被拒绝过,所以也没有耳濡目染的和家里人那里学会得体的,有理有据的拒绝不合理的事,因为大多时候家人都会主动地给买很多,别说孩子都张嘴要了,怎忍心拒绝~买买买~~~真是要适度,孔子的中庸之道,要刚刚好,既不左也不右,靶心位置,难做到正好,所以要思考、要修炼。

       有一天她和我说“妈妈,当我在我的喵滋咪星球时我很厉害的,如果我在我自己的星球上时,对待我不喜欢又让我给他带糖的人我就会咬他、挠他、踢他、抓、挠、撕我老厉害了~我只在地球上才会表现的软弱,被弄哭。”“嗯,我就是地球上的普通的妈妈……”

       孩子成长的同时大人也同时再次提升认知——所谓的人磨墨,墨也磨人。       早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时候有些事儿,过后想想是微不足道的事儿,但当时觉得心里那么不舒服。尤其是自己家的孩子表现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