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绪心理学三十课】15:发泄,过度流动的情绪(文字稿)

拨开情绪迷雾,实现情绪自由,大家好我是张维扬。

本课程由武志红心理和看见心理联合出品。

今天来到了我们的第15节课,从这节课开始就进入了我们整个课程的最后一个模块,也是所占篇幅最长的模块,应对情绪。

其实前面的三个模块都是在为应对情绪这一模块做准备。

首先我们通过反应系统这个概念重新认识情绪,然后我们对6种典型的情绪进入了一些深入的探讨。接着是第3个模块看待情绪,为应对情绪准备了一些新的视角和观念,那么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正式开始讨论如何应对情绪。

首先我们会花三节课的时间来讨论对情绪的不良应对,这些不良应对的方式经常出现在我们自己和身边人身上。通过仔细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是对情绪的不良应对,不良应对带来的损失到底在哪?然后我们再探讨良性应对怎么做,有哪些?

在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所有的不良应对本质上都是在处理情绪本身,而没有把情绪看成一个信使。

今天我们先从非常常见的发泄情绪开始了解。

发泄情绪,顾名思义就是他发出来。就是说他呈现出来了,而泄就说明这是一种流动。

所以首先我们要明白发泄情绪是情绪作为能量的一种流动,我们前面也说过情绪给我们带来困扰的原因是因为他不能流动。

而发泄情绪,这个能量不是流动了吗?不就是好事吗?

我们有的时候的确也会鼓励发泄,劝别人时也会说你要是生气你就骂出来吧,要么就喊出来吧。有些地方甚至还有专门的一些心理宣泄室。流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发泄情绪在不良应对中并不是最糟糕的一种,或者说他其实也是有功用的。

但是为什么我们还是不鼓励发泄情绪?或者说不鼓励无限制的发泄情绪呢?

因为情绪并不是说你发泄了就完了,他会造成一些反作用力。

比如说你和发泄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受影响,对吧?

也许你在发泄时,能感到当下情绪流动的那种快感,但与此同时或者是发泄过后,你可能又会担心后果。

下面我们来更深入的探讨一下,第一点我们要明确的是发泄情绪,虽然是情绪能量的一种流动,但它基本上是基于本能的流动。

所谓的本能是指这个时候基本上很少有意识理性的参与了。和我们后面要讲到的另一种不良应对,压抑往往是交替运行的。当你需要发泄情绪时,这说明他已经积累到相当的程度了,这就好像一个池子已经装满了水,不能以小规模的方式经常性的流动,需要通过发泄来集中爆发。

下面讲一个我的来访者的例子。

他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同一模式。在开始建立关系的时候,他是一味的忍耐,他生怕一些情绪的表达会有损关系,所以呢,他把很多东西都埋在心里,所以对方对于他内心逐渐累积的这些情绪是没有察觉的,当他内心积累的情绪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他就会把所有的情绪倾泻出来。

他会历数对方在关系中对自己的忽视,以及他认为非常过分的地方。

基本上经过这样的发泄之后,他的关系都会中断,但是有的时候他在中断关系后还觉得没有发泄完,还是会在半夜越想越气,于是他又会编辑一大段文字去把对方骂一顿。

这就导致了他并不能很安稳的待在一段长期的亲密关系中,他的这种发泄是有一种被迫在里边,所以说是不能自主的。这个就是发泄情绪的第2个特点,它实际上是一种失控。

就像我们所说的炸了,是吧?一旦炸了就不能涓涓细流了,他必然是一次狂风暴雨,情绪一旦进入了失控的状态,就像我们所说的刀枪无眼,他伤到谁伤到什么关系,伤到什么对象,这些后果都是不可避免的了。

所以说在发泄情绪的状态中,其实已经不是这个主体在表达情绪了,而是情绪像一只狂暴的野兽,它拖着主体在表达自身。但是呢,发泄完情绪之后,你还是去收拾残局。

比如说你很生气的时候摔锅打碗,把家里搞得一片狼藉。但是怒气走了之后呢,这些在地上的碎片你还得自己去扫,更不用说还有些可能导致无法修复的关系。

这又引出了发泄情绪的第3个特点,就是它实际上都是将情绪能量倾泻在关系之中。所以就算这个关系能保持,对于你的关系对象而言他也会很没有安全感。

如果这段关系能够维持,可能是因为对方包容度高,或者说涵养好,或者是这段关系足够牢固,比如说对方是你的父母或者孩子。

但是基本上越亲密的关系或者说越紧密的关系,实际上都是期待一种稳定感的。

而发泄情绪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即使双方处于安全时期,你总是担心他随时会爆炸,当他爆炸后双方就都受到了伤害。

在我们刚刚举的例子中,这个来访者的亲密关系对象其实是很难理解,也很难耐受他的这种行为的。

前面我们讲的发泄情绪是一种基于本能的流动,会导致失控行为的产生,往往会把能量倾泻在关系中。

而发泄情绪的第四个特点,它导致恶性循环,并接受到来自环境的负性回馈。

打个比方,经常以发泄情绪这种方式来让情绪能量流动的人,就好像一个经常酗酒闹事的人一样,这个人平时好好的,但喝了酒之后就可能会做出一些动静很大的事情。所以说对于整个环境而言,也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发泄情绪的人往往都有一个恶性循环的感觉,就是发泄完了之后,这个烂摊子收拾起来可能会很费劲。

比如说他需要去跟别人道歉,他会在事后觉得自己这样发现不对,下次要忍住。

结果下次确实忍得更久,但是总会有一个忍不住的时候,然后呢发泄的就更厉害。

其实这个也常见于亲子关系中。

比如说在亲子关系中,很多母亲心理要求自己是一个很nice或者说很有耐心的母亲,所以呢,在孩子做出了一些让她不满的事情的时候呢,他都耐着性子去教育。

但是这个耐着性子就等于说给他下一次的爆发再做准备了,因为他没有其他的途径去表达。最后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就是情绪马上自己出来表达自身的时候,她可能就狠狠地打骂孩子。然后呢,又陷入非常的自责,一方面他自己内心觉得非常的沮丧,对自己非常的失望。

另一方面呢,又需要给孩子道歉。

那么第2次呢,她更不敢表达了。她说我绝对不能像上次一样,但是不管你的容量多大,他总有装满的时候。一旦装满就相当于是触发发泄的这个机制,就像扣动了扳机或者说像点燃了某个导火索一样,然后又倾泻而出又得收拾烂摊子啊,这个就是恶性循环。然后环境也会对他做出一些负性的回馈。

因为有些东西它是不能抵消的呀。

可能对她的孩子而言,我的妈妈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并且(对孩子来说)会有一些心理阴影。对吧?

如果父母和孩子在早期互动中呈现出来的反差特别大,其实对幼小的孩子是有很严重的心理影响的。

这种亲子互动模式实际上很有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啊。这个孩子有可能会形成一个边缘化的心理特征,也就是他认为他的世界啊是在两个极端中摆动的。这就成为这种特定关系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要修复这样的后果就需要非常大的努力和精力。

我们来稍微总结一下。

今天我们谈论了发泄,作为一种情绪的不良应对。

这种情绪流动的模式主要有4个特点:

\第一,它虽然是情绪能量的流动,但是它是基于本能的流动;

第二这种释放是失控的,发泄完了才重回理智;

第三,这种能量是倾泄在关系中的,使得关系中的对象承受了一定的情感和心理压力;

第四,一般来说这种不良应对是一种重复性的模式,所以它终究会收到来自这个环境的负性回馈。

今天的内容就是这样,谢谢大家,我们下节课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情绪心理学三十课】15:发泄,过度流动的情绪(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