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细读》第一章领读提纲
第二期领读人:李瑞杰
前言:
本期主要探讨“诗歌”问题,我觉得可以尝试把我们的共读实践和我们在诗歌教学上的疑惑,也是难点——“如何有效开展诗歌教学”结合起来。在交流研讨过程中,《名作细读》第一章内容只是我们交流探讨的一个方面,大家相互交流自己在诗歌教学中的尝试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则是另外一方面。大家从彼此的经验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也未尝不是乐事一件。
以下是供大家参考的几个问题:
1. 在《夏天为什么缺乏诗意》一文中,孙绍振先生提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错位幅度越大,审美价值就越大”(p4)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能否从我们教过的诗歌中举出一例进行说明?
2. 在《秋天:六种不同的古典诗情》一文中,作者说:“没有参照系,孤立地考察任何事物,都是难以讨好的。最简单的比较,就是同类比较”。(p43)你如何评价这种“同类比较”法?在你自己的诗歌教学实践中,你有没有最常用的或者最喜欢的方法?
3. 读完这一章中的相关内容,你的收获有哪些?书中的相关内容在开展诗歌教学方面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4.关于诗歌鉴赏和教学方面,你还读过哪些书?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下,或者推荐一两本?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5.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你还有哪些今天我们大家没有讨论到的疑惑或者难点?能否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交流探讨实录:
[李瑞杰]
讲读书实践和诗歌教学结合起来探讨。
举例《李凭箜篌引》:想象中的神仙意向,表现出来的美。
《苏幕遮》中的“水面清圆”讨论。1、荷叶圆;2、水圆。
生:圆:刚下过雨,水面的饱满圆润。荷叶上的露珠滴到水里的涟漪。
《流浪地球》虽有夸大成分,但不影响表达效果。
同类比较:
对比的过程:学生思维的提升。
对比的结果:
《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 变中的不变。
《苏幕遮》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比较
3.诵读法:读音、节拍、韵脚、情感
对比法
赏析法:散文化的改写
写鉴赏文章:写下水、结合名人评价探讨、鉴赏点
启示:走进诗歌,走出诗歌。
蒋勋
安意如
叶嘉莹
疑惑:稳定的诗歌教学方式。
[苍老师]
1、不应趋近功利性而丧失
《雨巷》中一瞬而过的感觉,朦胧含蓄的美
诗歌是一瞬间个感受的几种凸显
文艺作品过多附着背景或时代往往失去了其纯粹的艺术价值
2、“同类比较”:比较和比喻两个视角。
注意诗歌个“远”与“近”两种譬喻
但其前提是有相互关联性的
远离“套版反应”
切身体会“灞柳风雪”
姜白石“难说出一语道破,一说出莫便放过”
打破“程式化”,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杨兵]
刚完成诗歌教学单元,传递读诗歌的方法:
理解字词(意思——意义——意味)逐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
知人论世(仍然是为了把握诗歌的意义,不可过度知人论世)
融入自己的人生感触,感受人性美好的东西。古今共同的情感共鸣,是我们更高的目标。
方法上:还原法和比较法皆可用。一定的想象能力。曾执导过:挑出意象,自主添加色彩,环境等其他要素。
举重若轻地进入和跳出文本。“进”和“出”的艺术。
比较多地采用“还原”法。
解读者自己的积淀至关重要。
比较法中的“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法。前者容易而后者难,因为后者需要更好的抽象概括能力。
[董涛]
(一)
对诗歌教学的看法:调动学生,带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验诗歌。注重诗歌和生活的关系。
抓住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感性化的体现。避免“套版反应”。
(二)
1、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参照自己对于生活的体验,让学生也参照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2、进入诗歌境界,进入作者视角。“角色扮演法”
(三)
对比上,同中求异
《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白居易的直白,他的性格。李贺的经历,他的性格。
一个人不同时期的风格间的对比。
读书避免先入为主的倾向,一定是“就诗论诗”。
不能给学生固定模式,甚至可以批判。
同中存异,逐步推进
杨兵: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必须要掌握的东西:
抓住其文体特点,抓住其最原始的概念解读(磊哥),凝练,抒情性。
就诗论诗,不先入为主,结合自己的人生感触。(董涛)
不过多附着诗歌本身以为的东西,努力追求“纯艺术”“纯文学”。(苍哥)
由“意思——意义——意味”(杨兵)(诗味)不一味膜拜名篇。
既能“进入诗歌”,又能“走出诗歌”,对比,拓展。(李瑞杰)
自己首先要读懂。用接学生地气的语言呈现出来。
[王磊]
为什么是“诗歌”:注重文本特点
追本溯源,抓住问题特点。
因为,诗歌最终讲情。
诗歌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最终也需要拉开与现实的距离。
诗歌片段中的想象空间,不讲理。
杜甫,辛弃疾的个人经历。每个人都是多面体,但同时有其代表面。
“诗仙”“诗鬼”“诗圣”。
以诗人的诗歌来丰富自我。来引发自己某个时刻的共鸣。
心里要有“受众观点”(杨兵)
10、教师的解读