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达3个月的司考冲刺过程结束,可谓我活到现在最自律的日子。然后考完后所感受到的并不是解脱,等成绩的日子更令人煎熬。茫茫然之间,开始重新阅读。
昨天开始阅读的,是《樊登读书会》栏目中一直被樊登老师所引用的一本书,虽然樊登老师没有任何一次专门讲解。书名叫做《谁在我家》,是心理学家海灵格所著,讲的是爱的系统排列。目前只读了一章30页,却足够吊起我的兴趣。书中一开头的一段关于自由的箴言就让我若有所得,先在下面摘抄一下吧:
一个学生问老师:请告诉我,什么是自由?
大师问:哪一种自由?
第一种自由是愚昧。就像一匹马嘶鸣着,想要把骑马的人摔下来。然而这么做,它却只会使得支配着它的骑马人,从此以后将它拽的更紧了!
第二种自由是后悔。就像船只失事,可是舵手还继续留在船上,而不是去搭救生艇。
第三种自由是洞见!遗憾的是,这种自由总是跟随在愚昧和后悔之后,就像风中摇曳的芦苇。它柔弱的放弃挣扎,因此它可以屹立!
学生问:仅此而已吗?
大师答:有些人认为,他们在追求自己灵魂的真相!但事实上是伟大的灵魂透过他们来追求和思考。就像大自然,伟大的灵魂可以承受很多的错误,因为无心的参与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毫不费力的被替换。而对于那些允许伟大的灵魂透过他们思考的人,有时候,他们会获准有一小片空间去移动。如同游泳的人允许自己顺水漂流,灵魂便和他一起合作,到达新的彼岸!
以上这段话其实体现了一种西方式的哲学思维,那就是技术化。对于西式哲学来说,概念并不是一种非常空洞的东西。对比中式哲学概念的高高在上,却连准确定义都很难做到。西式哲学的特征则是努力厘清概念的边界,努力将含义准确的定义出来。
就如海灵格对自由的解释,把自由分成了三类。要知道,虽然大众们每天高呼自由,其实相互之间想要表达的“自由”含义各不相同。如果你深究下去,会发现有的人想要的自由仅仅是“打砸抢”而已。
而西式哲学除了厘清定义,往往下一步的发展会给予一种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把成果进一步的累积起来,通过传授方法,让成果得以复制传承。就比如苏格拉底时期最基础的三段论逻辑,构成人类发展至今演绎发展的基石。
所以,我觉得心理学也是一样的。好的心理学著作首先是一种方法,就好比海灵格的《谁在我家》。其次是一种理论,比如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最糟糕的,是一种现象,比如《巨婴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不过说心理话,我个人觉得《巨婴国》这本书所写的,仅仅只是一种现象。虽然武志宏老师归纳了理论,但是并不能说服我。我认为巨婴只是一种比喻,称不上一种理论。而整本书并没有提出解决巨婴家庭死循环问题方法,虽然武志宏老师的水平一定是比我高多了。
海灵格在第一章中,首先定义的是“良知”这个概念。说到良知这个词,在中文里,有一个同样的典故,那就是王阳明心学的“致良知”。不过王阳明的“致良知”,我想大多数都很难理解“致良知”中的“良知”是一种什么东西,正如前面所说的,东方哲学的概念太宽泛,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人不才,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要说起司法考,法理学中厘清的两个基础概念,就是“道德”和“法律”。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是每个人处于社会中所无法摆脱联系的两种社会规范。前者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后者靠社会舆论来保障。这两种规范都是针对大社会这个集体而言的。而海灵格所说的良知,是另一种规范。它所针对的,是个人自己的良知,是自我与小集体的连接。每个人都有好几种良知。当自己处于不同的小集体中,良知会随之而变。来看一下海灵格的原文:
良知作用于连结时只追随一个标准,那就是我们所属群体的价值。来自不同的群体就有不同的价值观。同时属于几个群体的人们,在每一个群体中的行为都有所不同。当我们的社会背景发生变化时,良知就会像变色龙一样改变它的色以便在新的情况下保护我们,对我们的母亲。我们有一个良知,对父亲则有另外一个。在家庭有一个良知,在单位则有另一个,在教堂有一个,晚会上又另有一个。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良知都在努力地护一我们的归属权,保护我们避免被遗弃;避免受损失,它要把我们维持在我们的群体中,就像牧羊犬要把绵羊维持在羊群一样,张牙舞爪地跟在我们的脚后,直到我们和其人一起保持一致。
但是,在一种关系中让我们感觉到无愧的东西,在另一种关系中却会让我们感到惴惴不安,在小偷的团伙中,成员必须去偷,人们这样做是为了一个明确的良知。在另一个群体中,偷东西却是大忌。这两种情况下,成员在因违反族群成员条件而受到惩罚时,都会体验到同样的内疚感和无愧感。
海灵格把“良知”梳理成一种自我与集体的连结,为整本书打下了总纲。然后再通过各种连结的梳理,整理出系统排列。使每个人回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中去,并且在各种“良知”冲突时,给出处理意见。
由于只看完了第一章,我就先写我自己所读的第一种方法,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的爱。
举两个例子:一个牧师在教堂中,接受到了一名流浪汉访客。他衣衫褴褛,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只是为了向教堂捐37美分。在牧师和他的交谈中,发现他平时很拮据,未必可以温饱。这37美分可以买一只面包。牧师本想拒绝,想了想,还是收下了钱。这位流浪汉露出欣慰的表情离开了。37美分虽然未必值钱,但是那是流浪汉的爱的付出,而接受这钱,就是肯定了对方的爱。虽然抱着人心难测的想法,现实中有的人不敢接受别人的善意,但其实接受帮助一样是一种爱的交流。接受爱的序列和给予怜悯的序列该怎样排列,我想大家有自己的判断。
上一个例子可能有点圣母,接下来一个例子就接地气多了。夫妻生活中,如果一方犯错,往往会相互冷战很久。比如男方犯错之后,会陷入深深的内疚,这时候男方非常想要补偿女方。而女方却会保持自己的清高,在道德高度上形成了压制,不接受任何补偿。这种冷战无法结束,男方开始逃避,婚姻中就形成了越来越大的裂痕。而保持婚姻长久的秘诀,是平等。一旦在道德上形成地位上的不平等,爱就很难长期存续。这种情况下只能使双方越来越疏远,以致于婚姻破灭。海灵格的意思是,如果你真的爱对方的话,在对方犯错后接受对方的补偿是你的义务。准确的说出自己希望自己需要什么样的补偿,给对方一个赎罪的机会,才是爱情重归于交流的关键。夫妻关系中的爱情序列应该高于犯错关系的受害者序列。
最后补一句,王阳明的“良知”,其实是一种大锅炖,在宏观上提出了一种放方向。而海灵格的良知,附上一种具体方法。这就是中西方差异的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