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抑郁症)与自杀

心境障碍主要有两种,即单相抑郁和双相障碍。双相障碍说的是,患者的情绪就跟过山车似的,在躁狂相和抑郁相之间切换;有研究显示,处在躁狂相时,很少有自杀行为的发生。

这就意味着,要是想说清楚心境障碍与自杀,那把抑郁与自杀说清楚就够了。


 1.

关于抑郁症的自杀危险因素(比如物质滥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有很多的研究,这里就不啰嗦了。

这里要捎带着提一下的是,有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作频率与自杀密切相关,即发作越频繁自杀危险性越大;每年发作1次以上的自杀危险性约是≥3年发作1次的100倍。

这提示我们,抑郁症的发作频率是可以作为一项自杀预测指标的。


 2.

奇怪的是,具备相似自杀危险因素的抑郁症患者那么多,为什么有的人选择自杀了,有的人选择活了下来?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关注那一系列自杀危险因素可能不是研究心境障碍患者自杀问题的出路;出路或许在于,关注患者自身的体验——对他们来说,发生的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有没有自杀的想法?

当然了,有些患者把真实的体验藏着掖着。如果关注患者的体验有困难,那就关注一下患者的自杀未遂史。

早就有研究指出说,自杀未遂史是预测心境障碍患者自杀的一项高危指标;这个是被许多研究所证实过的。


 3.

提起抑郁症患者,人们的印象往往是,他们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他们有点「懒」。

要知道,一个行为的发生是需要一定心境的。比如说,心情平静时,适合读本书;身心愉悦时,跑步、游泳、骑行正是时候;激昂慷慨时,很多好事都来了……

问题是,抑郁消沉时,又能做些什么呢?

这时候,选择太有限,以致考虑自杀了。

难道说,抑郁消沉的时候「适合」自杀?

为帮助理解,我们来构建一个漏斗模型:

首先,漏斗的深浅代表心境的高低(顶部心境高,底部心境低

其次,漏斗侧面将生命事件(比如读书、健身、工作……)与死亡事件(比如上吊、投水、跳楼……)做了切割——漏斗内为生命事件,漏斗外为死亡事件;

最后,漏斗截面大小代表处在该心境水平生命事件选择余地大小。

借助这个漏斗模型,不难看出这样两点:

一是,抑郁与自杀强相关是因为该心境状态下可选项相对少,选中自杀的几率相对高;

二是,无论处在何种心境水平,自杀行为都有可能发生,自杀不是抑郁状态所独有的。


 4.

说到这我想起,很多研究指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大多是在抑郁症状有所缓解的时候发生的。这有什么讲究吗?

对此,我认为,抑郁症状之所以会缓解,是因为患者此前(抑郁症状尚未缓解时)就已经开始考虑自杀问题了。

也就是说,处在抑郁状态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时,患者动了自杀的念头、策划自杀的方案、做着自杀的准备……正是这一系列行为,让患者对生活有了掌控感,对生命有了新体验,心境也就随着一点一点地好了起来!

说白了就是,并非患者等到症状缓解了才实施自杀,而是赶巧了。


 5.

为什么很多人自杀时会犹豫?有了上面的那个观点,就好解释了:抑郁的时候,有了自杀的想法,然后一门心思要自杀,为死得好看做着精心的准备;一番准备后,抑郁症状缓解了,就忍不住会质疑——为什么要去死、还有没有死的必要?

带着慈悲心看看那些站在楼顶上、一站几小时的人,多半就能想象他们心里有多矛盾。

很不幸的是,一些站在楼下的人以为自己不过就是看个热闹、起个哄,却制造了悲剧。


 6.

最后说一句:心境的好坏就仿佛胃口的好坏——抑郁时看上去有点「懒」就仿佛没胃口了什么都不想吃——我们得像照顾自己的胃口一样照顾自己的心境。

(参考文献:《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自杀的随访研究》,侯钢、张心保、孙静、欧红霞;《各类精神障碍对自杀相关行为的影响》,杨家义、姚坚、黄悦勤、阮冶、卢瑾、高长青、党卫民、罗诚;《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相关研究》,张华、杨磊;《抑郁症自杀的临床特征、预测及治疗》,李素水、刘志中;《抑郁症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刁雪云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境障碍(抑郁症)与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